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
2023(37)
2022(32)
2021(42)
2020(27)
2019(92)
2018(100)
2017(157)
2016(116)
2015(122)
2014(78)
2013(90)
2012(76)
2011(66)
2010(82)
2009(83)
2008(68)
2007(55)
2006(55)
2005(50)
作者
(372)
(287)
(286)
(280)
(185)
(160)
(136)
(132)
(132)
(111)
(110)
(104)
(100)
(96)
(93)
(93)
(90)
(88)
(86)
(85)
(84)
(82)
(81)
(74)
(74)
(71)
(71)
(69)
(69)
(68)
学科
(190)
(189)
监察(189)
监督(189)
(189)
(189)
(188)
虫害(187)
病虫(184)
病虫害(184)
管理(165)
(162)
经济(162)
(161)
企业(161)
(151)
(90)
(82)
(77)
审计(73)
(69)
国家(65)
(60)
方法(57)
(53)
(47)
财务(47)
企业财务(45)
(45)
数学(45)
机构
学院(1313)
大学(1295)
(614)
研究(566)
农业(492)
科学(474)
业大(445)
(383)
研究所(355)
(342)
中国(340)
经济(337)
农业大学(331)
管理(304)
(301)
(292)
(290)
理学(282)
理学院(281)
管理学(268)
管理学院(268)
实验(267)
(265)
实验室(249)
重点(238)
(225)
中心(221)
科学院(221)
技术(206)
(203)
基金
项目(1020)
(731)
国家(725)
科学(711)
基金(708)
科学基金(549)
自然(467)
研究(463)
(451)
自然科(448)
自然科学(446)
自然科学基金(434)
(383)
基金项目(377)
计划(330)
科技(303)
资助(301)
社会(265)
(253)
社会科(244)
社会科学(244)
重点(234)
专项(232)
科研(217)
(214)
教育(211)
(208)
(202)
创新(196)
技术(188)
期刊
学报(674)
(600)
大学(470)
学学(468)
科学(429)
农业(403)
(359)
经济(359)
中国(269)
业大(254)
研究(223)
农业大学(221)
(218)
(208)
(167)
林业(150)
中国农业(141)
自然(131)
自然科(131)
自然科学(131)
管理(128)
财经(117)
社会(105)
农林(104)
(104)
(104)
科技(97)
(91)
农业科学(91)
科技大(89)
共检索到1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花莹  
根除腐败与强化会计监督花莹一、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及会计责任源咎腐败,作为一种社会丑恶现象,党政机关有,事业单位有,企业自然也有。诸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歌舞,公车私用,公款红包,公款炒股,公款私存,公款送礼,等等,举不胜举。其中的现象不要详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莫克,杨贤,李怀祖  
本文指出政府产品商品化乃腐败之源。按贪污型腐败和寻租型腐败剖析权钱交易过程,分析政府产品供应体制对腐败过程的影响,阐明腐败导致社会财富流失、腐败网络形成和人才流向寻租部门。讨论了堵塞腐败的途径:限制政府产品数量,削弱政府官员“权钱交易”的动因和提高政府产品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英  许钟  杨宪时  郭全友  
探讨了分别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无菌大黄鱼鱼块在5℃贮藏中的生长速率和腐败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以产生异臭味时的腐败菌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作为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接种鱼块腐败时(产生明显异臭味)腐败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的菌数即最小腐败菌数(Ns)的对数值分别为9.14lg cfu/g和9.25lgcfu/g。由Gompertz方程得到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714和0.0700,最大菌数(Nmax)的对数值分别为9.45lg cfu/g和9.37lg cfu/g。结果表明,两种腐败菌在无菌大黄鱼鱼块中的μmax基本一致,且Nm...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南旭光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烨  
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阶段,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资源配置是有限的,由于人的经济性,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寻租不可避免,从而滋生腐败。文章通过对腐败的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风险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探究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并提出预防腐败的经济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公远  
[期刊] 改革  [作者] 项兵  
管理腐败与公司治理项兵对于腐败问题,现有的管理与经济理论主要集中讨论政府部门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很少涉及到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管理腐败。但管理腐败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制度来有效地管理公司治理。从下面的讨论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本文考察中国反腐败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具有政治关联的公司在2012年之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提高了38%。反腐败提高了与财务报告质量和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风险是其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渠道。横截面测试结果表明当反腐败的地区影响力较大、审计师议价能力较强时,反腐败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更大。而且,在2012年之后政治关联公司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反腐败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启君  许玉平  
采用1994—2008年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社会信任水平对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发现社会信任可以降低腐败水平,对于转型经济体国家和其他国家这种影响不显著,对于OECD国家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教育乱收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没分清教育的合理收费和乱收费之间的界线,把有些合理收费也当作乱收费;三是教育战线内部的不正之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应该有主次之分,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是其中首要的、根本的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弘扬正气的社会背景,对腐败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理论机理进行阐释,通过搜集整理58个代表性国家(地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 ,对腐败、腐败距离与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腐败和外资流入之间的关系因国家类型存在差异,发达国家较高的政府清廉度可以降低腐败交易成本,对我国资本具有较大引力,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缺陷可以为投资者开拓当地市场提供机会;腐败距离对资本的跨国流动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为当前的反腐倡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李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行业进入管制的混合寡头模型,研究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最优反腐败政策。我们发现:(1)当腐败成本很低且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时,政府最优政策是治标(打击腐败但保留进入管制);(2)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非常大时,不论腐败成本高低,政府最优政策都是治本(去除管制);(3)当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大且腐败成本较低,或政府对就业重视程度较小且腐败成本较高时,保持现状是最优选择;(4)治标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低、价格最高,治本政策导致社会总产量最高、价格最低,保持现状政策的结果处于两者之间。本文结论对于当前反腐败政策和简政放权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