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1)
2023(6729)
2022(5698)
2021(5162)
2020(4327)
2019(9342)
2018(9016)
2017(16285)
2016(9415)
2015(10142)
2014(9567)
2013(9249)
2012(8634)
2011(7759)
2010(7442)
2009(6766)
2008(6675)
2007(5730)
2006(4829)
2005(4236)
作者
(31973)
(27060)
(26907)
(25353)
(17193)
(13470)
(12010)
(10653)
(10393)
(9421)
(9348)
(9002)
(8873)
(8795)
(8701)
(8496)
(8340)
(8039)
(7939)
(7720)
(7219)
(6681)
(6511)
(6094)
(6058)
(6056)
(5985)
(5918)
(5735)
(5644)
学科
(31455)
经济(31415)
(23230)
管理(23202)
(17417)
企业(17417)
方法(14291)
数学(12893)
数学方法(12759)
(10481)
(10278)
(8441)
中国(8430)
(8239)
贸易(8237)
(8020)
业经(7495)
农业(7141)
地方(6896)
环境(5835)
(5729)
技术(5635)
(5036)
财务(5033)
财务管理(5022)
(4770)
企业财务(4750)
银行(4698)
产业(4573)
(4557)
机构
大学(131917)
学院(131804)
研究(51519)
(47857)
经济(46951)
管理(45449)
(41516)
理学(40459)
理学院(39853)
科学(39159)
管理学(38884)
管理学院(38691)
中国(35331)
农业(33762)
业大(31805)
(29791)
研究所(28198)
(27916)
农业大学(22353)
中心(22192)
(19768)
(19451)
(19327)
(18784)
(18690)
(18250)
实验(17601)
科学院(17430)
实验室(16899)
北京(16705)
基金
项目(101876)
科学(76850)
基金(73247)
(70340)
国家(69759)
研究(61245)
科学基金(56423)
(41214)
自然(41172)
自然科(40246)
自然科学(40220)
自然科学基金(39557)
基金项目(39504)
社会(37987)
社会科(35971)
社会科学(35960)
(35854)
资助(29230)
教育(27333)
计划(24406)
重点(23998)
科技(23106)
(21950)
(21752)
编号(21473)
科研(21041)
(20806)
(20567)
创新(20492)
(19383)
期刊
(46255)
经济(46255)
学报(38950)
(36579)
研究(30111)
科学(30100)
大学(26729)
学学(26128)
农业(24872)
中国(24229)
管理(14791)
(14082)
(13688)
业大(12628)
农业大学(10639)
(9669)
(8995)
金融(8995)
林业(8901)
科技(8677)
教育(8667)
业经(8538)
经济研究(8211)
技术(8186)
财经(7330)
自然(7175)
中国农业(7128)
问题(6527)
资源(6337)
(6251)
共检索到181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勇春  张俊伶  李晓林  冯固  杨志福  
用五室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对受体植株生长及体内磷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叶草根问菌丝矫形成以后,受体三叶草的生物量和体内磷的含量和浓度均有所增加,且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表现的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伶  李晓林  杨志福  李春俭  张福锁  
应用五室隔板法研究了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对32P的传递作用。结果表明,菌根侵染供体植株根系之后,可以穿过隔板再度侵染受体植株的根系,从而形成植株根系之间的菌丝桥。这一菌丝桥将施用在供体植株的32P运输到受体植株。表明五室隔板法可以在排除其他养分传递途径的情况下用以研究三叶草植株根间菌丝桥在32P传递中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红群  宋勇春  李晓林  陆景陵  
采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4种锌水平条件下接种菌根菌(Glomusmosseae)对三叶草生长的影响表明,施锌量对菌根侵染率、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接种菌根菌可使植株地上部磷含量比相应的对照增加近1倍,地下部增加2倍多;随施锌量提高,接种使地上部锌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逐渐增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芳玲  田中民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低磷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生长于石灰性低磷土壤上红三叶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及氮、磷营养吸收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丛枝菌根真菌、4种解磷细菌(编号分别为B1、B2、B3和B4)单独接种及同时接种对石灰性低磷土壤植物生长及氮、磷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在石灰性低磷土壤条件下,4种解磷细菌单独接种对红三叶草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总吸磷量均无促进作用;单独接种丛枝菌根菌或不同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均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吸氮、磷量;在同时接种处理中,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对红三叶草的生长和氮、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鸣宇  任毅晓  李旭  孙博扬  董小涵  殷秀杰  
为研究外源激素对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种子萌发和根蘖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生理作用,本研究设置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两种激素分别对高加索三叶草种子与根蘖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 NAA浸种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高加索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力,其中10 mg·L~(–1)的NAA处理效果最显著(P<0.05),发芽率由37%增长到55%,发芽势由38%增长到45%。IBA和NAA浸种均可以显著提高种子活力指数(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小龙  刘凤之  史祥宾  王孝娣  冀晓昊  王志强  王宝亮  郑晓翠  王海波  
为解决葡萄根系上浮和土壤酸化问题,探明葡萄园生草对葡萄根系生长和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清耕为对照,在辽宁兴城地区葡萄园行内种植黑麦草(Lp)和紫花苜蓿(Ms),研究行内生草对葡萄不同根层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土壤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均较清耕显著提高不同时期和不同土层的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P 紫花苜蓿>清耕。黑麦草具有减轻葡萄园土壤酸化的效果,其土壤pH值6. 22~7. 04,高于清耕的6. 14~6. 39。黑麦草在坐果期、转色期和收获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清耕分别显著提高了24. 71%,48. 07%和44. 44%(P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三叶草是一种植物,它被爱尔兰的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用来象征上帝的三种面貌,即三位一体。三叶草组织是被称为"管理哲学之父"的英国人查尔斯·汉迪提出的。在汉迪的描述中,三片叶子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而这三种人各怀不同的期望,接受三种不同的管理,领不同的工资。其中,第一片叶子代表核心工作人员,或专业核心,他们由资深专家、技术人员、技能工
关键词: 三叶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黄益宗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家文  张跃彬  刘少春  罗志明  刘家勇  赵培芳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对土壤施P2O50、225、337.5 kg/hm2对甘蔗的生长、植株氮磷钾营养状况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供试品种为新台糖22和桂糖11。结果表明,适宜的施磷能够促进甘蔗干物质的积累、分蘖、生长,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根冠比两个品种都随供磷水平的升高呈降低的趋势。适宜的施磷能够促进甘蔗体内氮、磷、钾素的积累,但不同的品种间存在差异。适宜的施磷能够明显增强甘蔗的光合作用,新台糖22号的光合作用随供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桂11的光合作用随供磷水平升高先增加后降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邦平  陈俊愉  张启翔  郭良栋  陈瑞丹  蔡超  
从北京、武汉、南京、重庆、昆明五个梅园和野梅主要分布区的云南嵩明、四川木里、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梅圃中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采集梅花根际土壤300份。以梅花根际土壤和蛭石体积为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种植三叶草,培养4个月后,应用染色镜检法测定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三叶草根系的状况。结果表明:所有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都有丛枝菌根侵染;野生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的丛枝菌根侵染率高于人工梅园;四季的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丛枝菌根侵染在季节间无明显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战英  马金山  龙金先  赵西哲  原野  郑斯坤  
研究了4种整地方式对核桃叶片营养元素(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下5种营养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范围之内;氮、磷和钙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钾和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处理3的钾元素含量最大,处理1的镁元素含量最大,磷元素变异系数最小,幼龄期苗木对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高瑾  张艳  李乔仙  梁倩  
测定了白三叶草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相的黄酮含量为12.98 mg/g(12.98%),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3.89 mg/g(13.89%),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7.4 mg/g(7.4%),水相的黄酮含量为1.5 mg/g(1.5%);石油醚相对5种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相对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艾为党  李晓林  杨志福  李隆  
应用五室分隔法,通过玉米叶脉吸收~(32)P 而进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了 VA 菌根真菌在玉米和花生间作体系中对磷的传递的作用。结果表明:接种 VA 菌根真菌后,可在玉米、花生根间形成菌丝桥能将玉米体内的~(32)P 传递给花生,但传递量很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佳  魏臻武  闵学阳  秦子旸  程皓雯  
为了解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生长发育与不同播种期之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绛三叶越冬状况、花期、株高、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绛三叶的出苗、开花时间也延长,但生育期缩短。10月22日之前播种,不仅可以确保绛三叶的高出苗率,其越冬率还可达84%以上。10月15日播种,绛三叶生物量最高,为12.01 g·株~(-1);10月22日播种,绛三叶的空荚率最低,仅有15.40%;种子产量最高,为0.663 2 g·株~(-1)。综上结果,扬州地区绛三叶在10月15日至10月22日播种有利于提前花期、收获高的草产量和种子产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毅晓  李旭  衣琨  张鸣宇  贺涛涛  殷秀杰  
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是豆科三叶草属中唯一具有地下根蘖的多年生牧草,它具有发达的地下根蘖和极强的克隆生长能力。本研究对返青期、分枝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高加索三叶草地上植株生长,以及地下根蘖性状和其根系不同部位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株丛高度、根蘖分枝数、根蘖株丛数和根蘖幅度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大,且4个时期株丛高度与根蘖幅度比值均近似为1。2)不同生育期,盛花期时根部激素总含量最高;同一生育期下,不同激素总含量相比,返青期和初花期生长素IAA含量较高,分别为2.88和6.25μg·g~(–1);分枝期与盛花期脱落酸ABA含量较高,分别为3.75和9.63μg·g~(–1)。3)返青期、分枝期和盛花期膨大无芽部位的赤霉素GA3、IAA和ABA含量均高于膨大有芽部位,种激素协同作用抑制根蘖芽的产生;各部位IAA含量在生育期内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玉米素ZT含量为逐渐升高趋势,膨大有芽部位与水平根的ABA含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N"型变化趋势。4)GA3含量与根蘖分枝数、ABA含量与根蘖幅度、根蘖株丛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0.899和0.813。这一研究有利于掌握高加索三叶草根蘖性状的发生特征,为研究激素对其根蘖性状发生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