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0)
- 2023(15354)
- 2022(13172)
- 2021(12210)
- 2020(10138)
- 2019(23090)
- 2018(22828)
- 2017(43257)
- 2016(23883)
- 2015(26503)
- 2014(26374)
- 2013(26121)
- 2012(24169)
- 2011(21956)
- 2010(21891)
- 2009(19768)
- 2008(19144)
- 2007(16752)
- 2006(14769)
- 2005(12970)
- 学科
- 济(96395)
- 经济(96299)
- 管理(64138)
- 业(62985)
- 企(49889)
- 企业(49889)
- 方法(39945)
- 数学(34359)
- 数学方法(34002)
- 中国(28244)
- 农(27618)
- 地方(25144)
- 学(22447)
- 业经(22369)
- 财(21290)
- 农业(18965)
- 贸(18261)
- 贸易(18248)
- 易(17644)
- 制(16203)
- 环境(16192)
- 技术(15975)
- 和(15238)
- 银(15175)
- 银行(15098)
- 理论(14689)
- 融(14644)
- 金融(14643)
- 行(14497)
- 发(13929)
- 机构
- 大学(336415)
- 学院(335868)
- 管理(130375)
- 济(130238)
- 经济(127398)
- 研究(119825)
- 理学(112861)
- 理学院(111509)
- 管理学(109497)
- 管理学院(108918)
- 中国(87372)
- 科学(78619)
- 京(73388)
- 农(65483)
- 所(62353)
- 研究所(57371)
- 业大(57138)
- 财(56883)
- 中心(53129)
- 农业(51595)
- 江(49470)
- 北京(46639)
- 财经(45588)
- 范(45433)
- 师范(44845)
- 院(43967)
- 经(41507)
- 州(40422)
- 经济学(37782)
- 省(37353)
- 基金
- 项目(235517)
- 科学(182630)
- 基金(168186)
- 研究(166446)
- 家(150058)
- 国家(148771)
- 科学基金(125352)
- 社会(102799)
- 社会科(97307)
- 社会科学(97281)
- 省(93646)
- 基金项目(90263)
- 自然(83894)
- 自然科(81874)
- 自然科学(81850)
- 自然科学基金(80360)
- 划(79494)
- 教育(75389)
- 资助(68671)
- 编号(67270)
- 发(54001)
- 成果(53559)
- 重点(53217)
- 部(50163)
- 创(49005)
- 课题(47139)
- 创新(45706)
- 科研(45516)
- 计划(45156)
- 大学(42230)
- 期刊
- 济(144627)
- 经济(144627)
- 研究(97434)
- 中国(66419)
- 学报(62265)
- 农(59570)
- 科学(55077)
- 管理(47067)
- 大学(45587)
- 学学(43191)
- 农业(41321)
- 财(40328)
- 教育(38418)
- 融(28614)
- 金融(28614)
- 技术(27803)
- 业经(25811)
- 经济研究(22980)
- 财经(21282)
- 业(21228)
- 问题(19036)
- 科技(18625)
- 经(18118)
- 图书(17824)
- 业大(16927)
- 版(16629)
- 技术经济(15799)
- 理论(15760)
- 商业(15582)
- 林业(15433)
共检索到493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卿 杜国强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树 根系分区灌溉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晨 李前 赵洪祥 边少锋 刘冰 白子裕 姚斌 王洪君 王俊鹏 历艳璐 张治安
【目的】系统研究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水分利用特性对灌溉的响应,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提供有效的灌溉方式。【方法】2016-2017年,采用2年的大田试验,以华农887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置T1、T2、T3和CK 4个灌溉处理,其玉米生育期内灌溉定额分别为200,120,40和0 mm,研究灌溉定额对玉米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及产量形成因素、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T1处理2个玉米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在玉米4个发育时期中均显著高于CK,气孔限制值(Ls)均呈CK>T3>T2>T1的变化趋势。T1处理的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在灌浆期和乳熟期中均显著高于CK;T1处理的光化学猝灭(qP)显著性高于CK,非光化学猝灭(NPQ)在灌浆期和乳熟期显著性低于CK。T1与T2处理间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均无显著差异。灌溉定额条件下,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百粒质量显著高于CK。各灌溉处理玉米的耗水量表现为T1>T2>T3>CK;T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华农887和先玉335 2个玉米品种在2016年分别达到26.69和29.11 kg/(mm·hm~2),2017年分别达到33.29和26.41 kg/(mm·hm~2)。【结论】在吉林省半干旱区水分是限制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有效灌溉保持了叶片较旺盛的光合生理代谢水平,为其干物质生产奠定了生理基础,在生育期内灌溉定额为120 mm时,其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生理特性均表现最佳,120 mm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最佳灌溉定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高尔明 马新明 王红灿 孙治安 尹飞 刘斌 任键 王琪
采取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潮土与砂姜黑土两种土壤类型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潮土玉米根系在前期生长发育较好 ,长度、干重及活力较高 ,后期衰减时间较早 ,但幅度较小 ,根系主要集中分布于 0~ 2 0cm土层 ,下扎较浅 ,深层根量较少 ;砂姜黑土玉米根系在中后期生长发育较好 ,且根系长度、干重及活力增降幅度较大 ,整个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均 ,下扎较深 ,深层根量较多
关键词:
潮土 砂姜黑土 玉米根系 生长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 路琦 汪生财 陈梦缘 邢韶华 王清春 杨军
【目的】林窗增加了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林下生境的异质性,对林下幼树的更新具有重要影响。黄檗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黄檗幼树的生长状况、空间分布与林窗空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其对林下生境的适应性,对促进黄檗种群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2014年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林下栽种的黄檗幼树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对黄檗的生长及存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使用背包式激光雷达获取了样地的林窗空间结构数据。采用空间点格局、生境关联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林窗对黄檗幼树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自然生长条件下,7年后黄檗幼树存活率为19.25%,在排除扩散限制后,存活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聚集分布。(2)林窗空间结构是黄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檗幼树分布与林窗边缘呈显著正关联,而与林冠区呈显著负关联。(3)黄檗幼树的基径在林窗边缘显著高于林冠区和林窗中心(P <0.01),在林冠区与林窗中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黄檗幼树的冠幅和树高则呈现显著的梯度变化(P <0.05),即林窗边缘>林冠区>林窗中心。【结论】研究表明林窗对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生长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林窗边缘的生境条件更有利于黄檗幼树的存活和生长,而林窗中心和林冠区则会对黄檗幼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月12日至5月20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 21%。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初期15d,日生长量1~3cm;上升期10d,日生长量7~20cm;盛期20d,日生长量可达45cm;末期5d,日生长量迅速下降,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增长,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出现3次生长高峰。图3表4参9
关键词:
苦竹 生长发育规律 退笋率 生长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建军 吕学斌 陈晓晖 曾凯 杨雪梅 梁艳
对59头后备藏猪进行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公、母全程日增重分别为160.63,192.15 g;全程料肉比分别为3.59、3.32。藏猪与梅山猪杂交后,可明显改善其生长发育性能,其6月龄体重分别较藏公猪、藏母猪提高91%与65%,日增重分别提高107%与73%。本次测定基本探明了藏猪的初配年龄和适宜体重:公猪5月龄、母猪6月龄,体重为30 kg左右。
关键词:
藏猪 生长发育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金豹 顾红 陈锦永 田莉莉 张威远
目的利用根域限制技术控制高密栽培条件下桃树生长,对适宜的根域限制方式和根域体积进行研究。方法以华光油桃为试材,观察了槽式、抬高式和箱筐式等限根方式对栽植后3年内桃地上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方式限根对地上部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生物量和冬季修剪量减少、新梢长度和粗度下降;当根域体积大于150L,限根对幼年桃树干高、干径、树冠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抬高式和箱筐式比槽式对生长影响大;在限根当年没有观察到限根对成花的促进作用,第2年促进花芽形成;适度限根可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果实大小和SCC不受影响,但限根过度则起抑制作用。结论在对适宜的限根方式和根域体积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认为在株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耀坚 陈帅飞 谭晓风
10 solution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P,K,Ca,Mg,S were used to culture the hedges in the experiment while the traditional hedges growing on soil is used as control. 8 indexes including cutting length, number of cutting burl, diameter of cutting, fresh mass of cutting, dry mass of cutting, ind...
关键词:
营养液 桉树 水培 采穗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杨保国 刘士玲 邓硕坤 冯昌林
【目的】研究林隙大小对土沉香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下人工更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马尾松大(83~109 m~2)、中(52~76 m~2)、小(18~43 m~2)林隙以及林冠下栽植的4年生和12年生土沉香幼树为研究对象,采取典型抽样法,对土沉香幼树生长、叶片形态和一级枝条特征进行系统调查,并测定2种年龄幼树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随林隙面积的增大,2种年龄土沉香幼树的胸径、树高、冠幅和树冠长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叶片长度、宽度、平均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随林隙增大而减小,叶片长宽比则逐渐增加,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一级分枝的枝条基径、枝条长度和枝条数量均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分枝角度则逐渐减小;叶片、枝条、根、树干以及全株生物量均随林隙面积增大而增加,表明大林隙有利于促进幼树生长发育,林冠下的光照严重不足,抑制幼树生长而影响生物量积累。【结论】林隙对人工更新苗木的影响长期存在,大林隙有利于土沉香幼树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小林隙及林冠下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关键词:
林隙 更新苗木 土沉香 生物量积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俊明 邹嫣娉 陈桂珠
在广东梅州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用恒定淹水位淡水培养处理红树植物桐花树幼苗1年,以人工海水(盐度8 g.kg-1)为对照,研究了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淡水组幼苗的茎高、基径、胚轴直径等指标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而叶片数则极显著低于人工海水组,在胚轴高、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叶宽、根长、根径、根数等指标上差异不显著;淡水组的叶面积比人工海水组大18.11%,差异显著。180天时,淡水组植株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与人工海水组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分别比人工海水组低12.50%、18.40%、16.48%、16.32%,两组植株的根、茎、叶生物量的大小均为:茎>叶>根;...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桐花树 淡水培养 生长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本坤 金晓马 阳树英
为筛选最佳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油菜生产 ,进行了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油菜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以油菜丰收灵的效果最好 ,可增强油菜光合作用和抗旱、抗寒能力 ,促进油菜冬春双发 ,提高油菜籽产量 2 0 .9% .油菜生长调节剂效果次之 .硼肥和多效唑则以配合施用的效果较好 .
关键词:
油菜 植物生长 调节剂 生长 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籍贵苏
通过对两个谷子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取样,研究了其根重、根长在土壤中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谷子平均根深在130cm左右,0~20cm土层中根系表面积占总根系表面积的80%以上;谷子早期生成的次生根一般向土壤深层生长,而后期生成的根系扎得较浅,也是谷子中后期生长的主要根群。根据测定结果,建立了谷子根系生长的动态模型。
关键词:
谷子,根系,模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杰 符冠富 杨永杰 陶龙兴
一氧化氮作为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参与的生理调节和信号转导功能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有关NO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植物根系中NO的合成和产生、NO调节植物根系生长和发育的详细具体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本文对植物根系中NO的产生方式、NO在调节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和展望,以加深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过程和NO信号分子功能的认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红云 许为军 谭学林
本研究分别通过25、30、35、40℃,持续2、4、6、8 d对20份粳型水稻品种实施处理,以确定持续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和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粳型水稻品种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影响;35℃、持续8 d和40℃的高温显著地影响成苗率;高温可以促进根、芽细胞的伸长,然而其芽在2 d,根在6 d以上的40℃高温中生长减弱停止;持续30、35、40℃的高温将导致粳稻品种根数不同程度的减少。粳稻品种的耐热性在遗传上存在差异,这为耐热性粳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粳稻品种 芽期和幼苗期 耐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