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7)
2023(3961)
2022(3251)
2021(3195)
2020(2670)
2019(5647)
2018(5835)
2017(10798)
2016(6177)
2015(6680)
2014(6474)
2013(6555)
2012(6148)
2011(5836)
2010(5951)
2009(5583)
2008(5387)
2007(5198)
2006(4658)
2005(4060)
作者
(20553)
(17950)
(17305)
(16213)
(10976)
(8853)
(7641)
(7184)
(6782)
(6111)
(5999)
(5745)
(5696)
(5574)
(5566)
(5533)
(5191)
(5119)
(4957)
(4883)
(4779)
(4500)
(4483)
(4255)
(4088)
(4046)
(4028)
(3915)
(3789)
(3704)
学科
(43385)
农业(28813)
(25469)
(25417)
经济(25395)
业经(11203)
农业经济(9570)
管理(9317)
(8797)
农村(8792)
(7111)
及其(6634)
土地(6622)
(6511)
劳动(6511)
农业劳动(6267)
发展(6254)
(6253)
(6237)
中国(6193)
(6119)
人口(6017)
收入(5939)
方法(5939)
地方(5911)
动力(5743)
劳动力(5714)
农业人口(5665)
(5595)
分配(5549)
机构
学院(91955)
大学(85405)
(50926)
农业(39260)
(36563)
经济(35892)
研究(34360)
管理(32232)
理学(28723)
业大(28533)
理学院(28396)
管理学(27786)
管理学院(27677)
中国(26775)
科学(25198)
农业大学(24386)
(19823)
(19382)
研究所(18254)
(17521)
中心(16673)
(15922)
(14885)
科学院(13779)
经济管理(13086)
(12578)
(11863)
(11198)
(10651)
技术(10495)
基金
项目(64958)
科学(49598)
基金(46128)
研究(44296)
(42222)
国家(41733)
科学基金(34323)
(28982)
(28932)
社会(27420)
基金项目(25368)
社会科(25326)
社会科学(25318)
自然(23238)
自然科(22691)
自然科学(22678)
(22313)
自然科学基金(22278)
编号(18924)
教育(18190)
资助(17256)
(16558)
(15738)
农业(14818)
重点(14425)
成果(14119)
科技(14024)
计划(13956)
(13877)
(13772)
期刊
(58654)
(48163)
经济(48163)
农业(39781)
学报(24657)
中国(22470)
研究(20505)
科学(19905)
大学(18555)
学学(18394)
(17886)
业经(16055)
农业经济(12999)
农村(12598)
(12598)
(10589)
金融(10589)
业大(10392)
农业大学(9585)
(9356)
农村经济(8491)
问题(7755)
世界(7245)
(7139)
中国农业(6769)
经济问题(6754)
管理(6630)
技术(6295)
社会(5952)
科技(5930)
共检索到13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沛  周洲  苏丽娟  尹新明  
【目的】将对鞘翅目害虫有毒杀作用的基因mBt886Cry3Aa转入菊花,并测定转基因菊花对靶标害虫—菊天牛的毒杀效果,为防治鞘翅目害虫提供新途径。【方法】以菊花为材料,确定茎段最适分化培养基和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卡那霉素最适筛选浓度,头孢噻肟钠最适抑菌浓度,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完成mBt886Cry3Aa的遗传转化,利用转基因菊花与人工饲料混合对菊天牛2龄幼虫饲喂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最终得到7株转基因菊花;选取长势健壮的4株转基因菊花混合人工饲料喂养菊天牛2龄幼虫,结果表明菊天牛2龄幼虫取食转基因菊花后的死亡率与对照幼虫(CK)死亡率差异显著。【结论】室内生物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玲  李明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转娣  刘新龙  姚丽  苏火生  张敏  吴才文  
综述开展甘蔗基因工程育种工作20多年来,从最初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研究抗除草剂和抗虫转基因成功,到目前高转化效率的转基因方法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分析影响农杆菌转化甘蔗的关键因素,并对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娜  刘捷  庄智敏  章镇  周蓓蓓  陶建敏  
以‘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及叶柄为农杆菌介导转化Barnase基因的受体,对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农杆菌介导‘美人指’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预培养3 d,卡那霉素选择压3.0 mg.L-1,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50 mg.L-1。采用此体系对‘美人指’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性苗,农杆菌感染后的不定芽再生率为1.78%。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只有2株GUS染色呈阳性,阳性率为16.67%;有3株通过了PCR检测,初步证实Barnase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业华  熊兴华  林顺权  吴会桃  林良斌  何钢  陈建华  
以枣树鲜食品种鸡蛋枣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ACC合成酶反义基因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预培养1d的枣树幼嫩茎段经根癌农杆菌感染后共培养3d,转移至分化选择培养基MS(1/2NO3)+0.15mg/LNAA+1.75mg/LZT+10mg/LKm+500mg/LCarb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将抗Km不定芽先后在15mg/LKm的生长、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上继续选择,诱导成完整植株.经PCR检测从抗Km植株中选择到7株阳性植株,进一步经Southern杂交证实有6株外源基因已整合到了枣树基因组中.Real timePCR定量检测表明,ACC合成酶反义基因在5株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义章  罗燕华  
用含质粒载体pB I121的根癌农杆菌转化“南屿”苦瓜子叶节,通过对gus基因瞬时表达情况进行观测,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苦瓜遗传转化体系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子叶节必须预培养3 d左右,用D600nm值为0.3-0.5之间的菌液浸泡,侵染时间为10 min,然后共培养3-4 d.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苦瓜基因组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大鹏  郭蔼光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共培养法,将骨形成蛋白-3成熟肽(hBMP-3m)基因导入甘蓝型自交系油菜(BrassicanapusL.)品种秦油-3号,并获得了hBMP-3m基因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的植株。试验所用外植体为油菜4~5d苗龄的下胚轴;根癌农杆菌为LBA4404,其Ti质粒pCAMBIA-hBMP3m含hBMP-3m基因。切取2mm左右的下胚轴侵染根癌农杆菌后在分化培养基(MS+5.0mg/L6-BA+0.3mg/LNAA)上共培养2d,然后转到附加25mg/L潮霉素和500mg/L羧苄青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切下分化出的茎芽,插入附加25mg/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王玲仙  曾黎琼  程在全  黄兴奇  
研究了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4种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制作用和对非洲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丛生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头孢类抗生素在作为抑菌剂用于非洲菊遗传转化试验时,头孢曲松钠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以200 mg/L为宜,同时该抗生素在低浓度下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丛生芽诱导率,在高浓度下则抑制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有类似植物激素的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武军  魏开发  孙富丛  卢龙斗  王景雪  
以油菜下胚轴和玉米的幼胚为材料,研究19,22,25,28和31℃5个培养温度对含有Bar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油菜的转化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玉米和油菜转化的最佳温度为25℃;25℃条件下,玉米的转化效率与其余4个温度条件下的转化效率有显著的差异;22℃条件下的油菜转化效率和25℃下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海  谭玉梅  刘永翔  王阶平  刘作易  
利用根癌农杆菌对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进行了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遗传转化的效率为60~90个转化子/106个分生孢子,转化子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对潮霉素B比较敏感,20μg/mL就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后继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虹  宋春丽  马俊莲  张子德  唐霞  
以磨盘柿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了ACC合成酶基因(ACS)遗传转化体系。研究了预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因素对基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为2 d;用OD600值为1.0的菌液侵染15 min、共培养3 d,AS浓度200μmol/L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经PCR分子检测,初步确定ACC合成酶基因已转入磨盘柿组培苗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超  王景雪  裴雁曦  杨婷  
以番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高效番茄子叶和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在农杆菌浸染前(浸染浓度为OD600=0.3)进行2 d的预培养浸染6 min的外植体在MS+2.0 mg/L 6-BA+0.5 mg/LIAA的培养基上转化效率最高。PCR检测初步证明,NPTII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再生植株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丽  谷俊涛  龙素霞  郭程瑾  肖凯  
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建立了小麦的转基因株系。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麦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体系,在选择压下由侵染的小麦成熟胚中,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为57.50%,愈伤组织分化频率为8.58%,植株分化比例为0.83%。对再生植株中报告基因Gus的PCR检测结果表明,供试3株小麦的PCR均为阳性。与未进行遗传转化的对照植株相比,再生植株的Gus活性明显提高。表明再生的供试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为今后小麦的高频转基因系的获得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业华  吴会桃  罗吉  方少秋  马均  卢敏  彭兵  伍成厚  
将菠萝(Ananas comosus)愈伤组织经含有植物表达重组质粒(pUHA1-CYP1A1)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侵染后,在MS+3.0mg/LBA+2.0mg/LNAA+100μmol/LAS+8g/Lagar上共培养3d,转入选择培养基(MS+3.0mg/LBA+2.0mg/LNAA+20mg/LKm+400mg/LCarb+8g/Lagar)上培养约10d后开始分化出不定芽;28d后将绿色的抗Km不定芽转入MS+2.0mg/LNAA+30mg/LKm+300mg/LCarb+8g/Lagar上再进行连续2轮选择,随后将绿芽转入MS+1.0mg/LIBA+30mg/LK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李三和  陈志军  游艾青  陈温福  
对影响农杆菌介导水稻基因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农杆菌菌株和载体、水稻基因型、转化受体、共培养条件、选择标记基因和转化程序等均是农杆菌介导高效水稻遗传转化必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系统,需要针对特定品种(品系)、特定组织和组培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