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3)
2023(8187)
2022(7010)
2021(6795)
2020(5455)
2019(11972)
2018(11944)
2017(23560)
2016(12459)
2015(13737)
2014(13089)
2013(12804)
2012(11419)
2011(10314)
2010(10475)
2009(10133)
2008(9641)
2007(8893)
2006(8139)
2005(7121)
作者
(31951)
(27073)
(26896)
(25481)
(16714)
(13105)
(11952)
(10365)
(10239)
(9500)
(9196)
(8919)
(8243)
(8136)
(8087)
(8035)
(7979)
(7724)
(7682)
(7659)
(6661)
(6588)
(6478)
(6462)
(6160)
(6084)
(6021)
(5836)
(5491)
(5334)
学科
(48902)
经济(48743)
(45507)
(42284)
管理(30629)
农业(30272)
(23359)
企业(23359)
业经(18416)
方法(15039)
中国(14999)
(12801)
(12492)
数学(10970)
数学方法(10772)
地方(10348)
农业经济(10255)
(9480)
(9251)
贸易(9246)
(9113)
(9104)
农村(9097)
(9041)
理论(8923)
(8742)
(8284)
银行(8282)
(8090)
发展(7997)
机构
学院(170322)
大学(162203)
(71930)
经济(70475)
管理(65587)
理学(56383)
理学院(55875)
研究(54974)
管理学(54936)
管理学院(54644)
(45717)
中国(45061)
农业(34366)
(32888)
(32632)
科学(31576)
业大(29325)
中心(27413)
(27182)
(26751)
财经(25360)
研究所(23866)
(22898)
(22892)
师范(22781)
(21153)
农业大学(21048)
经济管理(20667)
经济学(20551)
北京(19848)
基金
项目(109266)
研究(87779)
科学(87047)
基金(78295)
(66116)
国家(65364)
社会(58161)
科学基金(56670)
社会科(53558)
社会科学(53541)
(44657)
基金项目(41475)
编号(39218)
教育(39170)
(35583)
自然(33152)
自然科(32353)
自然科学(32348)
自然科学基金(31742)
成果(31671)
资助(29864)
(27997)
课题(25435)
(25199)
(24622)
重点(23931)
(23478)
(23427)
(23227)
国家社会(23116)
期刊
(91831)
经济(91831)
(51985)
研究(50805)
中国(37047)
农业(34916)
(24823)
学报(22876)
科学(22671)
业经(22424)
管理(20126)
教育(19906)
(19900)
金融(19900)
大学(18909)
学学(17905)
(15504)
农业经济(13943)
农村(13892)
(13892)
技术(13484)
问题(13292)
财经(12152)
经济研究(11887)
(10525)
世界(10258)
(10188)
经济问题(9830)
农村经济(9125)
社会(9062)
共检索到262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增民  
本文考察了我国农民工社会群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发现农民工社会群体在各历史阶段面临的问题具有共性特征,认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农业社会形成的对农业的依赖,使历代政府在制度设计上具有限制农民随意改变职业的倾向,而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工为了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牺牲,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问题的焦点是给予农民工以公平待遇,使其享受同城市职工一样的权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菁菁  
采用系统模式研究了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过程,指出随着谋生方式由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城农民工正在逐步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纽带,并使之成为其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进城农民工一手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在成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秋云  
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工资是其内生因素,是维护农民利益开展的一系列行动,然而社会转型需要关注的内容和因素比较多,从个体因素到社会因素再到国家因素,每一种因素都对现实农民工利益有一定的影响。社会阶层的差异性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环节有所体现,并组成农民利益的基础和背景。农民工利益行动在社会转型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各个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红碧  
我国农民工工资水平不以其劳动力供求为导向而长期偏低甚至被扭曲、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不一致所透露的非公平性,直接取决于农民工在其工资决定中的弱势地位,包括供求弱势、机会成本弱势、人力资本弱势和劳动力市场属性弱势。而农民工的弱势性又根源于具有显著城市偏向和歧视因素特征的城乡关系,正是后者通过对农业生产收益、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制约决定了农民工的上述弱势。农民工工资水平问题实际上根源于重城轻农、抑农的城乡关系,而改变这种城乡关系、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则是实现农民工工资水平公平性的前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春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由于"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的分离,以及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使其社会保障权利被"边缘化"。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农民工现有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进行了描述,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这个社会救助网络包括由政府参与的正式支持网络以及其由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亲戚朋友所组成的自发支持网络,能够为受助农民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家虎  崔文娟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农民工的正当平等权益、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乃至"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城市偏向"的特征、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制度变迁的发展趋向作出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青莉  
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历来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国务院在2009年、2012年连续二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五年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促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就业人员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权利。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各主体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来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途径和意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红碧  
"农民工"是一个历史概念,其称谓有"盲流、打工仔、打工妹、农村外出从业人员"等概念;但"农民工"一词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其释义尚无定论,已有文献主要考虑户籍、职业、产业、劳动关系、工资和土地等条件,缺乏对这些条件与"农民工"关系的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外延和内涵两种途径,从户籍、土地、流动、目的和企业5个方面诠释"农民工"的概念,认为"农民工"是在异乡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村居民。这是"农民工"称谓的新释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宏  戴烽  刘强  
作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农民工,在适应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学习力呈现出代际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基于可持续发展意愿和危机意识,比老一代农民工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力,且在学习力的目标要素、经验要素、意志力要素和成就要素四个方面都呈现出代际差异。当前提升农民工学习力的重点在于,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同时推动新生代及老一代农民工学习力的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伟  张红  
本文以河南Z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村落终结的视角出发,以村落社会交往与村落权利的重构两方面为抓手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村落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文中得出结论认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社交中心普遍出现外移现象,已经超出农村"熟人社会"的范围,促使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序格局"被打破,并且他们主动参与村落权利的建构过程,表现出更多的政治热情和对现代民主观念的践行。可以说农民工返乡创业既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和传统农民的分化,也是实现农民自身终结与村落终结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契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玉冬  郑玉刚  
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问题日益凸现,其维权也备受社会关注,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正视问题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本文从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入手,分析形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思考建立完备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建锋  
工会职能缺位使农民工用工市场处于失灵状态,农民工在与资方的讨价还价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使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政府干预的事后性以及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其在纠正此市场失灵上表现为低效率;而传统工会组织无法真正代表处身于私有劳资关系中的农民工的利益,因而无法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建立富有效率的农民工工会组织以制衡资方,是纠正此市场失灵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治本之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农民工市民化是要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和享受公共服务的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承担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本文在正确估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农民工市民化所需资金的途径,对农民工市民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绪红  
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影响,致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严重问题。在发展权视角下提出确立发展共享理念,合理确定法定保障项目,改革户籍制度,创造公平环境,强化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承担政府责任,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梦娜  
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