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4)
2023(6751)
2022(5792)
2021(5325)
2020(4501)
2019(10412)
2018(10189)
2017(20237)
2016(11117)
2015(12743)
2014(12974)
2013(13093)
2012(12436)
2011(11304)
2010(11837)
2009(11592)
2008(10755)
2007(9843)
2006(8235)
2005(7360)
作者
(33230)
(28152)
(28144)
(26988)
(17650)
(13546)
(12979)
(10949)
(10392)
(9933)
(9433)
(9404)
(8941)
(8861)
(8851)
(8799)
(8670)
(8243)
(8157)
(8083)
(7048)
(6914)
(6876)
(6477)
(6335)
(6273)
(6271)
(6138)
(5667)
(5602)
学科
(48510)
经济(48467)
管理(30142)
(29805)
方法(24090)
(23336)
企业(23336)
数学(21670)
数学方法(21490)
(14446)
(13375)
中国(11782)
(9796)
贸易(9795)
业经(9645)
地方(9616)
农业(9600)
(9524)
(9506)
(8823)
(8663)
财务(8648)
财务管理(8621)
(8344)
金融(8340)
企业财务(8190)
(7909)
银行(7889)
(7419)
(7326)
机构
学院(166312)
大学(165742)
(68914)
经济(67426)
管理(61695)
研究(56305)
理学(52834)
理学院(52249)
管理学(51373)
管理学院(51061)
中国(43145)
科学(34768)
(34399)
(32273)
(30492)
(29552)
研究所(26810)
中心(26329)
业大(25804)
财经(25582)
(25153)
农业(24331)
(23137)
北京(21773)
(21594)
经济学(21542)
师范(21378)
(19940)
(19788)
经济学院(19726)
基金
项目(107596)
科学(83099)
研究(79262)
基金(76093)
(65967)
国家(65419)
科学基金(54763)
社会(48924)
社会科(46316)
社会科学(46298)
(42818)
基金项目(40361)
教育(36927)
(36115)
自然(34512)
编号(33650)
自然科(33622)
自然科学(33610)
自然科学基金(32998)
资助(31365)
成果(27813)
重点(24582)
(24202)
(23961)
课题(23184)
(22129)
科研(20825)
创新(20698)
(20695)
教育部(20492)
期刊
(74806)
经济(74806)
研究(46895)
中国(30103)
(27981)
学报(26887)
(25936)
科学(23463)
大学(20011)
管理(19679)
学学(18922)
农业(18744)
(16966)
金融(16966)
教育(16851)
技术(14335)
业经(12611)
财经(12609)
经济研究(12074)
(10786)
问题(10427)
(9901)
(9139)
技术经济(8633)
(8603)
理论(8394)
统计(8054)
商业(8037)
实践(7629)
(7629)
共检索到24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志明  
一、欧债危机反反复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欧盟和IMF等采取救助措施以及债务国加快改革、紧缩财政、积极应对取得一定成效,去年以来持续多次风险触发点都在欧洲自救以及国际社会帮助下涉险过关。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总体上偏重短期救助措施,中长期对策推进缓慢,离根本解决欧债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救助机制尚未理顺、救助力度明显不够等因素外,还有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虹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导致金融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转化已经很难逆转。因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负财富效应的显现导致消费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类型国家逐次传递,先是传递到过度消费型国家,再传递到过度生产型国家,最后传递到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锐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愈演愈烈,对于未来的判断越发困难。通过分析美国房价变化趋势及房屋价格下降的结构性原因,本文尝试对次贷危机的内在经济逻辑进行梳理,并就此推导次贷危机中关键性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鲁敏  
一、引言从2007年8月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各国纷纷推出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希腊政府的财政状况本身就不是很好,在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之下,更使其财政资金恶化,其财政资金趋于枯竭的境地。在2009年12月11日,希腊政府迫于无奈公布了其债务情况,其公共债务达到3000亿欧元。对于欧共体的成员国而言,一国债务是否会产生债务风险,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根据此条约的规定,加入欧盟的国家政府财政赤字率不超过3%,国债负担率不超过6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秋菊  邓小华  
由欧元诞生的过程及欧元本身的缺陷,引出欧债危机爆发的必然性。从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和塞浦路斯欧元区六个危机国视角出发,基于债务发生的原因、救助措施及救助效果,综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欧债危机纾困现状表明:希腊等高债务国退出欧元区的威胁不可信;仅是救助机制不能根本解决欧债危机和恢复经济发展;高债务国支持的共同债券和经济良好国家支持的统一财政成为进一步解决危机的有效措施。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运用三部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分析法展示债务双方在财政统一和共同债券博弈中的合作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东亚金融合作抵御金融危机的路径入手,分析了"清迈倡议"下货币互换的本质及缺陷,讨论了区域流动性安排的新制度——东亚外汇储备库其实质是将各国间现存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网络进行统合,由区域协议网络转向单一协议。如果东亚外汇储备库最终能够建立起来,这将使得东亚金融合作进程完成对"清迈倡议"的超越,首先是CMI框架下危机救援机制得到扩展和强化,其次是新机制将成为迈向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华  高艳兰  
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采取了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为债务危机埋下了隐患。美欧主权债务危机问题逐步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应对此次债务危机,各国都相继采取了不同措施。本文列举了美欧各国应对危机的路径,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债务危机给中国发展的几点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华  高艳兰  
美欧发达国家政府的债务危机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逐渐引起了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面对此次债务危机,美欧各国都相继采取了各种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加以应对。在分析美欧国家债务危机产生原因以及列举美欧国家应对危机采取的措施基础上,对其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总结了主权债务危机给中国发展所带来的几点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高艳兰  
美欧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美欧各国都相继采取了各种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加以应对,由于各国国情各异,因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本文在分析美欧国家债务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列举了美欧应对危机采取的措施,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总结了主权债务危机给中国的几点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李成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框架缺陷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一次总爆发。本文就欧债危机的演进路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判断,着重讨论了危机向银行、非金融私人部门以及美国经济的传导。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但也无疑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华  高艳兰  
1.相同点。近些年美欧国家的金融发展迅速,甚至可以说有些过度。金融扩张超越了实体经济的需要。此次危机严重挫伤了人们对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务的信心,金融赖以发展的普遍信任受到动摇。在全球金融体系联动性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主权债务危机的失控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静  胡晓红  阮小飞  
文章就欧元区9个国家主权债券的风险传导路径及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VAR系统方法,对欧债危机的传导路径做了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样本国家主权债券存在着较严重的交叉传染,而且随危机的推移,传导路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同时,通过共同结构性冲击和特有结构性冲击的分解模型检验了欧债危机的传染效应,发现大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券存在较强的转移传染,为洞悉和解决欧债危机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粟勤  周银红  张艳玲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欧元区是否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以及区域整体应对非对称冲击时的制度困境。欧盟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区内劳动力流动性面临较大障碍,经济一体化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而财政和政治联盟的缺失导致欧元区无力应对非对称冲击,严重挫伤投资者对欧元的市场信心。因而,加入欧元区的稳定性成本高于预期。总结欧元区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还可以得出有关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启示,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晔  
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发现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和汇率仅有短暂影响;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股票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欧美国家相关系数在欧债危机发生前已经回归到非危机阶段;第三用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对欧债危机的金融传染影响较小。最后得到欧债危机金融传染是不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的结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洪炜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不同(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模式的固有缺陷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及所推崇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使得美国金融创新的深化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继克林顿的信息经济及新经济发展热潮之后,布什政府的导弹经济、军事经济及金融创新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实体经济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使得虚拟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从而继续维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