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4)
- 2023(5996)
- 2022(4995)
- 2021(4836)
- 2020(4096)
- 2019(9022)
- 2018(9239)
- 2017(16201)
- 2016(9623)
- 2015(10996)
- 2014(11348)
- 2013(10604)
- 2012(10436)
- 2011(9401)
- 2010(9853)
- 2009(9078)
- 2008(9433)
- 2007(8782)
- 2006(7878)
- 2005(7093)
- 学科
- 济(32705)
- 经济(32650)
- 管理(24898)
- 业(20398)
- 企(16755)
- 企业(16755)
- 方法(13534)
- 学(13230)
- 数学(10874)
- 数学方法(10573)
- 中国(9849)
- 农(9539)
- 制(9017)
- 理论(8649)
- 财(8607)
- 体(7469)
- 业经(7069)
- 银(6841)
- 银行(6799)
- 融(6585)
- 金融(6577)
- 行(6532)
- 教育(6091)
- 农业(5962)
- 地方(5879)
- 和(5842)
- 教学(5370)
- 贸(5293)
- 贸易(5290)
- 易(5092)
- 机构
- 大学(143442)
- 学院(141624)
- 研究(55920)
- 济(46305)
- 管理(45140)
- 经济(44911)
- 中国(41438)
- 科学(39571)
- 理学(37799)
- 理学院(37144)
- 管理学(35891)
- 管理学院(35632)
- 农(33544)
- 京(33312)
- 所(31741)
- 研究所(29214)
- 农业(27031)
- 业大(25584)
- 中心(24910)
- 江(24284)
- 财(23619)
- 范(21283)
- 北京(20983)
- 师范(20890)
- 院(20490)
- 技术(19751)
- 省(19209)
- 州(18830)
- 财经(18087)
- 室(17262)
- 基金
- 项目(93384)
- 科学(70370)
- 基金(64618)
- 研究(63448)
- 家(59981)
- 国家(59486)
- 科学基金(47723)
- 省(37197)
- 社会(36207)
- 社会科(33992)
- 社会科学(33981)
- 基金项目(33169)
- 自然(32865)
- 划(32545)
- 自然科(32121)
- 自然科学(32104)
- 自然科学基金(31474)
- 教育(30194)
- 资助(27840)
- 编号(25809)
- 成果(23323)
- 重点(22258)
- 计划(19804)
- 部(19665)
- 课题(19576)
- 发(19357)
- 创(18384)
- 科研(18233)
- 科技(18121)
- 创新(17326)
共检索到224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鹏飞 张帅帅 刘明珠 黄静 王剑 钟明兰 欧武阁 何琼玉 韦红玲 余庆
动物疫病的暴发不仅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阻碍着人工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须针对疫病病原开发快速检测技术和病原防控技术来预防病害的暴发。核酸适体(aptamer)是针对特定靶标,利用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筛选得到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功能性单链寡核苷酸。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阐述了核酸适体的优势以及其在人工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防控中的研究进展,同时重点讨论了核酸适体在应用方面的5种挑战,(1)核酸适体筛选技术的局限性;(2)核酸适体在治疗方面缺乏稳定性与安全性;(3)核酸适体在生物体内如何持续性发挥靶向治疗作用;(4)核酸适体在活体实验中的精确性有待提高;(5)核酸适体与其他检测方法能否串联,从而构建全面性的检测平台。目前核酸适体针对养殖动物病原领域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在快速检测与靶向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明 冯伟业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虾类,贝类和鱼类养殖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和诊断水产动物疾病,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 PCR 技术的介入,带动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 PGR 及其衍生技术(RT-PCR,Reall—timePCR,免疫 PCR,套式引物 PCR,多重 PCR)的原理、特点及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PCR 病原微生物 水产养殖 衍生技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建虎 乔龙亮 朱鹏 高威芳 章礼萍
有别于费力和费时的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基于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其快速和灵敏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代水产病原体检测的首选.在众多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中,尤以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对各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水产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对比分析了各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的优劣,介绍了该技术在水产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我国水产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核酸等温扩增 水产病原体 快速检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蔚芳 李青梅 郭军庆 雷霁霖
建立快速、准确、简便易行的病害早期快速检测技术,是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工作者和产业界人士的迫切愿望。自从开辟免疫分析技术以来,越来越多更灵敏、更便捷的免疫分析方法被开发出来,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快速检测试纸,被认为是当前最快捷、高敏感的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真正实现了快速简易检测靶目标,并已在畜牧业中得到普及应用,成为当前畜禽病害早期防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就该项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讨论,旨在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提供借鉴,以期获得一种适用于水产动物病害的、专用的快速检测新技术和新产品。
关键词:
胶体金 免疫层析 病害检测 水产养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祝璟琳 王国良 金珊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浙江省养殖大黄鱼(Pseudnosciaena crocea)弧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选择针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胶原酶基因,哈维氏弧菌的部分ToxR基因的特异性,优化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条带分析判断,可以在一个PCR管中同时成功地检测这3种病原细菌,含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大雁 钱冬 刘问 张友平 潘清清 陈昌福
从中华鳖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T0608经福尔马林灭活后,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高价免疫血清,血清的菌体凝集效价可达1/1 280;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兔IgG,将IgG用生物素标记,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其最低检出限为2.5×103cfu,相当于0.5 ng菌体蛋白,其检测灵敏度为ABC-ELISA(4.0×104cfu)和间接ELISA(4.0×104cfu)的16倍;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法与鱼类气单胞菌、拟态弧菌、海豚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无交叉反应。BA-ELISA可不经细菌培养直接检测人工感染48 h中华鳖的肝、肠道组织中的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希晖 刘妍妍 王斌
核酸检测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切实做好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审计工作,事关防疫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性。由于全员核酸检测本身具有数据量大、情况复杂的特点,审计机关需要结合现实环境采取新的审计方法,本文结合某区(县)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审计实例,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高效开展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审计。提出了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审计疑点数据特征,构建了大数据审计流程,并编写了详细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运用到疑点数据筛查实例中。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艾海新 王崇明 任伟成 王秀华 李赟
介绍了核酸杂交技术的发展历史背景、基本原理、杂交方法、标记方法、技术特点,概述了目前已报道的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病原核酸杂交检测技术的进展,并对核酸杂交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核酸杂交 探针 海水养殖 病害 应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弧菌病(vibriosis)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养殖真鲷(Pagrus major)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该病的暴发性流行给整个真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明确其病原菌是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基础上,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证明真鲷弧菌病真正的致病因子是最小弧菌在致病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这种毒素是单一多肽,不具备典型的细菌毒素的A、B亚基结构,不耐热,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外毒素性质独特,是最小弧菌产生的一类新的毒力因子,作者将这种毒素命名为Vm - Pm毒素。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学敏 林文燕 鄢庆枇 刘慧敏 彭英林 赵铨 林旭俊 郑江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分布广,数量多,发病率高,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而对溶藻弧菌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鉴定是其病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核酸适配体,因为具有较高的亲和特异性,在微生物的识别鉴定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利用核酸适配体和适配体筛选产物,通过结合、洗涤、加热分离、PCR扩增以及电泳检测等步骤,对溶藻弧菌进行了检测鉴定。结果表明,适配体和筛选产物都能对溶藻弧菌及其灭活菌进行较好的识别鉴定,适配体筛选产物对溶藻弧菌的检测下限为10~3cfu/mL,而对其灭活菌的检测下限为10~2cfu/mL,适配体对溶藻弧菌及其灭活菌的检测下限都可达到10 cfu/mL。该方法对溶藻弧菌有较好的亲和特异性,并能较好地区分溶藻弧菌与哈维氏弧菌等水产常见病原菌,在水产病害的检测中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溶藻弧菌 PCR 灭活 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婷婷 陆辰晨 郑小波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采用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等温条件(60~65℃)下60 min左右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温、操作简单和检测结果快速等优点。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寄生虫、菌物等病原物的检测中,在人、畜和植物病原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病害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LAMP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综述,并对LAMP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应用 检测 病原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东
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是动物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的最基础学科之一,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并贯穿驯养、繁殖、育苗、疾病控制、饲料开发、养殖系统设计等。研究人员对行为学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兴趣也日益增加。本研究简要介绍了水生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在水产养殖各环节的应用,如驯养、选育种、病害监测、配合饲料开发、饵料投喂、繁殖、幼体变态、栖息地选择、自相残杀控制、混养技术、养殖系统开发等。
关键词:
水生动物 行为 水产养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春燕 赵元
DNA序列分析是一种广泛用于分析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该技术有助于了解生物类群之间存在的种属关系并研究生物类群的系统关系。相对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DNA序列分析可从基因和分子水平上对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DNA序列分析在黏孢子虫系统学研究和病原检测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对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159-164]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璐 李香格 祁亨年 臧影 贾良权 赵光武 唐琦哲 郑雯
种子呼吸反映了种子的多种内在属性和生理生化特征,种子呼吸检测方法的进展对种子呼吸代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子呼吸检测方法及其应用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综述了小篮子法、瓦氏微量法、Clark氧电极法、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法、氧传感技术检测法(Q_2技术)和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检测法等常用种子呼吸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检测对象及操作方法,总结了以上种子呼吸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讨论了种子呼吸检测方法在种子呼吸代谢、种子储藏和种子活力测定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应用,重点阐述了种子呼吸检测技术与种子活力相关的研究进展。根据研究现状对种子呼吸相关检测方法及其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1)基于TDLAS技术等光学检测技术有望研制出灵敏度更高、操作更为简单的种子呼吸检测方法及装备;(2)种子呼吸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深入揭示种子呼吸代谢过程理论;(3)开展种子呼吸指标和种子活力参数研究,为探寻能够将种子呼吸强度作为有效判定种子活力指标提供重要参数支持。表1参6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芮池 程有普 柴阿丽 石延霞 谢学文 帕提古丽 李宝聚
【目的】针对生产中危害严重的3种蔬菜土传病原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建立三重PCR(triplex PCR)检测体系,为蔬菜土传真菌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与方法。【方法】筛选3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组合,通过设定不同的PCR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以及延伸时间,探索影响三重PCR扩增的因素,建立蔬菜土传病原菌三重PCR检测体系,并对体系灵敏度进行检测。为了验证建立体系的稳定性,选择2×Taq Master PCR Mix(北京博迈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TaKaRa Taq酶(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个不同公司的试剂,分别利用C1000 Touch~(TM)型(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与Aeris~(TM)型(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热循环仪进行三重PCR反应,比较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对田间采集的35份病害样本和149份土壤样本,分别进行三重PCR和病原菌分离检测,以确定所建立得三重PCR检测体系的适用性。【结果】三重PCR反应体系中引物对AsAPH2B/AsPyF、FOF1/FOR1、VActF/VActR可分别扩增出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长度为163、328和530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反应体系(25μL):0.12μmol·L~(-1) AsAPH2B/AsPyF,0.16μmol·L~(-1) FOF1/FOR1,0.24μmol·L~(-1) VActF/VActR,2×Taq Master PCR Mix 12.5μL,退火温度为60.8℃,35个循环。该体系对病原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1) ng·μL~(-1),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尖镰孢和瓜果腐霉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5、10~6个孢子/g土壤和10~(-2) mg菌丝/g土壤。分别采用2×Taq Master PCR Mix和TaKaRa Taq酶,利用C1000 Touch~(TM)型和Aeris~(TM)型热循环仪进行三重PCR,扩增结果一致,说明三重PCR体系检测稳定性好。对田间采集的病害和土壤样本进行检测,25份病害样本和71份土壤样本中检测出带菌,三重PCR检测与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三重PCR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田间病株及其根围土壤中的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为蔬菜土传病害的早期预防和流行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