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0)
- 2023(4987)
- 2022(4289)
- 2021(3968)
- 2020(3540)
- 2019(6935)
- 2018(7017)
- 2017(12266)
- 2016(7303)
- 2015(8497)
- 2014(8552)
- 2013(8216)
- 2012(7841)
- 2011(7159)
- 2010(7169)
- 2009(6599)
- 2008(6321)
- 2007(5872)
- 2006(5265)
- 2005(4746)
- 学科
- 济(22379)
- 经济(22332)
- 管理(17926)
- 业(14514)
- 企(11766)
- 企业(11766)
- 学(10220)
- 方法(8034)
- 中国(7729)
- 农(7240)
- 制(7175)
- 财(6785)
- 数学(6415)
- 体(6331)
- 数学方法(6276)
- 理论(5628)
- 业经(5034)
- 地方(5016)
- 银(4980)
- 银行(4933)
- 融(4932)
- 金融(4925)
- 行(4751)
- 教育(4515)
- 农业(4471)
- 贸(4121)
- 贸易(4118)
- 和(4049)
- 易(3986)
- 体制(3875)
- 机构
- 大学(104129)
- 学院(103318)
- 研究(44936)
- 济(33693)
- 经济(32729)
- 科学(32714)
- 中国(32653)
- 农(31310)
- 管理(30675)
- 所(26001)
- 理学(25508)
- 农业(25400)
- 理学院(25073)
- 京(24663)
- 管理学(24223)
- 管理学院(24072)
- 研究所(23984)
- 业大(22589)
- 中心(19736)
- 江(18144)
- 省(17398)
- 财(16937)
- 院(16707)
- 室(16581)
- 技术(16147)
- 农业大学(15973)
- 北京(15423)
- 实验(14707)
- 业(14480)
- 实验室(14171)
- 基金
- 项目(72090)
- 科学(53618)
- 基金(49668)
- 家(47903)
- 国家(47503)
- 研究(45876)
- 科学基金(37269)
- 省(29982)
- 自然(27241)
- 自然科(26563)
- 自然科学(26550)
- 划(26296)
- 自然科学基金(26069)
- 基金项目(25372)
- 社会(25172)
- 社会科(23534)
- 社会科学(23526)
- 教育(21497)
- 资助(21026)
- 编号(17810)
- 重点(17509)
- 计划(17387)
- 科技(16557)
- 发(15824)
- 成果(15709)
- 课题(14672)
- 创(14623)
- 科研(14605)
- 部(14521)
- 创新(13818)
共检索到168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复深 易新元 曾宪芳
为了观察核酸疫苗 Sj CA / pc和 Sj Mf1/ pc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取昆明鼠 ,于其后腿外侧肌注免疫 Sj CA/ pc和 Sj Mf1/ pc,2 d后剖杀动物 .取注射部位肌肉作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分析 ,荧光显微镜下镜检 .结果表明 ,Sj CA/ pc和 Sj Mf1/ pc在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可见黄绿色荧光 ,而对照组无此现象 .可见 ,Sj CA/ pc和 Sj Mf1/ pc可在小鼠体内表达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少先 杨利国 茆达干 张文伟 邢朝芳
给SD大鼠股四头肌注射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质粒pEGS/2SS,每只100μg。注射后不同时间剖杀,取注射部位肌肉、心、脑、垂体、肝、脾、肾、小肠、胃、子宫、卵巢作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发现pEGS/2SS仅在注射部位肌肉表达,72h表达最强,10d后明显减弱,2周后消失。其他组织及对照组未检测到绿色荧光。表明pEGS/2SS在体内表达、分布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格日勒图 徐立新 严若峰 李祥瑞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alla)第2代裂殖子抗原基因MZ5-7的完整 阅读框(ORF,945 bp)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中,构建了DNA疫苗pcDNA4.0-MZ。用同样方法,将鸡成 熟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的完整阅读框(507 bp)与MZ5-7基因串连,使MZ5-7基因位于IL-17基因的上游, 将串连基因克隆到pcDNA4.0中,构建成免疫调节型DNA疫苗pcDNA4.0-MZ-IL-17。2种DNA疫苗纯化后,胸 部肌肉注射免疫1周龄雏鸡(50 μg/鸡),在免疫后3.5,7,15和20 d取注射和非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分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玲玲 张伟 杜蕊 宋玲珍 柴学军 胡新德 陈树林 赵善廷
【目的】构建能够在神经系统中高效表达的小鼠cofilin-1野生型(Cfl1-wt)、活化型(Cfl1-S3A)、失活型(Cfl1-S3D)3种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鸡胚脊髓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cofilin-1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迁移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从成年小鼠大脑组织中提取RNA,经反转录获得cDNA样本,RT-PCR扩增小鼠cofilin-1基因的CDS区,经引物设计引入点突变,扩增了野生型、活化型及失活型的cofilin-1基因片段,克隆入pCAG-MCS-myc真核表达载体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CHO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在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东 张竞 阚飙 钟增涛 朱军
为研究霍乱弧菌体内感染机制,寻找新的抗霍乱药物靶标和候选疫苗。以转座子上无启动子的kan-rpsL融合基因作为体内外双重抗生素报告基因,通过与霍乱弧菌埃尔托型C6706接合建立转座子突变库,经体内外各两轮筛选,获得对卡那霉素(Kan)体内抗性体外敏感、链霉素(Str)体外抗性体内敏感的突变株,即转座子插入位点上游包含了能够在体内被诱导激活的启动子。初步建立了筛选霍乱弧菌体内诱导表达基因的成年小鼠模型,最终获得5株阳性克隆。对转座子插入位点进行序列分析,分别为编码渗透敏感型钾离子通道组氨酸激酶的kdpD,谷氨酸合酶大亚基的gltB1,亮氨酰氨基肽酶的pepB以及核苷渗透酶的nupC。对kdpD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邵美丽 刘思国 王春来 王勇 宫强 尹训南 郭设平 刘建东 佟恒敏
【目的】欲构建具有较好交叉免疫保护效果的多组分重组亚单位疫苗,从而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分子克隆和重组表达技术获得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6种主要毒力因子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并设立以灭活苗(5×108cfu)为试验Ⅰ组,以重组蛋白rApxⅠ、rApxⅡ、rApxⅢ和rOMP为试验Ⅱ组,以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为试验Ⅲ组,以PBS为空白对照组。分3次免疫BALB/c小鼠,每次间隔2周,第3次免疫后的第7天以APP1型(5×109cfu)和APP2型(5×1010cfu...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亚亚 陈松林 林帆 王娜 刘洋 黄进强
利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dmrt1基因和青鳉(Oryzias latipe)dmrt1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两种载体分别导入青鳉受精卵中,比较异源和同源dmrt1基因对青鳉胚胎孵化率的影响以及两种dmrt1基因在青鳉体内的基因整合率、基因表达率及对芳香化酶基因(cyp19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48 h后,两种载体均在胚胎内大量表达,注射青鳉同源性dmrt1载体的受精卵孵化率(69.5%)要显著高于注射异源性dmrt1载体的受精卵(36.5%)。30 dph(days post hatching)两组被注射稚鱼均能检测到基因整合,注射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智君 唐连飞 黄复深 曾宪芳 易新元
为观察日本血吸虫合成表位多肽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将用日本血吸虫抗原免疫血清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得到的、具有较好免疫保护性的4个模拟抗原表位短肽进行人工合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它们的抗原性.将合成多肽分别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LH)连接后免疫昆明小鼠,第3次免疫后收集血清,检测其针对各个多肽和可溶性成虫抗原(AWA)的IgG抗体滴度,以及补体介导的小鼠体外杀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结果显示,4个合成多肽均能被相应的抗体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这些抗体在补体参与下能在体外有效毒杀血吸虫童虫.与正常小鼠血清比较,4个合成多肽免疫血清的杀童虫率分别为31.7...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合成肽 表位疫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雨果 潘厚军 陈偿 石存斌 吴淑勤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免疫后,鳜(Siniperca chuatsi)鳃、皮肤、脾脏和头肾中IgM基因表达量变化,同时应用ELISA检测皮肤黏液和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结果显示:最早检测到IgMmRNA转录水平上调的是皮肤和鳃(第4天),而脾脏和头肾在第7天才达到高峰。IgM基因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高峰值分别达到16.3和23.8),皮肤和鳃中的表达量较小(高峰值分别为4.3和8.6)。抗体效价方面,皮肤黏液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早(第7天),但抗体从开始形成到消失持续时间较短(28 d);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迟(第21天),但持续较长(42 d)。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军 吕长荣 窦琳 窦忠英
【目的】构建小鼠Nanog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以期得到大量GST融合蛋白。【方法】根据Gene Bank中的Nanog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Nanog基因片段的pNA992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918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TGⅠ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其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GEX-KG-Nanog已构建成功。提取pGEX-KG-Nanog质粒转化到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鉴定,并优化其表达条件。【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获得Nanog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学海 曹蕊 萧鹏 李伯江 吴望军 刘红林
为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排组)的促排卵巢与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普通卵巢组织中的mRNA转录水平,构建小鼠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转染的小鼠颗粒细胞中HIF1α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探讨HIF1α与小鼠卵泡发育的关系。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处理组织中HIF1α、VEGF及IGF-2 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技术定位HIF1α在卵泡中的表达,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IF1α-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小鼠颗粒细胞,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茂 郭万柱 徐志文 王小玉 李云云
为了构建和筛选良好的猪乙型脑炎和猪细小病毒的核酸疫苗,并提高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用重叠PCR法把PPV VP2和JEV E10连接,再将扩增的IFN-γ连入构建载体pcDNA.VEI使其共同表达。用脂质体将pcDNA.VEI介导入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体外表达。用pcDNA.VEI和不表达IFN-Κ的pcDNAZ.VE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立PBS、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和pcDNA3.1空白质粒免疫对照组。共免疫两次,间隔2周检测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通过鉴定核酸疫苗的构建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其转染的Vero细胞。该核酸疫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宗丽 谢芝勋 谢丽基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庞耀珊 范晴 罗思思
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出鸭源NDV分离株GX2011/19的F基因和DuCV的Cap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成功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质粒pcDNA3.1-F-Ca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cDNA3.1-F-Cap转染Vero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目的基因的体外表达。将pcDNA3.1-F-Cap作为DNA疫苗对2周龄的SPF雏鸭以胸部肌肉多点注射的方式进行免疫。分3个实验组,每组接种剂量分别为100、200和300μg/只,另设2组为载体质粒空白组和灭活疫苗组。ELISA检测抗体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各DNA疫苗免疫组的NDV抗体和DuCV抗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永萍 张洪波 步志高 李呈军 赵有淑 王秀荣 于康震 陈化兰
目的将A/Goose/GuangDong/1/96(H5N1)[GD/1/96(H5N1)]的HA基因插入鸡β-actin启动子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AGGS,构建了DNA疫苗质粒pCAGGHA5,以提高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的表达水平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pCAGGHA5和表达GD/1/96(H5N1)HA基因的质粒pCIHA5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分析检测转染293T细胞后瞬时表达的HA抗原蛋白,随之将pCAGGHA5及pCIHA5分别以100μg和10μg剂量一次免疫3周龄SPF鸡,4周后用100LD50的HPAIVGD/1/96(H5N1)鼻腔途径进行攻击。结果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秀芳 王一成 徐丽华 刘邓 牛登元 王朝文
大肠杆菌不耐热性肠毒素(LT)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是良好的免疫佐剂。为了更好的研究其免疫增强效果,本研究将LT的两个亚基LTa(R210G)和LTb克隆到pGST中,原核表达LTa(R210G)和LTb,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对表达蛋白进行大量纯化后,以卵清蛋白为模式蛋白(OVA)为模式蛋白,免疫小鼠,ELISA结果表明,OVA+LTa(R210G)佐剂组小鼠的抗体滴度最高,OVA+LTb和OVA+LTa+LT组抗体滴度相似,高于OVA+氢氧化铝组,而OVA+氢氧化铝组高于无佐剂OVA组。因此,LTa(R210G)和LTb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是一种极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