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1)
2023(2413)
2022(2122)
2021(1902)
2020(1626)
2019(3621)
2018(3541)
2017(6699)
2016(3765)
2015(4181)
2014(4086)
2013(4065)
2012(3555)
2011(3259)
2010(3203)
2009(2756)
2008(2751)
2007(2318)
2006(2077)
2005(1767)
作者
(11841)
(10024)
(9814)
(9219)
(6174)
(4829)
(4503)
(3812)
(3721)
(3377)
(3354)
(3323)
(3138)
(3097)
(3082)
(3055)
(3046)
(2967)
(2762)
(2757)
(2428)
(2426)
(2397)
(2244)
(2156)
(2151)
(2137)
(2133)
(2054)
(2042)
学科
(16740)
经济(16733)
(10357)
方法(9427)
管理(9105)
数学(8869)
数学方法(8803)
(6471)
企业(6471)
(5502)
农业(3888)
(3288)
业经(3249)
中国(3218)
(2916)
贸易(2916)
环境(2865)
(2840)
(2835)
地方(2297)
技术(2235)
(2067)
(2057)
服务(1990)
理论(1945)
(1906)
财务(1904)
财务管理(1900)
(1800)
产业(1790)
机构
大学(54848)
学院(54714)
(24218)
经济(23821)
管理(21080)
研究(19424)
理学(18793)
理学院(18575)
管理学(18228)
管理学院(18135)
(14283)
中国(13776)
科学(12798)
业大(11616)
农业(11519)
(11435)
(10200)
研究所(9566)
(9136)
中心(8841)
(8065)
农业大学(8035)
经济学(7741)
财经(7677)
经济学院(7119)
(7059)
经济管理(7001)
北京(6762)
(6688)
(6582)
基金
项目(40736)
科学(32207)
基金(30415)
(27876)
国家(27668)
研究(27245)
科学基金(23316)
社会(18248)
社会科(17439)
社会科学(17434)
基金项目(16154)
(16010)
自然(15560)
自然科(15214)
自然科学(15210)
自然科学基金(14989)
(13673)
教育(12661)
资助(12522)
编号(10107)
重点(9413)
(9139)
(8887)
(8496)
计划(8255)
国家社会(8162)
创新(7978)
科研(7965)
(7787)
教育部(7625)
期刊
(22454)
经济(22454)
研究(13908)
(12123)
学报(11150)
中国(10278)
科学(9730)
农业(8622)
大学(8296)
学学(7982)
(6739)
管理(6344)
(4982)
技术(4871)
教育(4540)
统计(3850)
经济研究(3771)
业大(3561)
财经(3509)
技术经济(3440)
业经(3438)
(3264)
(3103)
农业大学(3096)
问题(3067)
(3050)
资源(2991)
(2940)
金融(2940)
决策(2791)
共检索到74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支道隆  
核算全要素生产率支道隆ABSTRACTTheannualfulfactorproductionratearelistedsince1987anditscalculationmethodisexplainedindetail.一二次大战前,西方国家多核...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歌德  朱平芳  
本文结合卢卡斯(1988)的人力资本模型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力资本的对偶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为研究对象,同时运用对偶法和传统测度方法测度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验证了经济增长率的变动更多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投入要素的变动,同时发现两种方法测度结果差异显著。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差异来源于直接资本价格与间接资本价格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不一致性。通过对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可以认为对偶法是传统测度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提升效益,中国经济也要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推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全要素生产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提出的,因此又称为"索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芸  杨冠琼  
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进步的一个替代性指标。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的角度,反观GDP及其增长率是否真实或可信这一逻辑是否成立,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性质。如果技术进步是一个相对稳定而且缓慢的演化过程,那么,作为技术进步替代性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正常情况下,即在没有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或天赐良机的情况下,就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没有非正常情况发生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发生了急剧变化,一般而言,是产出测量或投入测量出现了问题。但如果恰好面临技术革命或根本性制度变迁时期,则全要素生产率会发生漂移性变化,即从这一时刻起全要素生产率会发生永久性水平的变化。本文利用DEA模型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X省经济增长、全要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现祥  舒元  
对偶法是基于生产要素价格核算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无须设定生产函数形式和生产要素存量数据,核算结果在理论上与Solow残差法方法相等,Barro等(2003)在最新版的《经济增长》教科书中予以了介绍。国内文献主要采用Solow残差法核算中国TFP,该方法需要生产要素存量数据,尽管国内研究者致力于探索模拟我国资本存量,但无法从根本上提高TFP的核算质量。基于此,本文首次采用对偶法重新核算我国TFP,结果发现,采用对偶法核算我国TFP可行、可信;在1979-2004年间,TFP增长率为2.5%,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25%。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友春  卢盛荣  靳来群  
研究目标:检验不同方法之间TFP测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健性",探讨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问题。研究方法:以中国20042012年总量分行业面板数据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TFP测算结果,以及通过统计检验选取适用测算方法。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的问题不同,测算方法之间"一致性"的检验结论不同;第二,在选择测算方法时,进行相关统计量检验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鉴别模型设定是否合理,缩小可选模型范围;第三,测算方法的选择,要符合数据本身的特征,基于宏观分行业面板数据,DEA是更为适用的TFP测算方法,而劳动力投入应选取全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新建  代颖娜  刘玉婷  
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为市场化改革性质的外生冲击事件,利用DID、PSM及工具变量等方法,从微观层面系统考察了行政特许权对企业TFP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行政特许经营对企业TFP产生总体上显著正效应,主要通过企业融资和人力资源产生作用机制,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实施削减了这种效应;同时,市场自由竞争或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地方,行政特许权与企业TFP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更弱。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竹清  
选择20082015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数据,深入分析产融结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上市公司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投资总金额和总资产之比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目前最优比在8%左右;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金额越大越能改善企业效率;上市公司投资财务公司时产融结合效应最优;相比参股,控股非上市金融企业对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控股之后再继续增加投资金额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Selin Ozyurt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D)模型和加总的年度数据对1952—2005年中国工业的生产率表现进行了估算,分别从理论和方法上对C-D函数进行改进以回应学界之前对它的批评:首先,相应的经济假定使我们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一些严格的限制条件,例如竞争性市场行为、固定规模效应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其次,本文中的TFP增长率还针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调整;同时,本文还对大多数相关文献中存在的自相关问题进行了处理。文章的主要发现包括:(1)资本积累是1952—2005年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改革开放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有十分显著的作用;(3)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日益融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冬林  孙尚斌  
在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全要素生产率由劳动生产率演化而来,它利用价格这一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桥梁和纽带,既反映了各类要素投入与产出间的技术经济效率,也反映了价值投入与价值产出的效率水平。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持续存在的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刻画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概念、工具,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局限,使其难以准确刻画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发生变化,从而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术语、范畴。使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应用于我国经济建设,既要在认识、应用、发展层面克服其局限,也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框架内、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满足时代需要中引导其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翠  刘辉  刘克非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有关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往往只考虑合意产出而忽视非合意产出,造成测度失真。文章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方法,考虑污染排放产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重新测度了我国1998~2010年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寻求担当工业"先进者"角色的省市,同时与不考虑污染排放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少华  蒋伟杰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该指数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测度与分解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研究表明:①国家层面,TFP增长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35.08%的份额。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导致TFP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前沿面年均向上移动3.53%;相比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驱动中国TFP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②区域层面,TFP差异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但是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TFP的提升均体现在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变化方面。③省际层面,全部省份在样本期内都实现了TFP提升,2005年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省份成为"创新者",而省际之间追赶效应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TFP、资本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在省际之间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动态趋势。研究对我国今后经济增长挖潜、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省际发展与赶超等问题,富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彦斌  谭涵予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面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趋势性放缓的局面。笔者测算,2008~2022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均值为1.2%,相比1978~2007年增速均值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他一些学者和机构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针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尹向飞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说明了应用传统的索洛余值法、索洛扩展模型、SFA模型、DEA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更准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永福  
英国全要素生产率起伏波动中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当前也需要克服各种深层次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来释放新的制度红利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曾经在全球拥有超强的产业和技术优势。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经历了长期的相对衰落过程,学界甚至出现"英国病"的提法;直到20世纪80~90年代经济活力才有所恢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英国经济复苏较快,但仍面临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