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0)
2023(10436)
2022(9323)
2021(8894)
2020(7397)
2019(17162)
2018(17158)
2017(32089)
2016(17638)
2015(20051)
2014(20082)
2013(19849)
2012(18354)
2011(16406)
2010(16226)
2009(14826)
2008(14479)
2007(12632)
2006(10966)
2005(9445)
作者
(53640)
(44405)
(44225)
(41989)
(28356)
(21601)
(20007)
(17708)
(16987)
(15939)
(15426)
(14853)
(14102)
(13987)
(13730)
(13720)
(13661)
(13332)
(12643)
(12588)
(11202)
(10817)
(10790)
(10025)
(9963)
(9953)
(9844)
(9659)
(9098)
(8901)
学科
(67741)
经济(67655)
管理(50462)
(46692)
(39760)
企业(39760)
方法(32911)
数学(28169)
数学方法(27758)
(18597)
(17636)
中国(16703)
(16225)
业经(15783)
地方(13865)
理论(12925)
农业(12575)
(11822)
贸易(11815)
(11551)
(11463)
(11202)
技术(10765)
(10721)
财务(10656)
财务管理(10635)
环境(10601)
教育(10108)
企业财务(10073)
(9677)
机构
大学(254703)
学院(251619)
管理(99790)
(90239)
经济(88000)
理学(86925)
理学院(85932)
管理学(84094)
管理学院(83679)
研究(83226)
中国(60234)
科学(56792)
(54981)
(44692)
(42788)
业大(42162)
(40431)
研究所(39471)
中心(37733)
(35771)
农业(35416)
北京(34573)
(33762)
师范(33269)
财经(33019)
(30455)
(29984)
(29716)
技术(28491)
师范大学(26895)
基金
项目(178504)
科学(137848)
基金(127697)
研究(126808)
(112657)
国家(111734)
科学基金(94949)
社会(75759)
社会科(71568)
社会科学(71548)
(70549)
基金项目(68634)
自然(64706)
自然科(63192)
自然科学(63175)
自然科学基金(62018)
(59317)
教育(58281)
资助(53058)
编号(51567)
成果(41834)
重点(39650)
(37963)
(36968)
(36589)
课题(35688)
科研(34590)
创新(34100)
大学(33666)
计划(33578)
期刊
(97921)
经济(97921)
研究(70181)
学报(47060)
中国(45382)
(41045)
科学(40965)
管理(37917)
大学(34595)
学学(32586)
(29503)
教育(29299)
农业(29200)
技术(23473)
(17532)
金融(17532)
业经(16172)
财经(15359)
图书(15337)
经济研究(14563)
(14302)
科技(13512)
理论(13122)
(13106)
业大(13038)
(12936)
问题(12509)
实践(12323)
(12323)
技术经济(11905)
共检索到35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邓冬艳  邓鹏翅  宋红杰  齐悦  
以新鲜蛋液为原料,以磷脂酰胆碱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萃取)-丙酮(脱脂、重结晶)联合提取法提取、纯化蛋黄卵磷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建立磷脂酰胆碱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0、乙醇体积分数为95%、提取时间为60min时,所研究的几种蛋类蛋黄卵磷脂提取量为4.88~8.14mg/g;核磁共振氢谱、磷谱结果显示,这些蛋黄卵磷脂提取物中磷脂酰胆碱的百分含量为16.9%~27.4%,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该核磁共振方法能实现蛋黄中磷脂酰胆碱的有效分析测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爱民1  2  蒋红梅1  吕波1  杨春龙1  2  
建立一种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分析方法。将6 mL氯仿萃取溶剂加入1mL样品中,超声振荡,将离心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真空干燥后,以氘代氯仿为溶剂、1,4-二硝基苯为内标,恒温298K,在AVANCEⅢ400 MHz核磁共振仪上,采用zg30脉冲序列分别得到3种不同饮料1H-NMR谱,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咖啡因的含量。试验将大相比离心萃取技术用于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并系统考察了萃取条件、核磁共振氢谱参数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过分离萃取处理后的样品,干扰组分少,定性定量结果准确。测得的3种不同样品中咖啡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3)分别为1.82%,0.83%和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爱民  蒋红梅  吕波  杨春龙  
建立一种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分析方法。将6 mL氯仿萃取溶剂加入1 mL样品中,超声振荡,将离心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真空干燥后,以氘代氯仿为溶剂、1,4-二硝基苯为内标,恒温298 K,在AVANCEⅢ400 MHz核磁共振仪上,采用zg30脉冲序列分别得到3种不同饮料1H-NMR谱,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咖啡因的含量。试验将大相比离心萃取技术用于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并系统考察了萃取条件、核磁共振氢谱参数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过分离萃取处理后的样品,干扰组分少,定性定量结果准确。测得的3种样品中咖啡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n=3)分别为1.82%、0.83%和1.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伟  张晓云  
采用1 H-NMR定量技术,以乙腈为内标、重水为溶剂测定三嗪类液体脱硫剂中有效物的含量。选取的定量峰分别为试样中环外与N相连的CH2和内标中CH3信号峰。核磁共振方法(1 H NMR)的测试条件:测定温度295K,脉冲序列Zg 30°,延迟时间20s,扫描次数64,窗函数0.3Hz。在此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良好,同一脱硫剂试样的5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所建立的方法准确、方便实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卞欢  王道营  张牧晗  徐为民  刘芳  诸永志  蒋宁  曹建民  
采用2-油酸-1-棕榈酸磷脂酰胆碱为表面活性剂、低级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异辛烷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以伪三元相图微乳面积大小为指标,考察磷脂酰胆碱微乳体系。结果表明,磷脂/正丙醇/异辛烷/水W/O微乳体系、磷脂/正丁醇/异辛烷/水W/O微乳体系以及磷脂/正丙醇/异辛烷/水O/W微乳体系均为稳定的磷脂酰胆碱微乳体系。3种微乳体系和脂质体分别与鸭肉肌内磷脂酶振荡反应10 h后,采用TLC联用Quantity One软件鉴定反应产物中的脂肪酸,以脂肪酸斑点分析的Trace Qty值为指标,最终确定磷脂酰胆碱反应体系。因此,以脂质体作为反应体系所产生的脂肪酸最多,即脂质体为磷脂酰胆碱最佳反应体系。为进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新伟  梁鹏  孙鹤  赵卉双  金红  程文健  陈丽娇  
以氯仿/甲醇法提取的大黄鱼鱼卵粗磷脂为原料,研究柱层析固定相种类、粒度,洗脱剂流速、配比及样品上载量等因素对分离纯化的鱼卵磷脂酰胆碱(Roe-PC)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固定相为200300目硅胶,流动相为氯仿/甲醇(3∶2),流速为2 m L·min(-1),上载量为0.035 g·g(-1)(样品/硅胶)的条件下,分离纯化的大黄鱼Roe-PC的纯度可达96.34%,回收率为85.1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张明辉  于建芳  
为定量测定木材含水率,以水分子中的质子为探针,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胡桃木、红橡木和水曲柳解吸过程中,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进行分析,发现木材的含水率与核磁共振的FID信号量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99;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含水率与核磁共振FID信号的标准曲线实现木材含水率的核磁共振定量测量。同时,可以根据绝干木材的核磁共振FID信号量比较不同材种基本密度的大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斯斯  雷江华  
聋人和普通人在唇读的过程中大脑的很多区域都会得到激活。本文主要回顾和分析了国外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技术对唇读大脑机制所做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唇读激活了大脑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和语言中枢。大脑两半球在唇读中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主要取决于不同唇读任务的需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潘兴薇  耿娜  
对某三甲医院MRI检查进行实地调研,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建立MRI分时段检查预约模型,设计了三种新的预约调度规则,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时间段长度和各时段的预约患者数量,结果表明三种新的规则均优于现行规则,缩短了患者等待、医生加班和设备空闲的时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浩哲  池水莲  陈昕  张玉霞  
提出了两种扫场信号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公式推导和分析;进行了测量,给出了误差分析,并且对实验中读取共振信号时,共振吸收峰应该对着三角波的波峰还是波谷的问题给出了判断和解决方法,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和可操作性。该文的研究扩展了实验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航如  胡琼英  郭戎  许益民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苑子中卵磷脂的含量.采用硅胶色谱柱,以正已烷-异丙醇-醋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06nm,样品中各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出峰时间:卵磷脂7.80min,磷脂酰乙醇胺5.34min.平均回收率为99.19%,变异系数为3.9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增起  周光宏  徐幸莲  姚蕊  吉艳峰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了添加到鸡腿肉(CT)中的焦磷酸四钠(TSPP)、焦磷酸二氢二钠(DSPP)、三聚磷酸钠(STPP)和六偏磷酸钠(HMP)的水解变化。按200 mL.kg-1的比例分别将5种腌制液(50 g.kg-1NaC l、50 g.kg-1NaC l+60 g.kg-1TSPP、50 g.kg-1NaC l+60 g.kg-1DSPP、50 g.kg-1NaC l+60 g.kg-1STPP、50 g.kg-1NaC l+60 g.kg-1HMP)均匀注入鸡腿肉样品中3。1P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结果表明,TSPP、DSPP和STPP在鸡腿肉中均发生水解。TSPP和DSPP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鸣   朱铭玮   解志军   康真   张中会   李淑娴  
【目的】沼生栎以播种繁殖为主,但该种子对失水较敏感,具有顽拗性。本研究旨在探究沼生栎种子失水过程中水分相态的变化,探明半致死和致死含水量,为其运输、安全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顽拗性种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然干燥法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求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水分相态、含量的变化,并结合种子发芽率的变化,分析各相态的水分在种子脱水中的作用。【结果】1)沼生栎种子初始含水量为38.0%,发芽率为96.00%。随着含水量的下降,种子发芽率不断下降,当含水量降至10.0%时,种子完全死亡。由拟合曲线计算得知种子的半致死含水量为17.39%。2)核磁共振波谱图表明,沼生栎种子水分质量(x)与核磁共振弛豫图谱峰面积(y)呈显著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1 132x+698.05,相关系数R~2=0.999 6。3)T_2弛豫图谱中各峰从左至右依次为:束缚水T_(21)、不易流动水T_(22)、自由水T_(23)。4)新鲜种子中自由水比例最高,占66.39%,而束缚水和不易流动水分别占4.28%、29.07%。失水过程中各相态水的结合能力、峰面积、峰比例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失水过程中束缚水性质稳定、不易脱除;不易流动水峰顶点整体向左偏移,结合能力增强;自由水流动性较强,峰顶点向右偏移。当含水量降至25.0%时,自由水峰面积显著下降,此时不易流动水和束缚水显著增加,比例也有所上升;当含水量继续降至20.0%时,束缚水峰面积及比例持续增大,不易流动水峰面积减小;随后各相态水峰面积均有所下降。【结论】随着失水时间的延长,沼生栎种子的发芽率不断降低,运输、贮藏过程中含水量不能低于其半致死含水量17.39%。失水过程中,沼生栎种子中始终存在束缚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3种相态的水分,且失水对沼生栎种子质量的影响很大,种子在受到失水胁迫时,为减缓水分的散失,维持细胞膜稳定性,水分的结合能力会变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雷   王辉   李树刚   刘鹏飞   李嘉伟  
由于液氮致裂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煤层增渗技术,且低温下的煤孔隙水相变严重影响煤孔隙结构,因此,研究液氮循环冻结导致的煤孔隙水相变和孔隙演化对评价液氮致裂增渗效果,以及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饱水烟煤进行不同次数的液氮冻融循环处理,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测试技术,测试煤样的横向弛豫时间曲线、累计孔隙度和累计孔喉分布。结果表明:煤样在-196℃冻结条件下,煤孔隙内仍存在微量未冻水,随温度升高,小孔隙冰先开始融化,产生小孔隙未冻水,孔径越小,孔隙冰的熔点越低。随着孔隙冰逐渐融化,累计孔隙度不断增大,增长过程可分为指数函数式快速增长、一次函数式匀速增长和二次函数式增长3个阶段。对横向弛豫时间曲线进行积分,可获得煤样融化过程中的孔隙未冻水变化,并进行拟合,可观察到,在负温区间,未冻水含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函数式变化,越接近0℃,未冻水含量增速越快。-196~-34℃,微孔未冻水占比接近100%;-20~0℃,以中、大孔隙未冻水为主。循环冻结可有效提高煤样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该文基于SDR(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渗透率模型,计算了煤样冻融循环后的渗透率变化。煤样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长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循环次数由5次增至30次时,有效孔隙度增长率由20.68%增至24.15%,渗透率增长率由109.73%增至122.20%,但随着循环次数不断增加,冻融循环次数对煤样增渗作用的边际效应愈发明显。该文研究结果可为低温介质循环冻融煤体渗流孔隙结构演变研究和与液氮致裂增渗相关的现场作业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辉  李新宇  周云洁  高玉磊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测得新疆杨的理论含水率(71.90%)与实际含水率(73.74%)相差1.84%。通过T2分布描述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例证在木材干燥的初始阶段结合水也有缓慢减少的现象。通过不同组分水的T2弛豫时间对应的峰面积定量计算出新疆杨幼龄材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对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及木材总含水量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