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8)
- 2023(13678)
- 2022(11037)
- 2021(9816)
- 2020(7845)
- 2019(17650)
- 2018(17801)
- 2017(33957)
- 2016(18308)
- 2015(20478)
- 2014(20306)
- 2013(19619)
- 2012(17609)
- 2011(16081)
- 2010(16401)
- 2009(15044)
- 2008(14423)
- 2007(12831)
- 2006(11674)
- 2005(10856)
- 学科
- 济(82441)
- 经济(82368)
- 管理(50475)
- 业(46488)
- 企(36045)
- 企业(36045)
- 方法(29571)
- 中国(26318)
- 数学(25928)
- 数学方法(25367)
- 农(23833)
- 地方(22526)
- 业经(20131)
- 环境(16661)
- 农业(16085)
- 学(15620)
- 财(14709)
- 发(14437)
- 贸(13822)
- 制(13811)
- 贸易(13809)
- 银(13527)
- 银行(13507)
- 融(13315)
- 金融(13313)
- 易(13309)
- 行(13149)
- 理论(12772)
- 地方经济(12018)
- 技术(11973)
- 机构
- 学院(256062)
- 大学(250504)
- 济(105060)
- 经济(102837)
- 管理(95259)
- 研究(89617)
- 理学(80905)
- 理学院(80038)
- 管理学(78212)
- 管理学院(77787)
- 中国(68700)
- 科学(54841)
- 京(54229)
- 财(46679)
- 所(45179)
- 农(41857)
- 中心(40787)
- 研究所(40768)
- 江(40193)
- 业大(36782)
- 财经(36242)
- 范(35261)
- 师范(34887)
- 北京(34480)
- 院(32903)
- 经(32688)
- 州(32673)
- 农业(32303)
- 经济学(31606)
- 技术(29527)
- 基金
- 项目(167795)
- 科学(132449)
- 研究(125066)
- 基金(119129)
- 家(103608)
- 国家(102755)
- 科学基金(88327)
- 社会(79154)
- 社会科(75165)
- 社会科学(75148)
- 省(68564)
- 基金项目(61449)
- 教育(57964)
- 划(56695)
- 自然(55449)
- 自然科(54201)
- 自然科学(54194)
- 自然科学基金(53156)
- 编号(51892)
- 资助(48895)
- 发(42188)
- 成果(41546)
- 重点(38607)
- 课题(37184)
- 部(35521)
- 创(35302)
- 发展(33872)
- 展(33315)
- 创新(33031)
- 国家社会(32555)
- 期刊
- 济(124466)
- 经济(124466)
- 研究(77188)
- 中国(56732)
- 农(40514)
- 管理(38336)
- 学报(36885)
- 科学(36243)
- 财(34427)
- 教育(33826)
- 大学(28595)
- 农业(27824)
- 学学(26800)
- 融(25821)
- 金融(25821)
- 技术(25794)
- 业经(23106)
- 经济研究(20505)
- 财经(17223)
- 问题(15801)
- 经(14930)
- 业(14926)
- 统计(13578)
- 技术经济(13231)
- 策(12729)
- 商业(12724)
- 图书(12444)
- 科技(12327)
- 贸(11955)
- 现代(11851)
共检索到39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光 黄文杰
中国的低碳发展模式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寻求低碳能源对发展的支撑,当前在中国能够大规模建造的低碳能源,除了水电和部分新能源外,核电在低碳能源选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分析中国经济重工化演进中电力消耗、电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电力生产碳排放的脱钩模型,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支撑中国经济重工化发展的高电力需求与大规模低碳电源要求的悖论,分析核电的碳排放以及核电作为主要大规模低碳基荷电源的原因,并基于结合外部成本比较核电与煤电经济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关键词:
北京市 低碳经济 新能源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关键词:
北京市 低碳经济 新能源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雪
印度急速膨胀的能源消费将印度推上了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的位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大程度采用低碳能源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多元化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印度在其第十一个五年(2007-2012)计划中将印度定位为"培育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市场体系",将着重扩大能源来源和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定为基本目标。本文侧重对印度当前的低碳能源发展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与解读,为我国的低碳能源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低碳能源 能源结构 发展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勇 张纪录
低碳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理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可归纳为"哥本哈根模式"、"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保定模式"、"上海模式"等。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与其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相结合,从人口规模、区位、资源禀赋及工业化阶段等角度对我国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认为任何一类城市的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的...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模式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珀松 冯昱 王天天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低碳产业园区理应成为我国低碳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仍然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中国产业园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彼此盲目复制,而必须结合自身条件探索出适合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国内低碳产业园区的发展实践,归纳出现有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所遵循的五种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功能发展定位、建设阶段等角度探讨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模式选择。
关键词:
低碳产业园区 低碳发展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丽芹 韩国栋
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也应顺应这一潮流,因此,低碳城市化道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从我国走低碳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入手,分析其可行性,并提出低碳经济模式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城市化 环境恶化 低碳生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佳佳
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共生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在剖析低碳经济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如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在未来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保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于城市公交而言,在低碳模式下只有做出改革,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满足实际的需求。在介绍公交低碳化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促进城市公交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城市公交 低碳模式 运营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笪凤媛 吴军
从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效率二维角度将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利用1999—2008年省级工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相对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仍未走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粗放式发展老路。地区间工业发展路径差异显著,河北、内蒙古、浙江、四川和重庆等地区实现了渐进式发展,广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陕西出现了倒退,而黑龙江、湖北、天津等地区则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间摇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喻春娇
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需要选择、调整和制定好贸易政策。根据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制定结构贸易政策。新贸易政策需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巍 高卫东
发展核电是减轻我国当前碳排放压力的现实选择。通过分析世界和中国核电发展的历程、技术水平和规模,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核电,但是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总量仅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1.1%和1.9%,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在技术水平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发第三、第四代核反应堆,而我国正在运行和多数拟建核电站都是压水堆技术为主的二代核电技术;在空间分布上,尽管我国很多省份都有需求,但我国核电站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能源短缺地区;从铀资源基础来看,我国仍属于贫铀国。鉴于世界铀资源分布和供给十分不均衡的状况,要保障我国核电产业持续发展不仅要加大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同时...
关键词:
核电 铀资源 能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洁 宋博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更具优势。由此,本文在掌握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法,选取200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符合低碳经济新兴产业要求的1023个年度观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检验得到:(1)政府的碳交易市场运作机制及政策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益效率存在较大影响;(2)政府产业链及基础设施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社会生产效益和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正相关回归关系,并且在1%水平显示统计的显著性;(3)在政府相关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效率影响上,上市企业表现的趋势一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江函哲
碳中和战略是我国制定的长期、有效地缓解世界气候恶劣变化的重要举措。2020年9月,习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确定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为2060年,碳中和战略的部署标志着我国正式踏上节能降碳、増汇中和的道路~(1)。碳中和不仅是改善温室效应、调节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低碳旅游 旅游业碳排放 碳中和 提升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钰 李泽涛 姚晓东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愈加严重,选择低碳经济城市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将给我们带来新契机,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复杂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减排和能源增效,而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作为其最终发展目标的。文章从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中选取低碳城市加以认真分析,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城市内涵,介绍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提出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