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5)
- 2023(4912)
- 2022(4168)
- 2021(3860)
- 2020(3255)
- 2019(7192)
- 2018(7020)
- 2017(13262)
- 2016(7447)
- 2015(8273)
- 2014(8349)
- 2013(8138)
- 2012(7537)
- 2011(6964)
- 2010(7127)
- 2009(7064)
- 2008(7070)
- 2007(6445)
- 2006(5758)
- 2005(5591)
- 学科
- 管理(28727)
- 济(27920)
- 经济(27841)
- 业(23860)
- 企(21915)
- 企业(21915)
- 制(11507)
- 财(10652)
- 学(10003)
- 方法(9313)
- 体(8558)
- 业经(7862)
- 农(7147)
- 中国(7132)
- 体制(7003)
- 数学(6913)
- 数学方法(6842)
- 务(6388)
- 财务(6371)
- 财务管理(6354)
- 企业财务(6046)
- 理论(5825)
- 银(5774)
- 银行(5748)
- 划(5522)
- 行(5481)
- 融(5363)
- 金融(5361)
- 技术(4829)
- 和(4808)
- 机构
- 大学(113146)
- 学院(110379)
- 济(45401)
- 经济(44453)
- 管理(41354)
- 研究(37352)
- 理学(34891)
- 理学院(34528)
- 管理学(34107)
- 管理学院(33881)
- 中国(28283)
- 财(25151)
- 京(23482)
- 科学(21317)
- 财经(19053)
- 所(18610)
- 江(17846)
- 经(17156)
- 农(17084)
- 中心(16597)
- 研究所(16475)
- 经济学(14895)
- 业大(14742)
- 北京(14542)
- 财经大学(14116)
- 范(13993)
- 师范(13816)
- 州(13481)
- 院(13283)
- 农业(13139)
- 基金
- 项目(69884)
- 科学(55501)
- 研究(52402)
- 基金(51526)
- 家(44275)
- 国家(43930)
- 科学基金(37866)
- 社会(34553)
- 社会科(32625)
- 社会科学(32619)
- 省(27030)
- 基金项目(26711)
- 教育(24772)
- 自然(23365)
- 自然科(22799)
- 自然科学(22790)
- 划(22545)
- 自然科学基金(22401)
- 编号(20657)
- 资助(20451)
- 制(19391)
- 成果(18716)
- 部(16272)
- 重点(15922)
- 创(14992)
- 课题(14790)
- 国家社会(14592)
- 教育部(14340)
- 性(14210)
- 创新(14140)
共检索到173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乃富 宋晓波 张俊佩 常英英 裴东
【目的】通过对核桃芽接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研究不同嫁接时期砧穗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输导组织连接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机制,旨在为核桃和其他木本植物嫁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2年生核桃品种‘香玲’半木质化新梢中部芽片为接穗,2年生本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方块芽接法分别于砧木萌芽后40~47天和100~107天2个时间进行芽接试验,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非均质化材料切片方法对芽接愈合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核桃萌芽后40~47天的砧穗愈合方式与前人报道一致,即形成层细胞在嫁接体愈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中主要组织学变化包括:隔离层的产生(3天)→砧穗形成层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愈伤组织连接(6天)→砧穗原有形成层的修复与连接(12天),完成愈合需要12~15天,成活率达95.6%。而在萌芽后100~107天的砧穗愈合过程中,发现了与上述常规愈合不同的嫁接愈合新方式。此过程中木射线细胞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依次历经隔离层的产生(3天)→木射线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砧穗愈伤组织连接(9天)→导管分化形成(15天)→新的形成层产生以及木射线的连接(25天),需要25~30天才能完成愈合,成活率为61.7%;在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一侧的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在砧穗愈伤组织完成连接时消失,而接穗表面隔离层在愈伤组织分化时依然存在,直至新的形成层产生后才完全溶解消失。【结论】核桃芽接过程中,除了常见的由形成层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方式外,还存在由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木质部的愈合新方式,木射线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出导管、形成层和木射线等组织完成最终的砧穗连接;在此过程中愈伤组织主要来自于砧木木射线细胞且砧木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
关键词:
核桃 芽接 木射线 愈合方式 组织学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坚钦 章滨森 陆建伟 付敢伟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 ,只有 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 9d ,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 ,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 ;1 4d后 ,愈伤组织对接 ,呈点状分布 ,隔离层也逐渐消失 ;接后 2 4d ,维管束桥形成 ,并进一步分裂分化产生输导组织 ,实现嫁接体的完全愈合。山核桃形成层薄 ,嫁接时很难与砧木准确对接 ,这是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化香为砧木嫁接山核桃则存在不亲合现象。图 1参 1 0
关键词:
山核桃 嫁接 愈伤组织 营养繁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俊琳 危起伟 冷小茜 向浩
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外科手术后不同时期的切口及周围组织进行观察,研究切口愈合过程,探讨施氏鲟组织修复能力,为术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采用150mg/L的MS-222对30尾2龄施氏鲟进行快速麻醉,于腹中线第3~5腹骨板处切开约5cm的切口。采用间断缝合法对切口进行缝合,于术后4d、7 d、14 d、28 d、42 d、56 d,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宏观和微观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4~7 d表皮沿切口边缘向腹腔内延伸,并与腹膜相连。切口边缘出现炎性渗出物,并有少量网状或束状的Ⅲ型胶原纤维生成。术后14~42 d切口显著愈合,红肿明显减少(P<0.05)。表皮逐渐覆盖切口,并在切口中部发生部分重叠。切口处表皮细胞层数显著增加(P
关键词:
施氏鲟 手术 切口愈合 组织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冉 杜长霞 樊怀福
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是指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互相影响与作用,结合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过程,受砧穗自身和外界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是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嫁接可使植物的产量及品质得到提升,并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了解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机制对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植物嫁接砧穗愈合的形态学进程、生理生化机制、分子调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参71
关键词:
植物学 嫁接 砧穗 愈合机制 综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凡 王军 林位夫
本文研究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接穗与砧木的产、排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株的砧木胶乳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镁/磷比值、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6.5~7.4)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普通芽接树;而超高产株接穗胶乳的硫醇含量、粗蛋白含量、蔗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pH值等与对照株接穗胶乳之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芽接树。说明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砧木具有高产特征,是超高产橡胶芽接树高产的成因之一。
关键词:
橡胶树 砧木 接穗 生理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子凡 王军 林位夫
用LI-6400测定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茎干(接穗)割面涂乙烯利刺激剂后的叶片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普通芽接树和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具有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胞间CO2浓度(C i)则随之下降的趋势;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叶片的Pn、Gs、Tr和C i均大于普通芽接树,且有随光照强度增强差异增大的趋势.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光饱和点(LSP)与普通芽接树有显著差异.以上表明,在乙烯利刺激下,超高产橡胶芽接树能充分利用有效辐射.
关键词:
橡胶树 高产 光合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万俊丽 黄坚钦 夏国华 张启香 黄丽春
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后60,75和100d的幼胚为外植体,金属硫蛋白(MT)复合维生素+20g·L-1葡萄糖+10mg·L-1腺嘌呤+500mg·L-1水解酪蛋白作为基本培养条件,研究山核桃幼胚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基本培养基对山核桃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花后60d的幼胚培养56d后未形成不定芽,花后100d的幼胚比花后75d的幼胚诱导产生的不定芽多而且长;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山核桃不定芽诱导以0.0100mg·L-14-氨基-3,5,6-三氯吡啶羧-酸(Picloram)+3.0mg·L-16-苄氨基腺嘌呤(6-BA)为启动培养基较佳;当6-...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幼胚 组织培养 不定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盈盈 王纪坤 杨川 谢贵水
采用人工气候箱对橡胶树袋装苗和籽苗芽接苗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在过低温胁迫下,对橡胶树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袋装苗与籽苗芽接苗抗寒生理特征变化趋势相同,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橡胶抗寒机制中不参与能量变化。但是,两种材料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籽苗芽接苗受伤害的程度要比袋装苗小,对低温的适应性要比袋装苗强。
关键词:
橡胶树 抗寒 生理指标 叶绿素a荧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为了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中嫁接口和接穗是否发生基因变化,利用AFLP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油茶芽苗砧愈伤口以及接穗母树、砧木和接穗萌发芽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发育过程中,条带数变化相对比较大,特别是在嫁接移栽后的第4、16、24、35天,愈伤口条带数的变化是在移栽后第0天至第18天间;接穗母树、接穗萌发芽和砧木存在13条特异带,10条在接穗萌发芽DNA中存在,其中5条为接穗萌发芽特有条带,5条在砧木茎中存在。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基因 AFL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敏 徐秋芳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干腐病是导致山核桃树发病甚至死亡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山核桃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平板对峙法成功筛选出1株对病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plantarum(菌种保藏号:CGMCC 11640)。试图通过扫描电镜探究该菌株对山核桃干腐病菌的抑制机制。对峙培养4,6和7 d后,比较菌丝和孢子形态,发现病原菌菌丝出现萎缩干瘪现象,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奚声珂 杨彬
核桃微枝嫁接是以组培繁殖的无根小苗(微枝)作接穗,嫁接在核桃幼苗(子苗)砧上,获得无性系良种苗。连续3a对组培快速繁殖微枝、子苗培育及嫁接等技术环节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微枝增殖率1a后为1:1 000以上;最适时期(3月初至4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可达80%;嫁接苗的田间移植保存率在90%以上。核桃微枝嫁接比常规嫁接方法成本低、成苗快,并能在短期内用离体快繁法获得大量新品种穗条。微体嫁接苗以实生砧为根系,比组培自根苗长势旺,易于移植。
关键词:
核桃 微枝嫁接 组培 子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宗庆 张桂龙 齐锋
高接换优是实生低产核桃园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项研究针对核桃高接技术难度大,传统的高接技术工艺系以个人为操作单元,嫁接成活率低而不稳,往往因嫁接者技术水平而异等问题,研制出核桃枝接削穗器并改进接穗保湿材料与接口保湿方法,从而形成了一套新的核桃高接工艺.其既可保证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又可大大提高嫁接工效和降低劳动强度,并且简单易行,易为群众掌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薛婷婷 刘嘉 沈永宝 刘广勤
将薄壳山核桃的完整种子与去壳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并测定了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菜豆素(淀粉酶抑制剂)对完整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初期中,淀粉、可溶性糖、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种子在30、35℃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4%、82%,显著高于15、25和40℃3个温度下的情况,且所需的萌发时间较15、25℃条件下更短;因此薄壳山核桃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35℃的高温条件,而超过该温度区间容易对种子造成伤害。同时,生理研究的结果显示,1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种子萌发 温度 淀粉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亚琴 宗世祥
【目的】通过比较核桃缘吉丁成虫对核桃、苹果和山楂这3种植物在取食选择和取食量上的差异,并分析植物挥发物的组成与含量,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核桃缘吉丁植物源引诱剂提供了依据。【方法】测定核桃缘吉丁成虫对核桃、苹果和山楂叶片的取食选择和取食量,采用动态顶空法收集这3种植物的枝叶挥发物组分及相对含量的测定,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比较核桃缘吉丁对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核桃缘吉丁成虫对不同植物的取食选择和取食量存在显著差异,成虫对核桃的取食选择性最高且取食核桃叶片,对苹果和山楂的选择性较低,且存在不取食现象。从核桃、苹果和山楂的枝叶挥发物中,共收集到45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烷烃类5种、酯类8种、芳香烃类3种、萜类18种、醛类2种、醇类4种和酮类5种。在行为反应测定中,莰烯对核桃缘吉丁雌雄成虫均具有明显的趋向反应,而乙酸冰片酯、癸醛和桉叶油醇这3种单体化合物仅对雄虫具有一定的引诱效果。【结论】核桃可作为核桃缘吉丁成虫补充营养的寄主植物,该成虫不取食苹果和山楂。莰烯、乙酸冰片酯、癸醛和桉叶油醇对核桃缘吉丁成虫具有一定的吸引效果,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枝叶挥发物成分在核桃缘吉丁成虫寄主植物识别与选择的阶段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晓波 陈凌娜 王红霞 裴东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发展山区经济、退耕还林和保障粮油安全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植物学和树木分类学中核桃属植物通常被定义为高达乔木,自然生长情况下,成年树树高可达25~30 m[1-2]。目前,核桃栽培较多采用大冠稀植或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