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4)
2023(6093)
2022(5639)
2021(5279)
2020(4837)
2019(11330)
2018(11375)
2017(22094)
2016(12734)
2015(14803)
2014(15204)
2013(15328)
2012(14733)
2011(13421)
2010(13707)
2009(13093)
2008(13447)
2007(12504)
2006(10690)
2005(9599)
作者
(41563)
(35239)
(34967)
(33318)
(22175)
(17185)
(16158)
(13913)
(13115)
(12700)
(11816)
(11778)
(11452)
(11246)
(11242)
(11163)
(10780)
(10423)
(10135)
(10132)
(9031)
(8850)
(8797)
(8127)
(8000)
(7844)
(7806)
(7800)
(7350)
(7251)
学科
(54622)
经济(54561)
管理(34747)
(33808)
方法(28894)
(27515)
企业(27515)
数学(25519)
数学方法(25226)
(14523)
(14475)
(13917)
中国(12818)
(10732)
贸易(10729)
(10376)
地方(10323)
(9934)
业经(9745)
农业(9338)
(8624)
财务(8602)
财务管理(8571)
(8526)
理论(8419)
企业财务(8069)
(7830)
银行(7788)
(7471)
金融(7467)
机构
大学(197016)
学院(194224)
(73935)
经济(72128)
管理(69192)
研究(67840)
理学(59662)
理学院(58858)
管理学(57460)
管理学院(57130)
中国(50151)
科学(46924)
(43929)
(42293)
(37786)
农业(35363)
业大(35083)
研究所(34611)
(34060)
中心(31084)
(30620)
财经(27203)
北京(26355)
(25786)
师范(25416)
(24479)
(24185)
(23317)
农业大学(23172)
(22695)
基金
项目(125955)
科学(95684)
基金(89411)
研究(84945)
(80042)
国家(79376)
科学基金(65379)
社会(50965)
(50374)
社会科(48035)
社会科学(48015)
基金项目(47627)
自然(44898)
自然科(43845)
自然科学(43818)
自然科学基金(43044)
(42764)
教育(40064)
资助(38205)
编号(34359)
成果(29003)
重点(28835)
(27597)
(26588)
计划(25782)
(25193)
科研(25063)
课题(24161)
创新(23644)
科技(23322)
期刊
(81585)
经济(81585)
研究(52124)
学报(41523)
(39992)
中国(37895)
科学(33916)
大学(29555)
学学(28100)
(27789)
农业(26773)
管理(23522)
教育(19412)
技术(16172)
(15417)
金融(15417)
(14368)
财经(13865)
业经(12904)
经济研究(12567)
(12240)
(11900)
业大(11329)
问题(11323)
技术经济(10117)
统计(9983)
农业大学(9808)
图书(9560)
(9538)
理论(9275)
共检索到285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凯强   韩长志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蛋白及其遗传关系,可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所获得的胶孢炭疽菌Cg1中20个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与其相似性较高的两个炭疽菌种——胶孢炭疽菌Cg-14和果生炭疽菌Nara gc5相关蛋白的互作关系;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这些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亚细胞定位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两个炭疽菌菌株GH蛋白的互作情况极为相似。其中:GH5的互作蛋白数量最多,且GH5、GH6、GH7、GH11之间均存在明显互作关系;GH28亚家族中两个蛋白之间互作但不与其他GH亚家族蛋白互作;与单独GH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其他类蛋白多参与多糖催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等过程。不同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仅GH72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定位于质膜,其余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外;胶孢炭疽菌Cg1、Cg-14以及果生炭疽菌Nara gc5中GH蛋白明显分为四大类。其中:GH43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分属于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GH5中的3个蛋白有两个属于同一分支,另一个单独在一个分支;而GH7、GH11、GH28亚家族内部的蛋白均属于同一分支。【结论】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关系主要有3种,即不同GH蛋白之间的互作、同一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互作以及单独的GH蛋白。其中,大部分GH蛋白定位于细胞外,且大多数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仅有小部分亲缘关系较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凯强  韩长志  
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前期所获得的胶孢炭疽菌Cg1中20个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与其相似性较高的两个炭疽菌种——胶孢炭疽菌Cg-14和果生炭疽菌Nara gc5相关蛋白的互作关系。结果发现,两个炭疽菌菌株GH蛋白的互作情况极为相似。其中:GH5的互作蛋白数量最多,且GH5、GH6、GH7、GH11之间均存在明显互作关系;GH28亚家族中两个蛋白之间互作但不与其他GH亚家族蛋白互作;与单独GH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其他类蛋白多参与多糖催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等过程。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上述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亚细胞定位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仅归属于GH72亚家族的3个蛋白定位于质膜,其余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外;胶孢炭疽菌Cg1、Cg-14以及果生炭疽菌Nara gc5中GH蛋白明显分为四大类。其中:GH43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分属于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GH5中的3个蛋白有两个属于同一分支,另一个单独在一个分支;而GH7、GH11、GH28亚家族内部的蛋白均属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核桃炭疽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薄淑文   韩长志  
糖苷水解酶(GH)作为植物病原菌侵染、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禾谷炭疽菌GH蛋白之间的互作机制,本研究基于前期所获的禾谷炭疽菌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不同GH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ProtComp v 9.0在线分析GH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ClustalX和MEGA 11软件对GH蛋白进行多重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选取互作关系多的蛋白通过GRAMM在线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禾谷炭疽菌中89个GH蛋白之间的互作表现为三大类的聚集关系,其中,I类聚集了34个GH蛋白,II类聚集了33个GH蛋白,III类聚集了22个GH蛋白。这些GH蛋白之间有3种互作情况,即不同亚类GH蛋白之间的互作、同一亚类中不同GH蛋白之间的互作以及不存在互作关系;85个GH蛋白定位于细胞外(分泌),仅4个GH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质网、细胞质膜。系统发育树分为四大类,有一些GH亚家族蛋白只存在于一类中,也有一些GH亚家族蛋白同时存在于两类及两类以上中;分子对接发现,互作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残基位点,蛋白之间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思蒙  王永林  黄冬辉  田呈明  
以杨树炭疽病菌菌株C1-5-2作为受体,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潮霉素B(hph)和GFP表达基因的质粒gGFP转入杨树炭疽病菌菌丝的原生质体中。幼嫩菌丝在0.7mol·L-1NaCl溶解的1% Lysing enzyme酶解液的作用下酶解210min可以得到108·mL-1的原生质体;在PEG介导下,通过含有潮霉素浓度为300μg·mL-1的PDA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子,每微克DNA获得41个转化子的平均转化效率。对转化子进行PCR鉴定表明:hph基因和GFP基因已经整合到杨树炭疽病菌转化子基因组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化子可以发出清晰的绿色荧光,且转化子的潮霉素抗性和GFP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艳  李保华  张清明  李桂舫  董向丽  王彩霞  
【目的】优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技术体系,并对转化子进行筛选鉴定,比较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差异。【方法】以苹果炭疽病菌LXS010101分生孢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携带重组双元载体的农杆菌进行转化;对获得的转化子进行遗传稳定性测定、PCR检测及Southern blot分析;选取一定数量的转化子,比较其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及分生孢子发育等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的差异。【结果】苹果炭疽病菌的最优转化体系为: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1×105个/mL,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2℃和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尧尧  周洁  张冬梅  张宏鑫  李光普  鲁国东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稻瘟病菌MoYpt7激活型为诱饵蛋白,从稻瘟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cDNA文库中筛选互作蛋白,经复筛得到10个候选互作蛋白基因,利用Bi FC或pull-down assay验证蛋白间的互作,为寻找MoYpt7下游调控侵染致病过程的效应因子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罡  侯思名  苏源  陶南  丁玉梅  姚春馨  孙茂林  张绍松  
以CH-63和TH-16 2个致病性差异显著的稻瘟病菌株为材料,在氮胁迫培养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经培养2 d后,采用铵盐沉淀及透析纯化提取稻瘟病菌培养滤液中的致病性分泌蛋白。以24个IRRI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的成熟种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构建水稻悬浮细胞系。以构建成功的感病品种LTH和抗病品种IRBL-9的水稻悬浮细胞系为材料,接种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泌蛋白并对活性氧浓度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感病与抗病品种在接种前12 h均出现活性氧迸发,且均出现2个峰值。比较稻瘟病菌株TH-16和CH-63分泌蛋白接种IRBL-9与LTH后H2O2浓度变化特征,发现分泌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薄淑文   喻红稠   韩长志  
[目的]根据核桃炭疽病的已知分布情况,对它在中国范围内和云南省范围内的适生区分别进行预测分析,明确核桃炭疽病在我国潜在的分布区范围,有助于生产上采取科学高效的监测和预防措施,降低潜在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方法]利用MaxEnt物种分布模型,通过筛选生物气候变量和优化模型参数构建表现最佳的模型,进而应用于核桃炭疽病在中国和云南省范围内的适生区的预测。利用ArcGIS软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和面积统计,并利用模型的结果对影响核桃炭疽病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MaxEnt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影响核桃炭疽病适生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主要有年降雨量、最干月份降雨量、温度季节性、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等温性、平均日较差和最暖季度平均降雨量等。核桃炭疽病在中国生态适宜区总面积约为317.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3.03%,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东、华南的全部地区以及西南大部分地区和“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少部分地区;核桃炭疽病在云南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地区,约为22.64万平方公里,占省总面积的57.44%。[结论]核桃炭疽病在中国有着较为广泛的适生区域,尤以云南省核桃炭疽病发生点数量最多和高度适生区分布区域最广泛,预测适生区与已经获取核桃炭疽病分布点结果相一致,未来应结合当地核桃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征和实地分布情况进一步加强核桃炭疽病的预测和防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娜  马庆国  张俊佩  周贝贝  裴东  
从NCBI数据库全部已知核桃Mbo I基因组BAC文库克隆中下载22 740条末端序列(BAC end sequences,BES)。应用MISA软件搜索获得SSR位点4 732个,平均每2.8 kb出现1个SSR。在含有单个SSR的BES中,1~3个核苷酸重复的类型占SSR总数的96.86%,A/T、AT/AT、ATT/AAT分别为最丰富的单核苷酸、2核苷酸和3核苷酸重复。选择不同类型和重复次数的SSR设计合成50对引物,从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33对,其中19对引物扩增出1或2个等位基因,无非特异扩增产物。应用这19对引物对20份核桃属不同种的基因型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检测到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凡婷婷   张佳琦   刘会君   王凤敏   马宇航   吴宇伟   胡恒康   黄有军   李岩   王克涛   黄坚钦   张启香  
【目的】研究高效利用氮素基因铵态氮转运蛋白基因JrAMT2,对核桃Juglans regia的品种改良、快速生长及产量形成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核桃JrAMT2过表达幼苗为实验材料,对JrAMT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表达量和表型测定对核桃JrAMT2过表达植株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叶绿素质量分数、叶绿素荧光进行理化分析。【结果】JrAMT2基因在核桃JrAMT2过表达植株中稳定表达。与野生型相比,核桃JrAMT2过表达株系的株高、节间长、生物量等生长参数显著提高(P<0.05),核桃幼苗的株高、节间长增加,最高可增加68.2%和50.3%,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分最高可增加56.26%(鲜质量)和56.26%(干质量),地下部分最高可增加344.38%(鲜质量)和354.33%(干质量);核桃JrAMT2过表达株系地下部分对铵态氮及硝态氮的吸收显著提高(P<0.05),最高可提高114.1%和70.3%,其中JrAMT2基因介导了铵态氮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运输,地上部分铵态氮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最高可增加59.1%;核桃JrAMT2过表达植株叶绿体表面积与单层细胞表面积比率、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最高可增加22.94%和74.3%;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核桃JrAMT2过表达植株叶片放氧复活体活性、量子产额、电子传递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核桃JrAMT2基因在核桃幼苗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和光合作用中均有积极显著调控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核桃快速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且为筛选优良品种奠定一定基础。图9表2参4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长志  许僖  
利用CAT(CAZymes analysis toolkit)在线分析程序对Trichoderma virens Gv29-8中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蛋白(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不同亚家族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粘绿木霉Gv29-8中含有185个CAZymes蛋白,分为主要类别和复合类别两种类型;其中,主要类别含有71个GH蛋白、54个CBM蛋白及12个AA蛋白、25个CE蛋白、3个PL蛋白、3个GT蛋白;复合类型含有17个蛋白。遗传关系分析表明,CAZ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爱农  章琦  王春莲  白建法  杨文才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3个菌系的抗性反应和分离世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籼稻抗病品种对菌系HB84-17和PXO61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均由二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能控制对这3个菌系的抗性,另一对只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而对菌系HB84-17和PXO61表现为感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宇飞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王辉  刘丽  王雪洁  
为了明确辽宁省不同地区葡萄白腐病菌遗传分化情况,对采自辽宁省沈阳、朝阳、锦州、营口、大连、辽阳等主要葡萄产区的病样进行分离鉴定,对病原菌形态学进行观察及r DNA-ITS序列分析,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并利用MEGA5.05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42株白腐病菌菌落形态基本一致,菌丝平伏,有隔膜,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球内含有大量分生孢子,有孔口;分生孢子单孢,卵圆形,最初无色,后变为暗褐色。病菌rDNA-ITS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达99%以上,42个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极高,不同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区域性特征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健  马庆国  雪来提·牙生  孙东  孙世国  裴东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coRⅠ+3和MseⅠ+3引物组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24个核桃品种(无性系)、2株实生古树及4个农家类型在DNA水平上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 011条谱带中,981条呈多态性,多态性百分率达97.5%;不同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88 71.234 7,平均为1.208 5;基因多样度为0.118 3 0.141 2,平均为0.129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4 6 0.225 8,平均为0.206 6。总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经8对引物检测的30个品种及类型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罗淑萍  曾斌  李疆  李刚  
【目的】通过ISSR标记技术,对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该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ISSR标记对5个居群和1个栽培类型共163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对163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扩增位点11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98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3.7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01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82;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为68.36%,Nei’s基因多样性(H)平均为0.1265,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0.1651。基于Nei’s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