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4)
- 2023(8818)
- 2022(8024)
- 2021(7684)
- 2020(6448)
- 2019(15100)
- 2018(15149)
- 2017(29185)
- 2016(16166)
- 2015(18227)
- 2014(18260)
- 2013(18144)
- 2012(16481)
- 2011(14717)
- 2010(14379)
- 2009(13007)
- 2008(12472)
- 2007(10609)
- 2006(9061)
- 2005(7628)
- 学科
- 济(60944)
- 经济(60873)
- 管理(45427)
- 业(42789)
- 企(36496)
- 企业(36496)
- 方法(30808)
- 数学(26570)
- 数学方法(26268)
- 农(15336)
- 学(14872)
- 财(14748)
- 中国(14494)
- 业经(13431)
- 地方(12504)
- 理论(10962)
- 和(10730)
- 农业(10331)
- 贸(10221)
- 贸易(10217)
- 务(10005)
- 财务(9947)
- 财务管理(9932)
- 技术(9928)
- 易(9900)
- 环境(9887)
- 企业财务(9414)
- 制(9326)
- 教育(8875)
- 划(8832)
- 机构
- 大学(225278)
- 学院(223375)
- 管理(92186)
- 济(81759)
- 理学(80937)
- 理学院(80052)
- 经济(79820)
- 管理学(78635)
- 管理学院(78259)
- 研究(72789)
- 中国(51116)
- 科学(48917)
- 京(48155)
- 农(38057)
- 业大(37066)
- 所(36877)
- 财(35894)
- 研究所(34182)
- 中心(32397)
- 江(30944)
- 北京(30200)
- 农业(30054)
- 财经(29695)
- 范(29439)
- 师范(29131)
- 经(26983)
- 院(26772)
- 州(25652)
- 技术(24730)
- 师范大学(23597)
- 基金
- 项目(162216)
- 科学(125727)
- 研究(116439)
- 基金(116191)
- 家(101868)
- 国家(101025)
- 科学基金(86240)
- 社会(70221)
- 社会科(66424)
- 社会科学(66405)
- 省(64591)
- 基金项目(62993)
- 自然(58364)
- 自然科(56938)
- 自然科学(56924)
- 自然科学基金(55872)
- 划(54256)
- 教育(52999)
- 资助(48089)
- 编号(47858)
- 成果(38409)
- 重点(35912)
- 部(34809)
- 发(33844)
- 创(33751)
- 课题(32737)
- 科研(31406)
- 创新(31392)
- 计划(30437)
- 大学(29862)
共检索到307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华 董凤祥 曹炎生 徐迎春
2004年在北京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研究了核桃子苗嫁接技术和核桃子苗砧嫁接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 000 mg.L-1GA3浸泡种子、摘心处理能显著提高砧木茎粗度;愈合环境温度控制在26℃,锯末含水量控制在410 g.kg-1,箱上打孔,嫁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子苗展真叶1-10片时,IAA、GA3、ZR含量与IAA/ABA值相对较高;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与IAA/ABA值先降后升再降,PPO活性呈相反趋势,IAA、GA3、ZR含量先降后升,ABA含量一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核桃 子苗砧嫁接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接口愈合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裴东 奚声珂 董凤祥
核桃微枝嫁接是以子苗为砧木,以无根试管苗为接穗进行无性繁殖的一项新技术。子苗及试管苗生理状态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真叶展开之前子苗内源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含水量、葡萄糖、果糖均处于较高水平,嫁接易于成活(成活率为90%);真叶展开后,上述生理指标急剧下降,随之嫁接成活率也降低(成活率由82.5%降至25%)。上述生理指标较高、生理活性较强的试管苗有较高成活率(91.4%),而干瘦细长、老态、叶卷曲的试管苗上述生理指标低,嫁接难以成活(成活率37.1%)。
关键词:
核桃,微枝嫁接,营养物质,内源激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菊 夏启中 吴冰
以海岛棉海7124(R1)和Pima 90(R2)为砧木,以冀棉11(S1)和鄂棉22(S2)为接穗,利用贴接法得到嫁接苗(S1/R1,S2/R1,S1/R2和S2/R2),成活率均在60%以上,S2/R2的则达85%,表明选用的海岛棉品种与陆地棉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1/R1、S2/R1对黄萎病表现为抗病;S1/R2、S2/R2表现为高抗,说明利用合适的抗病砧木与感病的陆地棉嫁接,能有效地防治黄萎病。接种黄萎病菌3d后,叶片中SOD、POD活性均有加强,MDA含量均有提高。且砧木叶片中SOD、POD活性最高,接穗叶片中SOD、POD活性最低;4种组合的嫁接苗介于二者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奚声珂 杨彬
核桃微枝嫁接是以组培繁殖的无根小苗(微枝)作接穗,嫁接在核桃幼苗(子苗)砧上,获得无性系良种苗。连续3a对组培快速繁殖微枝、子苗培育及嫁接等技术环节的探索,已初见成效。微枝增殖率1a后为1:1 000以上;最适时期(3月初至4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可达80%;嫁接苗的田间移植保存率在90%以上。核桃微枝嫁接比常规嫁接方法成本低、成苗快,并能在短期内用离体快繁法获得大量新品种穗条。微体嫁接苗以实生砧为根系,比组培自根苗长势旺,易于移植。
关键词:
核桃 微枝嫁接 组培 子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常君 姚小华 邵慰忠 陈红武 王开良 陈芬
为选育适宜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无性系嫁接育苗的砧木(品种)无性系,我们进行了不同砧木嫁接试验,结果表明:13号、11号、21号、35号、28号、1号、25号和5号等8个无性系使用本砧育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94.95%,较商品种子作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提高了12.02%。13号无性系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分别是商品种子作砧木的2.16倍和1.39倍,28号无性系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为商品种子作砧木的2.11倍和1.31倍,11号无性系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为商品种子作砧木的1.64倍和1.20倍,21号和35号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略高于商品种子。1号、25号和5号3个无性系使用本砧嫁接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均小于...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砧木 嫁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陈世品 刘玉宝
通过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很大.嫁接体的死亡率在嫁接后16 d达到最高;CAT活性峰值出现在嫁接后20 d,是对照的339%;POD活性在嫁接后18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87%;SOD活性在嫁接后26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36%;可溶性糖含量在嫁接后24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18%;相对电导率在嫁接后6和24 d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对照的107%和121%.可见,嫁接后的前26 d是嫁接体发育的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荷 贾瑞瑞 付钰 祝艳艳 王良桂 杨秀莲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砧穗组合间生理指标的差异,为楸树嫁接砧穗组合的选择及亲和性、生长状况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林1号’、‘洛楸’、‘苏楸1号’为接穗,梓树、滇楸为砧木进行嫁接,测定各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对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嫁接组合。【结果】1)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的成活率最高,为76.91%,滇楸/‘苏楸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32.05%。2)各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嫁接5个月后达到最大值,而内源激素含量总体在嫁接4个月后达到最大值。3)在整个测量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穗的嫁接组合外,滇砧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脱落酸(ABA)含量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大于梓砧嫁接组合。4) 6个砧穗组合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滇楸/‘南林1号’>梓树/‘南林1号’>梓树/‘苏楸1号’>滇楸/‘洛楸’>梓树/‘洛楸’>滇楸/‘苏楸1号’。【结论】滇楸适合作为‘南林1号’和‘洛楸’的砧木,梓树适合作为‘苏楸1号’的砧木。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综合表现最佳,滇楸/‘苏楸1号‘综合表现最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生长素(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楸树嫁接植株亲和性和生长状况的主要生理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新武 李俊南 刘恒鹏 张群 陈伟 孟梦 冯弦 李江
以1年生铁核桃Juglans siggillata苗和1年生新疆核桃Juglans regia实生苗作砧木,试验研究10个国外引种核桃品种和2个本地核桃(对照)品种嫁接成活率的差异性和对1年生嫁接苗苗高和地径的定株、定期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和样本聚类,分析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采用1年年生铁核桃苗和1年生新疆核桃实生苗作砧木10个引种品种和对照品种间的嫁接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1年年生铁核桃苗的嫁接成活率高于1年生新疆核桃实生苗作砧木的嫁接成活率;(2)10个引种品种中,Hansen和Axel2个品种适合于采用1年生新疆核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程晓建 喻卫武
山核桃成年树接穗 ,本砧嫁接 ,成活率在 41 %以下 ,而苗木枝条为接穗则可达 90 %~ 93% ,但缺少实用价值 ;化香砧和山核桃成年树接穗成活率为 84%~ 88% ,但保存率低 ,存在不亲和现象。分析认为 :山核桃形成层薄、髓心大和单宁含量高对嫁接成活有一定影响 ,但并非主导因素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随母株年龄增长和穗条在枝干上分枝级数增加 ,穗条生活力衰退 ,愈伤组织形成所必需的内源激素含量减少 ,影响到愈伤组织产生的速度和数量 ,致使成活率下降。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采穗母树强度更新修剪 ,施行螺旋状环切一圈手术 ,嫁接时大棚设施育苗和穗条激素处理等思路 ,旨在增强接穗活力和改善愈合...
关键词:
山核桃 嫁接苗 成活率 技术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关键词:
板栗 芽苗砧嫁接 育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世品 刘玉宝 陈辉
为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和对照实生苗愈伤口的发育差异,在处理后的2-55 d对嫁接口和愈伤口间隔取样,检测苯丙烷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嫁接口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极显著低于愈伤口;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嫁接后的第14-35天极显著高于愈伤口;苗木重量、纤维素含量、绿原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愈伤口无显著差异;各生理指标变化的拐点数量和所处时间与愈伤口不同.相关分析表明:嫁接口的PPO活性与苗木重量,绿原酸含量与纤维素含量,绿原酸含量与苗木重量之间的相关性与愈伤口相当;绿原酸含量与PPO活性,绿原酸含量与POD活性,纤维素含量与苗木重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愈伤口;而P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王湘南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为继续优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以‘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的基质类型、2种不同规格的容器杯、2种嫁接部位、2种接穗类型、砧木所保留根系的长度以及接穗叶片的保留程度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与苗木长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河沙=2∶1∶1最适宜;容器杯规格以10 cm×12 cm最适宜;嫁接位置以胚芽最适宜;接穗类型以腋芽最适宜;叶片保留程度以留叶1/2最适宜。初步建立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为提高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芽苗砧嫁接 技术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泽 马芳芳 张慧 骆承睿 刘烨瑶 米小琴 李乐生 舒含玉 谭晓风
【目的】研究油桐芽苗砧嫁接繁育新技术,建立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为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新途径。【方法】以千年桐和三年桐种子培育的芽苗为砧木,以‘华桐1号’家系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接穗,连续2年研究不同砧木物种、嫁接方法、嫁接膜类型、嫁接时期、苗床及移栽高度等因素对油桐芽苗砧嫁接成活的影响,并观察嫁接后伤口愈合的显微解剖结构。【结果】1)在其他外界因素较优的条件下,以三年桐和千年桐为砧木,油桐嫁接成活率均可达89.0%以上,前期生长无显著差异。以千年桐为砧木,采用劈接法用塑料膜绑扎的成活率比铝箔片高184.0%,差异显著(P <0.05);用塑料膜绑扎劈接的成活率比合接高58.7%,差异显著(P <0.05)。2)适宜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接穗腋芽上、下部和叶柄长度分别为1.0、3.0和0.5 cm,适宜的砧木劈接切口长1.5 cm、移栽苗床高度15 cm、遮荫网透光率为25%、移栽时嫁接口高于地面。3)不同嫁接时期对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影响显著,6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比5月中旬高51.5%,差异显著(P <0.05),且6月上旬嫁接的油桐苗后期长势较好。4)观察腋芽的生长过程及嫁接口的愈伤组织解剖结构发现,嫁接10天后伤口部分愈合,腋芽开始膨大,20天后腋芽萌发长出新叶,70天后接穗和砧木的伤口愈合度高,解开嫁接膜有利于后期嫁接苗生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6月大田大量育苗的嫁接成活率整体达70.0%以上,可为今后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油桐 嫁接 砧木 下胚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