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
2023(1878)
2022(1731)
2021(1659)
2020(1456)
2019(3572)
2018(3494)
2017(7250)
2016(3912)
2015(4081)
2014(4164)
2013(4207)
2012(3973)
2011(3573)
2010(3593)
2009(3394)
2008(3322)
2007(2940)
2006(2553)
2005(2304)
作者
(11665)
(9899)
(9888)
(9348)
(6168)
(4803)
(4490)
(3989)
(3723)
(3537)
(3348)
(3279)
(3228)
(3220)
(3163)
(2971)
(2919)
(2891)
(2829)
(2761)
(2590)
(2540)
(2500)
(2333)
(2236)
(2219)
(2139)
(2083)
(2041)
(1991)
学科
(19604)
经济(19594)
(11809)
管理(11772)
(10161)
企业(10161)
方法(9940)
数学(8927)
数学方法(8881)
(5310)
结构(5027)
中国(4559)
(4432)
贸易(4429)
(4257)
(4103)
(4096)
(4029)
地方(3948)
产业(3850)
(3440)
业经(3391)
(3361)
财务(3361)
财务管理(3355)
企业财务(3266)
体制(3065)
产业结构(2944)
农业(2722)
(2667)
机构
大学(57361)
学院(56655)
(24633)
经济(24225)
管理(21044)
研究(20075)
理学(18792)
理学院(18540)
管理学(18128)
管理学院(18044)
中国(14648)
科学(13166)
(11651)
(11301)
(11131)
(10792)
研究所(9934)
业大(9377)
财经(9084)
农业(8904)
(8308)
中心(8278)
(8260)
经济学(8032)
北京(7276)
经济学院(7235)
(7200)
(7033)
师范(6902)
财经大学(6854)
基金
项目(38833)
科学(30608)
基金(28998)
(26149)
国家(25943)
研究(25305)
科学基金(21932)
社会(17069)
社会科(16266)
社会科学(16261)
基金项目(15415)
(15108)
自然(14958)
自然科(14656)
自然科学(14651)
自然科学基金(14442)
(12806)
资助(12426)
教育(11908)
重点(9113)
(8904)
编号(8839)
(8304)
(8001)
计划(7714)
科研(7572)
创新(7540)
教育部(7508)
国家社会(7086)
人文(7071)
期刊
(25961)
经济(25961)
研究(16087)
学报(11577)
科学(10322)
中国(9944)
(9656)
(8542)
大学(8410)
学学(8185)
管理(8166)
农业(6344)
财经(4904)
经济研究(4805)
(4392)
金融(4392)
(4272)
业经(4225)
技术(3972)
教育(3739)
问题(3658)
(3584)
商业(3483)
(3448)
统计(3044)
业大(3025)
(2981)
技术经济(2957)
国际(2940)
(2859)
共检索到81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悦平  赵书岗  王红霞  张志华  高仪  
对不同品种核桃坚果壳结构(缝合线紧密度、密度、厚度、机械强度、细胞直径)与坚果种仁商品品质(漂洗污染率、虫果率、裂果率、出仁率、种仁颜色、油脂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壳结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它们与种仁商品品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缝合线越紧密、壳越厚,漂洗污染率、贮藏虫果率、裂果率越低,种仁颜色越浅,核桃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越强。建议将壳结构作为坚果品质的评价因素,并对缝合线紧密度和壳厚度予以充分的重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书岗  赵悦平  王红霞  高仪  张志华  冯大领  
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以及树体不同部位核桃坚果硬壳结构指标(缝合线紧密度、机械强度、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间坚果硬壳结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泡核桃与普通核桃差异尤为显著;除个别品种外,不同产地核桃坚果硬壳密度及硬壳厚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采收期延后,坚果硬壳缝合线紧密度逐渐下降,密度先上升后下降,机械强度呈上升趋势;树体阳面坚果硬壳密度显著小于阴面,机械强度显著大于阴面及内膛。品种、光照等是影响坚果硬壳结构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静  
对山西省4个主栽的早实核桃品种进行叶内营养测定及坚果品质分析,并对其做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4个品种间核桃叶内营养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性,但变化规律是一致的;(2)辽宁1号果实的出仁率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中林1号果实中的脂肪含量最高,薄壳香果实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各品种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依次为N>P>K>Ca>Mg>Zn;(3)同一品种的果实营养元素与叶片营养元素之间具显著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翟大才  吴锦菲  柏晓辉  叶双峰  姜育龙  姚琦  杨立春  毕淑峰  
[目的]探究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核仁成分及其相关性,为其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皖南华东野核桃资源为对象,测定其鲜果单果质量、果皮厚度与坚果单果质量、壳厚度、出仁率等果实性状及坚果核仁成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变异系数大于10%,其中,坚果壳厚度变异系数最大为43.92%。对坚果核仁成分的测定表明:核仁中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次之,总糖含量较低;对脂肪组分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92.68%。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坚果单果质量与核仁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及核仁成分的综合分析及评价发现,单株编号10和8的鲜果大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所受试单株中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进一步育种的遗传资源。[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华东野核桃果实核仁成分,发现其核仁脂肪酸含量高于薄壳山核桃、山核桃,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表明其核仁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食品资源。该研究结果为华东野核桃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新桥  王伟  褚建民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坚果核仁的营养品质特点,尤其是脂肪酸的组成变异规律,为长柄扁桃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坚果表型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代表坚果质量和核壳厚度以及出仁率多样性的31个长柄扁桃优良单株坚果核仁为样本,利用索氏提取法和AOAC996.06脂肪酸分析方法提取分析样品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采用SPSS13.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粗脂肪和脂肪酸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个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坚果核仁中粗脂肪含量在46.08%~61.61%之间,平均为54.58%。坚果核仁油中脂肪酸鉴定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光兰  肖千文  蔡利娟  罗永飞  邹雪梅  
以四川金堂、汉源和石棉3个县的核桃种质资源圃的97份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考察腹径、横径、果高、三径平均值、果形指数、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壳厚、粗脂肪和粗蛋白等11个主要数量性状。结果表明:四川核桃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坚果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9.92%~32.94%;仁重、单果重、粗蛋白和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可作为核桃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K–S检验结果表明,11个数量性状的Sig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用(X-1.281 8S)、(X-0.524 6S)、(X-0.524 6S)、(X-1.281 8 S)4个点分级,1~5级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金星  潘刚  王滑  马和平  赖家业  裴东  
我国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区内山系纵横交错,海拔落差大,形成许多独特的区域小气候特征[1],为中国核桃(Juglans regia L.)的主产区之一。这里核桃遗传资源丰富,包含了实生农家类型以及天然居群等不同类型的群体,另外,西藏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兰  潘存德  范江涛  陈虹  王世伟  阿卜杜如苏力·库尔班江  张田友  
[目的]揭示新疆核桃坚果表型性状所表征的种质遗传多样性水平,以期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对新疆人工栽培的乡土核桃种质资源的全面综合考察,对165份核桃种质其坚果表型数量性状指标和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采用Simpson指数(D)、Shannon-Weaver指数(H′)对13个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基于18个坚果表型性状指标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供试核桃种质进行分类。[结果]坚果5个表型数量性状指标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变异范围为19.14-46.59 mm;坚果表型质量性状多态性指标中沿缝合线纵切面形状、垂直于缝合线纵切面形状、果基形状和果肩形状等的D、H′较高;供试核桃种质可分为9类,分类结果与坚果大小、形状、核壳特征等表型性状相关,不完全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可为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提供基础,并显示出新疆乡土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水平高,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利用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昊  马庆国  张继勇  文明  宋晓波  张俊佩  裴东  
[目的]以四川省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农家类型的坚果为样本,研究其表型丰富度和变异特点,为其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核桃和泡核桃居群的330棵实生单株为研究材料,利用18个坚果表型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凉山州核桃和泡核桃实生居群坚果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46%59.47%,平均为35.26%,单果质量极大(>20.0 g)和极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良俊  吴涛  陈少瑜  贺那  宁德鲁  
【目的】揭示昭通市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特征及多样性状况,为该区域核桃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昭通市8个群体157份核桃种质资源的坚果为材料,对其表型12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运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22个坚果表型性状在8个群体间的变异系数为0~66. 09%,差异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永杰  韩华柏  王滑  陈凌娜  马庆国  裴东  
【目的】大巴山区因其地理和气候原因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也是核桃资源分布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使,种质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本研究针对该区域核桃实生居群现状开展研究,以期探明其种质多样性特点及居群遗传结构,为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区域12个实生居群386个实生单株为试材,单株为1个样本,分别对每个样本坚果(每样本选30个均匀坚果)12个表型性状变异和坚果播种苗(每个样本选1株播种苗)16个等位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1)大巴山区核桃实生居群坚果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6.75%~34.36%之间,平均为30.60%,小果型(单果质量小于6 g)资源占有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志华  刘新彩  刘彦红  王红霞  褚发朝  宫墨林  申新英  
【目的】为核桃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核桃嫁接树和实生树的生长特性及枝条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核桃品种嫁接树枝条结构与树体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核桃实生树枝条结构与生长势有一定的相关性,木质部面积所占比例与株高增长量、株高及干周均显著正相关;材皮比与株高增长量及株高显著正相关;髓部面积与株高和干周显著负相关;韧皮部面积与株高增长量显著负相关;导管密度与生长势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枝部材皮比及木质部面积所占比例可作为核桃实生树预测生长势强弱的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旭东  郑纪伟  田雪瑶  教忠意  窦全琴  
[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 0~0.843 5(平均为0.588 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江照  刘子煜  梁丽松  佟世生  
【目的】研究平欧杂种榛坚果种仁生长发育时期品质形成规律,探讨榛坚果种仁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营养品质特点,为榛坚果的生产栽培管理、适时采收与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平欧杂种榛不同发育期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果苞含水量、果壳含水量和种仁含水量,测定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包括脂肪、蛋白质、糖、脂肪酸、Vc、VE、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榛坚果发育期种仁品质形成规律。【结果】在发育前期,种仁含水量从88.6%迅速降至38.2%,脂肪、总蛋白质和VE含量分别从29.9 g·kg~(-1) FW、37.3 g·kg~(-1) FW和0.038 g·kg~(-1) oil迅速增加至362.4 g·kg~(-1) FW、96.7 g·kg~(-1) FW和0.35 g·kg~(-1)oil,发育后期则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种仁中的VE以α构型为主,另含有少量的β、γ和σ构型;糖含量在整个发育期间逐渐增加,蔗糖是种仁中糖的主要组分,其含量在整个发育期间逐渐增加; VC在种仁充实期达到最大累积量0.13 g·kg~(-1) FW,随后则迅速降低直至坚果完全发育成熟时的0.062 g·kg~(-1) FW;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发育前期逐渐增加,并在种仁充实期达到峰值,分别为1.49 g GAE·kg~(-1) FW和2.44 g RE·kg~(-1) FW,此后二者含量均迅速降低,坚果脱落期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是峰值含量的34.0%和23.7%。【结论】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榛坚果种仁的含水量逐渐减少,营养物质逐渐累积;作为种仁脂肪的主要脂肪酸组分,油酸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逐渐减少的趋势一致;以α构型为主的VE逐渐累积; VC、多酚和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累积在种仁充实期达到峰值,在之后的成熟过程中迅速减少。种仁发育前期是各种营养物质形成的重要时期,种仁充实期是榛坚果种仁生长发育进程中的转折时期,榛坚果在此时期基本完成了主要营养物质的积累,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储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伟  褚建民  唐晓倩  李毅夫  许新桥  
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属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有柄组落叶灌木,又名野樱桃、毛樱桃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部和陕西北部的山坡或沙地[1-2],具有抗寒[3]、抗旱[4]、耐盐和耐贫瘠[5]等特性。长柄扁桃种仁富含油脂和蛋白,种仁含油率达55%[6]以上,蛋白质达15%30%[7]。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脂溶性维生素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