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0)
2023(9570)
2022(7757)
2021(7012)
2020(6082)
2019(13455)
2018(13279)
2017(25918)
2016(14064)
2015(15390)
2014(15306)
2013(15287)
2012(13914)
2011(12216)
2010(12571)
2009(12319)
2008(12560)
2007(11485)
2006(10368)
2005(9885)
作者
(39514)
(33125)
(33120)
(31368)
(21278)
(15682)
(14900)
(12713)
(12526)
(11997)
(11413)
(11056)
(10963)
(10664)
(10437)
(9886)
(9823)
(9649)
(9512)
(9408)
(8389)
(8137)
(7935)
(7608)
(7527)
(7432)
(7387)
(7268)
(6512)
(6475)
学科
(77633)
(72424)
企业(72424)
管理(63928)
(63367)
经济(63255)
(27212)
业经(26108)
方法(25372)
(22956)
(20513)
财务(20497)
财务管理(20475)
(19485)
企业财务(19453)
数学(17595)
数学方法(17471)
农业(16801)
技术(15745)
(15183)
中国(14458)
体制(13609)
(13468)
(13225)
(12415)
理论(12058)
企业经济(11311)
经营(11078)
技术管理(10662)
(10038)
机构
学院(208951)
大学(203578)
(91920)
经济(90318)
管理(85819)
理学(73414)
理学院(72711)
管理学(71927)
管理学院(71518)
研究(64180)
中国(52761)
(47663)
(41638)
财经(36707)
科学(35512)
(33912)
(33370)
(33183)
(31662)
中心(29068)
业大(27890)
研究所(27796)
经济学(27796)
财经大学(26879)
农业(26346)
北京(25952)
(25662)
商学(25392)
商学院(25177)
经济学院(25053)
基金
项目(130532)
科学(105587)
研究(98689)
基金(96975)
(82191)
国家(81422)
科学基金(72615)
社会(65792)
社会科(62432)
社会科学(62418)
(52057)
基金项目(51461)
自然(45634)
自然科(44597)
自然科学(44583)
教育(44181)
自然科学基金(43885)
(41412)
编号(38718)
资助(38581)
(32591)
(31224)
成果(31118)
(30797)
(29584)
重点(29046)
(27983)
创新(27819)
国家社会(27289)
课题(26611)
期刊
(111302)
经济(111302)
研究(63572)
(42399)
中国(41369)
管理(38557)
(33611)
科学(27521)
学报(25906)
农业(22545)
(21621)
金融(21621)
大学(21150)
学学(20338)
业经(20231)
财经(19451)
技术(19335)
(16809)
经济研究(16685)
教育(16111)
问题(14278)
(14077)
技术经济(12723)
财会(12670)
现代(11502)
世界(10771)
会计(10737)
商业(10615)
(10447)
经济管理(9924)
共检索到322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灿飞  肖晓俊  
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两位数和三位数制造业数据分析四川省制造业地理格局。总体上,四川省制造业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最为分散的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而最为集中的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设备、文教体育用品等。统计分析表明,在核心—边缘框架下,资源投入、历史基础、产业政策与产业特性对四川省制造业地理集中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表明,核心-边缘结构、路径依赖对于解释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内陆地区的产业地理格局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贤贵  吴桂修  王绍洪  
基于Bain Joe S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运用对比分析、主成分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四川省和广东省的制造产业进行区域优势比较。结果显示:两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51.1%,存在较大差异,四川省的传统产业结构偏重、资源依赖性强、新兴产业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偏低;而广东省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技术型、信息性产业以及利用外资能力方面较强,四川和广东两省存在区域合作互补的潜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敖荣军  
我国制造业的省际差异与中部地区劳动力跨省迁出的省际分布差异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劳动力向制造业的集中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和集聚,这又增强了该地区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的拉力,在这种动态的累积循环中,中部地区边缘化的地位日益明显。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部地区的边缘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结果;其政策含义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志红  张镨心  
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动态关联关系。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法,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完全消耗系数对四川省物流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处于非均衡的互动发展状态,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反向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志红  张镨心  
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动态关联关系。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法,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完全消耗系数对四川省物流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不足,物流业与制造业处于非均衡的互动发展状态,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反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维  
四川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起步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但是,四川省在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方面还存在思想上、认识上、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须在体制改革、技术创新、环境创造等方面做更大的努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进兵  邓金堂  
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已成为四川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四川装备制造业创新系统的整体协调度较差,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投入子系统有序度较低且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幅度。提高创新投入和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以改善四川装备制造业创新系统协调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帅雄  张文彬  
本文根据Dumais et al.(2002)建立的一个有关集中度的动态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制造业两位数行业分省数据,分析了1988-2003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动态过程,发现制造业行业绝对份额的变动方向与行业的历史布局呈反方向变动,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中心让位于沿海省份。大致在1990年代中后期,我国彻底完成了产业中心的轮替,且新的中心开始处于不断聚集的阶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景新  王云峰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选取制造业19个行业,以省份作为区域单元,采用绝对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两个指标,构建了1980-2011年25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和三种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集中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变化趋势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三个阶段;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分散-集中-分散走势,中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势出现分化,典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除化纤制造呈现出分散-集中走势外,其他产业分散和集中趋势不明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鸿  陈丽娴  
本文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与地理分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LP法计算企业生产率,构造市场集中度指标和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两个集聚指标,进行了多方位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市场集中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代表专业化水平的地方化经济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度量行业间多样化集聚的城市化经济对企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市场集中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不明显,控制市场集中和地理集聚后,出口企业生产率高于非出口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并不存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倩岭  王小月  
通过构建专业化集聚指数、多样化集聚指数和集聚竞争效应指数,将产业集聚对四川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在整体上,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行业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不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则正好相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集聚竞争效应均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君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四川省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因此,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形势,透过大量数据剖析了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四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红军  
<正>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四川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四川正大力推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开启了制造业发展新征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四川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路径。《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出版)一书,是由蓝定香研究员主持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集体攻关项目“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基于全球价值链重塑视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四川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进而明确了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动力机制、基本路径和保障机制。总体上看,该书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特色突出,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樊士德  沈坤荣  朱克朋  
在中国,现阶段大规模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外流,而产业则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二者形成鲜明的"逆流"态势。大规模产业区际转移为何没有发生?劳动力外流刚性给产业转移带来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将劳动力流动内生化,拓展与修正了核心一边缘模型,将要素区分为可转移要素和不可转移要素,考察各自对产业转移的差异化影响,并重点测算劳动力转移刚性,探讨其对产业转移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通过劳动力流动短期均衡和长期空间均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对1993—2013年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刚性阻碍了产业区际转移,不仅降低了产业转移规模,而且使得产业转移增量形成了低劳动密集度的生产安排,在其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蕴  
经过十多年来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上海市的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以制造业的布局变化最为突出。采用基尼系数和区位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上海市按行业、地区划分的制造业从业人数数据,计算出制造业各行业的基尼系数和各行业在各区(县)的区位商,揭示出制造业各行业的地理集聚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