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5)
2023(9940)
2022(8046)
2021(7384)
2020(5943)
2019(13546)
2018(12497)
2017(22931)
2016(12401)
2015(13776)
2014(12983)
2013(12975)
2012(11952)
2011(10855)
2010(10420)
2009(9611)
2008(9281)
2007(7767)
2006(6690)
2005(6026)
作者
(36515)
(30476)
(30427)
(28804)
(19261)
(14725)
(13499)
(12078)
(11625)
(10655)
(10420)
(9973)
(9675)
(9582)
(9484)
(9407)
(9118)
(8985)
(8811)
(8696)
(7617)
(7322)
(7219)
(6955)
(6876)
(6737)
(6546)
(6324)
(6051)
(5983)
学科
(54380)
经济(54328)
管理(34094)
(32450)
方法(25677)
(24519)
企业(24519)
数学(23608)
数学方法(23492)
中国(18576)
(17630)
贸易(17619)
(17366)
(14461)
(14248)
(12544)
业经(10630)
农业(9654)
(9646)
(9390)
(8979)
出口(8971)
出口贸易(8971)
环境(8631)
(8403)
银行(8372)
(8083)
技术(7918)
(7905)
金融(7905)
机构
大学(181727)
学院(177463)
(85815)
经济(84767)
管理(67592)
研究(67284)
理学(59548)
理学院(58887)
管理学(58147)
管理学院(57839)
中国(51358)
科学(39462)
(38099)
(35797)
(34537)
(33598)
研究所(31138)
财经(29647)
中心(29197)
经济学(28786)
业大(28645)
农业(27669)
(27545)
经济学院(26290)
(24218)
北京(24053)
(23096)
财经大学(22487)
科学院(21013)
(20994)
基金
项目(127429)
科学(101587)
基金(97699)
(88440)
国家(87786)
研究(87442)
科学基金(74252)
社会(61126)
社会科(58326)
社会科学(58315)
基金项目(51137)
自然(47817)
自然科(46815)
自然科学(46796)
自然科学基金(46055)
(45225)
(40011)
资助(39483)
教育(39289)
编号(30664)
(30009)
重点(29319)
国家社会(27864)
(27323)
(26800)
中国(26360)
教育部(25691)
创新(25292)
科研(25064)
人文(24057)
期刊
(82340)
经济(82340)
研究(52918)
中国(33201)
学报(33175)
(29810)
科学(29507)
(25777)
大学(24806)
学学(23675)
管理(23469)
农业(20616)
经济研究(16381)
财经(15081)
(14847)
金融(14847)
(14176)
教育(13186)
(13063)
(12640)
国际(12538)
技术(11984)
问题(11859)
业经(11548)
世界(11273)
技术经济(8787)
(8619)
统计(8528)
业大(8204)
科技(8149)
共检索到256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呙小明  黄森  
文章基于中国核心软实力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研究假设,建立理论模型,从外交、文化和制度三类核心软实力的维度,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区分出口产品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研究发现,外交访问、招收留学生、缩小制度差异和扩大研发投入等软实力构建活动能促进出口质量提升,且各类核心软实力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也表现出了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提出的嵌套logit模型,采用1995-2012年中国与154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及其质量阶梯。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总体相对较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阶梯整体平均较长,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最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略短。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均负面影响于出口产品的质量阶梯,进而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资本密度与出口产品质量阶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此外,研发密度与出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涛生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和服务的测度模型,利用2006年到2010年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数据,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竞争新优势进行了初步测度。结果发现,中国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品牌价值、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呈小幅上升趋势;在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对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研究目标:对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全景把握。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海关微观数据,运用需求信息反推法全面测算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并采用动态MP方法对质量变动的存续和更替效应进行分解。研究发现:2000~2013年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国有和民营企业则表现出一降一升态势;一般贸易产品质量整体低于加工贸易,但二者发展趋近;中等技术出口产品质量始终低于低技术产品,而高技术产品绝对质量的提高是中国出口整体质量提高的主要动力;出口持续时间长的少数企业贡献了较大比重的出口份额,且持续时间越长整体质量水平越高,而大量国际市场"一轮游"企业成为拉低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出口产品质量变动的存续效应大多为正,而更替效应基本为负,整体质量的提升更多来自存续出口企业间的市场份额再分配。研究创新:结合企业的进入退出及其出口持续时间,采用动态分解方法探讨出口产品整体质量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价值:通过较长样本期的综合测算和分析,为中国出口贸易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缪东玲  陆婉樱  岳宇慧  
基于1998—2017年中国人造板产品贸易相关数据,运用并修正Hallak&Schott模型,测算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稳步上升,但质量水平仍然较低,且增速较慢,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人均工资对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壁垒和进口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人造板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提出规范人造板产品出口市场,适当提高进入门槛和产品质量标准;合理配置核心竞争要素,推动行业升级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容  许和连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采用产品层面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等方面出口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从贸易方式、所有制、HS编码、出口目的国分析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的质量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在2000—2013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U"型变化;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这一结论对于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不同编码农产品、不同出口目的国都基本成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翟福昕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已成为摆在中国学者及政策制定者面前迫切需要得到深入研究的命题。利用2000—2006年间2500多万条中国海关数据,采用需求结构模型(DSM)以及多重工具变量,本文的研究发现是:(1)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表现出轻微下降趋势,但呈U型变化态势;(2)私营性质样本的出口产品质量表现出显著的U型变化态势和轻微下降特征,而其它所有制性质样本的出口产品质量则表现出上升态势;(3)大量低产品质量私营性质样本的短暂进入和退出出口市场,是导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U型变化的核心因素;(4)私营和外资性质样本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增长产生重要正向贡献。其中,私营性质样本的正向贡献最高,而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雪梅  董银果  
质量升级是瞄准国际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实现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质量升级遵从成本和市场转移成本的MO模型,研究在异质性技术性贸易措施作用下,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困境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进口国强制性卫生与植物检疫(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增长存在相左的作用方向,企业在"保增长"的出口策略下选择扩张式市场转移后会被质量升级困境锁定。实证检验发现:在面对发达国家SPS措施时,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效果不佳,技术落后企业较技术前沿企业更容易转移市场,逃避质量升级;出口增长的中介渠道显示,扩张式市场转移贡献远高于质量升级;国际间横向比较显示,美国农产品出口在面临异质性SPS措施时不存在质量升级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振军  
文章对H-S测度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1995~2010年SITC Rev.3-0类五位码出口数据,对中国农业及各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测度,发现中国农产品的总体出口质量指数较低,但呈温和上升趋势;各行业农产品质量指数普遍较低,但各行业之间的质量指数存在差距。最后,简要地探索了中国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培育农产品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明益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的出口产品质量测度思路及Berry(1994)的嵌套Logit模型,构建了测度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框架。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的质量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行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决定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经验考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白重恩  王鑫  钟笑寒  
2007年7月1日,中国大规模下调了出口退税率。本文运用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对出口退税率降低引起的出口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增长率负影响显著,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负影响不显著。对政策动态影响和对多次政策调整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本文据此认为该项政策部分而非全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用明  刘跃飞  黄巍巍  
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比较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入两种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出口额与利率、汇率、信贷量、FDI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信贷量每增加1%,出口额增加0.84%。但FDI对出口贸易的长短期影响不一致。而且经检验发现,利率变动和汇率变动并不是出口变动的Granger原因。所以,中国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FDI发挥创造效应的时间,并综合利用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多种政策来调整贸易收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蕾  
近年来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利用1997年1月至2008年4月的中美两国月度宏观数据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和总出口都有高度显著的前导性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美国经济波动通过溢出效应对中国总出口产生的整体影响幅度要超过它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