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3)
- 2023(16704)
- 2022(14399)
- 2021(13460)
- 2020(11578)
- 2019(27250)
- 2018(27218)
- 2017(52924)
- 2016(28893)
- 2015(33035)
- 2014(33310)
- 2013(32910)
- 2012(30019)
- 2011(26898)
- 2010(26971)
- 2009(24896)
- 2008(24556)
- 2007(21774)
- 2006(18585)
- 2005(16048)
- 学科
- 济(116847)
- 经济(116720)
- 管理(84456)
- 业(81447)
- 企(69007)
- 企业(69007)
- 方法(60295)
- 数学(52756)
- 数学方法(51915)
- 财(30604)
- 农(30597)
- 中国(27882)
- 学(25663)
- 业经(25387)
- 地方(22081)
- 理论(21009)
- 贸(20985)
- 贸易(20978)
- 务(20740)
- 财务(20650)
- 财务管理(20602)
- 易(20347)
- 农业(20339)
- 制(19591)
- 企业财务(19494)
- 和(18796)
- 技术(17825)
- 环境(17179)
- 银(16059)
- 银行(16005)
- 机构
- 学院(414365)
- 大学(414327)
- 管理(165764)
- 济(160085)
- 经济(156460)
- 理学(144668)
- 理学院(143067)
- 管理学(140156)
- 管理学院(139415)
- 研究(130408)
- 中国(96563)
- 京(87383)
- 科学(84129)
- 财(72270)
- 农(67650)
- 所(65742)
- 业大(64317)
- 中心(60543)
- 研究所(60236)
- 江(59766)
- 财经(58963)
- 北京(54787)
- 范(54332)
- 师范(53799)
- 经(53450)
- 农业(53351)
- 州(48611)
- 经济学(47672)
- 院(47392)
- 技术(45071)
- 基金
- 项目(285502)
- 科学(223211)
- 研究(205882)
- 基金(205790)
- 家(179265)
- 国家(177799)
- 科学基金(152863)
- 社会(126911)
- 社会科(120182)
- 社会科学(120145)
- 省(112703)
- 基金项目(109237)
- 自然(101957)
- 自然科(99569)
- 自然科学(99542)
- 自然科学基金(97714)
- 教育(96751)
- 划(94769)
- 资助(86531)
- 编号(85356)
- 成果(68353)
- 重点(63651)
- 部(62588)
- 发(59581)
- 创(58766)
- 课题(58360)
- 科研(55192)
- 创新(54771)
- 大学(53565)
- 教育部(53544)
- 期刊
- 济(167944)
- 经济(167944)
- 研究(113507)
- 中国(72309)
- 学报(66879)
- 科学(60577)
- 农(60052)
- 管理(58726)
- 财(57033)
- 大学(50423)
- 学学(47488)
- 教育(46129)
- 农业(41552)
- 技术(39041)
- 融(30282)
- 金融(30282)
- 业经(28839)
- 财经(28040)
- 经济研究(26934)
- 经(23800)
- 业(22394)
- 问题(21941)
- 图书(21566)
- 技术经济(21233)
- 统计(20982)
- 版(20130)
- 理论(19433)
- 科技(19373)
- 商业(18988)
- 策(18921)
共检索到581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元驹 韩岚岚 臧文佼
从营业利润业绩评价的视角,分析了丽珠集团2007至2009年季报及年报的财务数据,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变动,使得营业利润对企业收益的解释能力减弱,导致营业利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主要经营活动创造利润的能力。提出并界定了营业净收入、收入成本的概念,以及"核心营业利润"的损益计算模式,建议将其列为利润表计算损益的一个中间指标,使利润表向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的信息更丰富,更能反映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果。研究结论弥补了营业利润不能反映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果的局限,拓展了企业经营利润的计算模式,改进了企业盈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任鹏
2007年是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一年。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股份支付、生物资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换,特别是金融工具的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元驹
本文从分析现行的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的逻辑入手,认为其存在收入与成本不能较好匹配、对企业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未作区分的逻辑缺陷,导致营业利润变化幅度过大,不能反映企业基本业务的获利能力。为了克服上述局限,本文提出并界定了营业净收入、收入成本以及利润贡献等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以利润贡献为中心的损益计算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姜海华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账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下列有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或金融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具体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主要账务处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辉利 付娆 刘萌
现有公允价值列报存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可能导致利润的大幅波动、容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对象以及增加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的工作量等问题。对此,提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中列报的改进意见,使得利润表能够以更加清晰的层级列报,且可操作性较强,以提供与决策更加相关的信息,减少报表粉饰的可能和所得税计算的工作量。
关键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列报 改进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连晓姝 张建平
本文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选取2009-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比研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考虑公允价值转回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尤其是董事长薪酬、总经理薪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财务总监薪酬的相关关系不太显著。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仍存在过度集权的问题,分权管理模式不完善。而不论是否考虑转回,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其他盈余与高管薪酬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也表明影响高管薪酬的主要还是企业的真实盈余,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凤英 李佳
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公允价值相关联是我国企业薪酬契约完善化的表现,也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完善,金融对企业管理嵌入程度加深的表现。但是,管理层薪酬与公允价值建立关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道德风险与薪酬粘性等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契约中作用的发挥。文章通过理论假设与建模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探究公允价值与管理层货币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针对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特别是公允价值损益为负的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收集与研究,探讨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衡量过程中的局限之处,为完善我国管理层薪酬契约制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管理层薪酬 变动损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凤英 李佳
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公允价值相关联是我国企业薪酬契约完善化的表现,也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完善,金融对企业管理嵌入程度加深的表现。但是,管理层薪酬与公允价值建立关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道德风险与薪酬粘性等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契约中作用的发挥。文章通过理论假设与建模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探究公允价值与管理层货币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针对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特别是公允价值损益为负的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收集与研究,探讨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衡量过程中的局限之处,为完善我国管理层薪酬契约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管理层薪酬 变动损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海宗 张攀
本文从中国平安"高管高薪"事件入手,结合我国制度环境下公允价值运用背景,分析高管薪酬对不同盈余项目的敏感性。研究发现:①高管薪酬对不同盈余项目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由于委托人的非理性,高管薪酬对于含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盈余项目具有更高的业绩敏感性;②市场低迷(金融危机)时期,高管薪酬对含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盈余项目并没有如前人所述的"粘性";③高管薪酬对不同金融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中国平安而言,最敏感的项目是衍生金融工具,其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然后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业绩敏感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巩海霞 朱学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但笔者认为,期末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在报表上反映有以下两种表述需要深化:(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姬海莉
一、盈余及盈余质量影响因素(一)盈余及盈余质量概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会计理论结构》中谈到:盈余或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利润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工作的重心,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中心,因此报告盈余的质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盈余质量是指财务报告使用者根据各种信息感知报告盈余与未来盈利预期的关联程度,Hawkins(1998)认为盈余质量高的公司有以下特征:具有持续稳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范云飞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反映企业持有资产价值增减的科目。根据准则规定,期末应当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莲美
随着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将会进一步扩大。两者间差距的扩大将导致财务核算和纳税调整等成本的增加,那么是否应该顺应市场化建设的潮流,促进税收法规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与会计准则趋同,即承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呢?本文在系统分析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征减税的利弊效应、操作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征税 减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桂洁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在其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处置相关资产时将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账户;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若有余额,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在此种规定下,不跨期处置相关资产时账务处理相对简单,无争议。但在跨期处置相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建勇
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企业利润表中单独反映,与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并列,共同计入营业利润。本文结合案例讨论企业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时,之前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需要转出至投资收益或其他业务收入,并讨论两者的会计处理是否应当遵循相同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