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0)
- 2023(13209)
- 2022(11065)
- 2021(10259)
- 2020(8583)
- 2019(19461)
- 2018(19192)
- 2017(36197)
- 2016(19791)
- 2015(22121)
- 2014(21759)
- 2013(20878)
- 2012(18417)
- 2011(16311)
- 2010(16642)
- 2009(15955)
- 2008(15382)
- 2007(13654)
- 2006(11795)
- 2005(10613)
- 学科
- 企(79367)
- 企业(79367)
- 业(78291)
- 济(76904)
- 经济(76799)
- 管理(73993)
- 方法(36519)
- 数学(28071)
- 数学方法(27451)
- 财(27246)
- 业经(25288)
- 务(20591)
- 财务(20531)
- 财务管理(20508)
- 企业财务(19406)
- 理论(18868)
- 中国(18703)
- 技术(17434)
- 农(17389)
- 制(17135)
- 和(15667)
- 划(14713)
- 策(14069)
- 体(13990)
- 学(13843)
- 贸(13522)
- 贸易(13507)
- 易(13180)
- 企业经济(12697)
- 经营(12579)
- 机构
- 学院(275555)
- 大学(268193)
- 管理(110681)
- 济(106565)
- 经济(104283)
- 理学(95093)
- 理学院(94154)
- 管理学(92234)
- 管理学院(91742)
- 研究(84327)
- 中国(65003)
- 京(56006)
- 科学(52459)
- 财(51645)
- 江(42723)
- 所(41826)
- 农(40902)
- 财经(40718)
- 业大(39392)
- 中心(38894)
- 研究所(37887)
- 经(36851)
- 北京(34503)
- 范(33818)
- 州(33772)
- 师范(33418)
- 农业(32123)
- 技术(32036)
- 院(31666)
- 经济学(31359)
- 基金
- 项目(185066)
- 科学(146997)
- 研究(136393)
- 基金(132776)
- 家(115923)
- 国家(114876)
- 科学基金(100225)
- 社会(85395)
- 社会科(80924)
- 社会科学(80900)
- 省(75790)
- 基金项目(69069)
- 自然(65753)
- 教育(64638)
- 自然科(64400)
- 自然科学(64379)
- 自然科学基金(63221)
- 划(62522)
- 编号(56304)
- 资助(54597)
- 成果(44573)
- 重点(41902)
- 创(41022)
- 课题(39612)
- 部(39598)
- 发(38825)
- 创新(38018)
- 项目编号(35504)
- 业(35329)
- 科研(35233)
- 期刊
- 济(119916)
- 经济(119916)
- 研究(74751)
- 中国(54855)
- 管理(47516)
- 财(44856)
- 学报(40446)
- 科学(38498)
- 农(36162)
- 教育(34306)
- 大学(30900)
- 学学(29213)
- 技术(28927)
- 农业(24540)
- 业经(21799)
- 融(21567)
- 金融(21567)
- 财经(20328)
- 经济研究(19119)
- 经(17672)
- 技术经济(15419)
- 业(15356)
- 统计(14578)
- 问题(14522)
- 财会(14281)
- 策(14110)
- 科技(13237)
- 商业(13146)
- 现代(12936)
- 版(12619)
共检索到404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炜 王宗军
文章由核心能力理论的角度入手,首先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扩张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颖的灰色评价模型,通过引入同行业的公认的领先企业的信息,把影响企业扩张潜力的信息(既有完全的也有不完全的信息)都纳入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模型的应用不仅帮助企业在总体上掌握企业扩张潜力的大小,还能清楚的了解每一项影响扩张潜力的企业能力的情况,进而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能力,选择合适的扩张方向和扩张模式,提高企业战略扩张的成功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慧丽 张丽 于云霞 周翔
文章通过引入描述复杂系统无序度的熵,建立了民营企业扩张的熵变计算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影响民营企业扩张方式选择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之后,计算出民营企业并购与联盟方式扩张下的熵变值,从而对民营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有了一个初步的定量认识。
关键词:
嫡 民营企业 扩张方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兆峰 胡郑波
消费环境是满足消费者和某种消费品或劳务结合的必要外在条件的系统,是消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本文利用Huff模型分析了具体商圈内消费环境对零售企业扩张的四个影响方面,进一步用AHP分析法对消费环境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消费环境,促进零售企业扩张的对策。
关键词:
消费环境 零售企业 扩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婧 何跃群 李舜禹
作为一个重要变量,企业扩张性在企业经营领域的科研与实践中被广为应用。现有的企业扩张评价方法在综合性、可量化性、普适性等方面存在缺陷。本文基于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引入AHP模型,就企业扩张性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进行探究。首先,在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进行充分解析的前提下,建立企业扩张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参考已有观点和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建立判断矩阵并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形成企业扩张性AHP综合量化评价模型;最后,以近年发展波动性较大的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为例,对应用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上述方法弥补了原有方法的不足,为相关研究度量企业扩张这一变量,以及企业经营者与其他相关主体考察...
关键词:
企业扩张 财务报表 层次分析法 综合量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婉丽 刘凤全 张俊瑞 夏芸
本文构建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和管理能力是评价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它们还可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建立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的示范应用。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发展潜力 指标体系 评判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元旭
文章指出 ,企业扩张是研究企业问题的永恒主题 ,企业扩张能力测评指标是衡量企业扩张能力大小的客观标准。企业扩张能力 ,是目前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为此提出了 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1 )扩张行为能力 ;(2 )扩张适应能力 ;(3)扩张潜在能力 ;(4)扩张战略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武仙 甄朝党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研究企业扩张。从技术进步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联系和技术的周期性进化基础上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出发 ,探讨工业化不同阶段企业扩张的特征 ;探讨产业演进与企业成长的联结 ,以及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认为较长期看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扩张的主要原动力。
关键词:
企业 技术进步 产业发展 企业扩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禄
在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过程中,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实现企业扩张,是对国有经济实现资产重组,推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重大举措。但在工业扩张过程中,有些企业和企业集团规模扩大过快、过急、过度,带有盲目性,导致“消化不良”,效益大幅度滑坡,甚至严重亏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艾丰
一)名优企业扩张,已成为当前资产重组中一道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风景线。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之必然。可以预见,在跨世纪年代,我国企业界将出现一个“造山运动”,企业规模和效益拉平的现象正在消失,一家家名优企业,好象一座座山峰,兀然拔地而起。春兰是,海尔是,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中 张春平
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对我国保险业普遍关心的扩展业务规模、寻求多元化发展、建立竞争优势的模式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指出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规模,而且由于保险商品的特殊性和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的不平衡性,中国保险企业必然存在一个市场定位和适度规模问题,文章对保险业的扩张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保险经营 发展战略 产业组织 规模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康 戴文远 黄万里 欧惠 胡秋凤
基于2011年和2016年两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由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用设施和景观度4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组成的土地储备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居住、商服和工业等主要经营性用地在4个方面的权重,测算福建宁德主城区土地整体收储潜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等扇分区法分析2011—2016年宁德主城区各个方向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并根据8个方向的扩张强度对土地收储潜力进行修正。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收储的主要方向位于东北方向,与近年来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的规划并不一致;②采用不同方向的城市扩张强度系数表征产业发展的态势,以此对土地收储潜力进行修正后,研究区未来收储布局的重点区域为蕉南与蕉北街道的老城区和漳湾片区,其次为城市东部的三都澳新区,与主城区实际发展情况基本一致;③通过科学制定土地收储计划,可以有效协调好中等城市的产城融合,引导城市科学有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明华 杨永忠 陈一君
文化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离不开企业持续并且成功地开发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品,它源自于创意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而生成的内容创意,而内容创意的形成是以特定文化资源为源泉。文化产品成功开发的前提在于文化企业选择合适的文化资源。本文从文化企业角度构建了文化资源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文化企业基于自身原因在选择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文化企业 文化资源 文化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