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3)
- 2023(11815)
- 2022(10401)
- 2021(9808)
- 2020(7969)
- 2019(18574)
- 2018(18423)
- 2017(35372)
- 2016(19589)
- 2015(22272)
- 2014(22072)
- 2013(21608)
- 2012(19490)
- 2011(17532)
- 2010(17373)
- 2009(15542)
- 2008(14973)
- 2007(12890)
- 2006(11131)
- 2005(9475)
- 学科
- 济(74150)
- 经济(74074)
- 管理(53024)
- 业(50159)
- 企(41755)
- 企业(41755)
- 方法(36617)
- 数学(31548)
- 数学方法(31059)
- 农(20669)
- 中国(18849)
- 学(17305)
- 业经(17240)
- 财(16792)
- 地方(15291)
- 理论(15178)
- 农业(14026)
- 和(12493)
- 贸(12360)
- 贸易(12354)
- 教育(12275)
- 技术(12107)
- 制(12101)
- 环境(12047)
- 易(11961)
- 务(10821)
- 财务(10757)
- 划(10748)
- 财务管理(10734)
- 企业财务(10154)
- 机构
- 学院(271887)
- 大学(271829)
- 管理(109143)
- 济(100390)
- 经济(97972)
- 理学(95608)
- 理学院(94533)
- 管理学(92675)
- 管理学院(92204)
- 研究(88198)
- 中国(62438)
- 京(58055)
- 科学(57847)
- 农(45176)
- 所(44000)
- 业大(43964)
- 财(43930)
- 研究所(40570)
- 中心(39557)
- 江(38615)
- 范(37305)
- 师范(36958)
- 北京(36436)
- 财经(36138)
- 农业(35515)
- 经(32858)
- 院(32462)
- 州(31616)
- 技术(31274)
- 师范大学(29710)
- 基金
- 项目(193900)
- 科学(151527)
- 研究(142428)
- 基金(138134)
- 家(120554)
- 国家(119519)
- 科学基金(102452)
- 社会(86575)
- 社会科(81923)
- 社会科学(81898)
- 省(77623)
- 基金项目(73957)
- 自然(67650)
- 教育(66773)
- 自然科(66036)
- 自然科学(66022)
- 划(65152)
- 自然科学基金(64790)
- 编号(59562)
- 资助(56862)
- 成果(48133)
- 重点(43393)
- 部(41848)
- 课题(41491)
- 发(41180)
- 创(40445)
- 创新(37539)
- 科研(36957)
- 项目编号(36527)
- 大学(36016)
- 期刊
- 济(106261)
- 经济(106261)
- 研究(76685)
- 中国(50290)
- 学报(45376)
- 科学(40791)
- 农(40785)
- 管理(38222)
- 教育(37562)
- 大学(34103)
- 学学(31930)
- 财(31147)
- 农业(28943)
- 技术(25144)
- 业经(18299)
- 融(18016)
- 金融(18016)
- 经济研究(16419)
- 财经(16236)
- 图书(15864)
- 业(14040)
- 科技(14000)
- 经(13723)
- 问题(13593)
- 理论(13483)
- 技术经济(13148)
- 版(12930)
- 实践(12637)
- 践(12637)
- 业大(12128)
共检索到380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昱可 许祎玮 王泉泉 任萍 刘霞 林崇德
核心素养研究是一项基于学生发展的完整育人目标体系建构,对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路径进行深入阐述,可以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借鉴。核心素养研究的理论思考经历了由传统能力视角向整合视角的拓展,更加强调从现实情境中问题解决的需求出发,既关注素养的发展结果,同时也强调素养的形成环境或条件。在研究思路上,国际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逐渐由结果观取向转向系统观取向,把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和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系统地思考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落实问题。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建构主要涉及顶层设计、理论研究、实证调查、成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系统观 整合视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乔鹤 徐晓丽
20世纪末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三大国际组织遴选并确立了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七大核心素养作为各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依据;经合组织通过PISA测试成功地将"核心素养"变成全球教育话题,致力于通过PISA测试推动各国教育改革;欧盟赋予成员国较大的自主权,帮助各国建构并落实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这三大国际组织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具有全球教育治理的共同特征:从治理理念来看,全球教育治理以人类普世价值为基本目标;从治理主体来看,需要建构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助关系;从治理过程来看,需要建立动态向心的治理体系;从治理手段来看,应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制定"游戏规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文闻 马治国
生命安全素养是人胜任基本安全生活的必备素养之一。作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综合系统,这一素养由安全觉警意识、生命安全知识、生存技能、生命安全情感与安全行为规范认同等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其形成须经三个联系密切、循环发展的环节。对大学生生命安全素养的培养应当以生命安全素养的结构为依据,把安全觉警意识的提升作为教育应首先启动的重要内容,全面促进大学生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和生存技能发展、生命安全情感提升和安全行为规范认同水平的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核心素养框架,基于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和学生必须通力合作,从人才培养目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程、教学、教师、学风、个人意识等方面综合入手,全面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庆艳
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引起学界的热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此而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打造卓越性实践教学理念,构建适宜性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学程实践教学模式,运用立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高基"合作教学共同体,开展"金字塔"式实践教学评估,可以有效提升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芳 李盛聪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已转化为人才的竞争,社会发展模式引起了人才培养观念的变革,培养公民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全球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各个国家21世纪教育的目标。而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奠基者,要能够捕捉时代变革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而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以及自身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都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当前,我国正大力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和师范教育质量提升,但在教师培训培养中,总是片面强调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技能的培养。这种以"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自身发展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而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教师"这一职业或专业,而更加关注教师作为人及主体自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是教师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机整合为一种统整的存在,而不是静态的相加。
关键词:
教师 核心素养建构 教学技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良
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应处理好知识与素养的关系。素养作为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蕴含的知识论意义在于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交往协作的媒介以及自我实现的资源。传统知识观以现成性、实体性的知识信念为旨趣,却封闭了知识迁移、运用的空间,难以构成素养生成的知识基础。知识生成为素养的知识观策略在于重建知识的情境特征、实现知识的实践意义以及彰显知识的个人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丽花 袁潇 詹莹莹
自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设立职教专硕硕士点以来,各培养院校积极探索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培养院校在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明确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推动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整合性,推进课程建设与综合知识素养培养精准对接;健全“双导师制”管理运行机制,协同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重视校外企业实践环节,推进理实结合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专业素养;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职教专硕研究生实践创新素养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红艳 吴秋晨
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为适应职业发展、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适应未来发展的基石保障。核心素养导向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政策引导乏力、核心素养重视不足、课程体系固化、核心素养融入不足、教师能力薄弱、核心素养培养受限、评价体系僵化以及核心素养评估缺失等问题。因此,应强化高技能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政策引导,重构技能和素养“双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力,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国华 张春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制度,逐步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细化住房交易差别化税收政策,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鲜明地释放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房产税改革的政策目标和决心,表明我国的房产税改革进入新阶段。本文针对现行房产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设置税收要素的改革建议。一、现行房产税制存在的问题(一)税收公平原则没有得到贯彻。现行房产税征税范围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区别房屋的经营使用方式规定征税方法。这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萧早荣
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实现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培养有竞争力的专业技能、注入工匠精神之魄、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体、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两翼等要求。具体来说,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合力共振,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的"三全"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莉
高职教师是决定职业教育吸引力及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职教师核心素养从内涵来看,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必须拥有的、重点解决实践教学情境的关键能力与掌控能力;从构成要素来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大方面。因此,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组建高职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教—学—研"的能力,是提升高职教师核心素养和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师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素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盈
教育兴则经济荣,知识丰则民富。古语有云:治国之本,始于富民。唯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为国家的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旨在使职业教育能够更高效地提供人力资源、科研资源以及创新能力等核心要素,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共同繁荣和快速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刻分析,更是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共同富裕”战略中作用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高职 共同富裕 核心素养 路径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群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发展的关键是优化发展环境,聚集全社会力量,打造社会、政府和企业各方协同推进机制;要重点扶持传统企业互联网工具类项目的开发,推动企业互联网化服务商发展;创新电子商务模式,由销售端向设计端延伸,实现从工具到渠道再到平台的不断创新;基于工业云平台创新平台经济,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帮助更多传统企业创新;构建行业性互联网化服务平台与地区性企业线上公共网络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推动开放式创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