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3)
- 2023(4297)
- 2022(3765)
- 2021(3560)
- 2020(2967)
- 2019(7012)
- 2018(7029)
- 2017(12903)
- 2016(7633)
- 2015(8941)
- 2014(8720)
- 2013(8295)
- 2012(7554)
- 2011(6890)
- 2010(6819)
- 2009(5826)
- 2008(5481)
- 2007(4574)
- 2006(3869)
- 2005(3308)
- 学科
- 济(22940)
- 经济(22918)
- 管理(13864)
- 业(13326)
- 方法(9860)
- 企(9542)
- 企业(9542)
- 数学(8786)
- 数学方法(8633)
- 农(8276)
- 教学(7593)
- 理论(7066)
- 地方(7054)
- 教育(5851)
- 农业(5812)
- 中国(5511)
- 业经(5428)
- 学法(5056)
- 教学法(5056)
- 学(4725)
- 学理(4475)
- 学理论(4475)
- 环境(4096)
- 贸(4063)
- 贸易(4061)
- 易(3870)
- 研究(3870)
- 技术(3799)
- 财(3726)
- 和(3428)
- 机构
- 学院(97104)
- 大学(96485)
- 研究(33284)
- 管理(32809)
- 济(31856)
- 经济(30945)
- 理学(28518)
- 理学院(28062)
- 管理学(27440)
- 管理学院(27243)
- 中国(22142)
- 科学(21943)
- 京(21503)
- 农(19037)
- 范(18003)
- 师范(17845)
- 业大(16776)
- 所(16637)
- 江(15523)
- 研究所(15411)
- 中心(15339)
- 农业(15185)
- 师范大学(14502)
- 技术(14196)
- 北京(13258)
- 财(13032)
- 教育(12759)
- 州(12437)
- 院(12012)
- 职业(11800)
- 基金
- 项目(67907)
- 研究(52543)
- 科学(51969)
- 基金(45082)
- 家(39242)
- 国家(38826)
- 科学基金(32669)
- 社会(29755)
- 省(29293)
- 社会科(28010)
- 社会科学(28002)
- 教育(27318)
- 基金项目(25056)
- 划(24441)
- 编号(23522)
- 自然(21122)
- 自然科(20580)
- 自然科学(20573)
- 自然科学基金(20214)
- 成果(19541)
- 资助(17481)
- 课题(17455)
- 重点(15667)
- 发(15037)
- 年(14870)
- 部(14502)
- 创(14495)
- 规划(13415)
- 大学(13367)
- 创新(13359)
共检索到142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文叶
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则是"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关键。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课程转化呈现出在学科课程标准中落实核心素养、设计学习活动示例核心素养的实践样态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等路径。总的来说,各种路径背后都遵循着纵向连贯一致和横向统整的课程转化原则。其中,把学生和核心素养联结起来的直接载体是单元问题引领下的学习活动(任务)和评价活动(任务),即表现性任务。而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表现性任务应突出以下特点:聚焦有价值的核心目标、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和设计富有建构的学习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屠莉娅
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不只是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的上位理念,更要转化为课程所要着力培养的学生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素养表达走向素养实践,需要破除对核心素养的抽象理解,将每门课程的素养内涵结构化地嵌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关键要素。素养导向的课程实践,既要聚焦课程标准锚定的目标与内容,为学习者提供连贯且有序的学习体验;也要超越对课程标准具体细节的依赖,回归育人的整体视角和对课程教学的本质追问,将素养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嵌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动态地把握素养导向的课程行动的根本原则。这需要加强系统思维能力,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聚焦核心素养的育人图景有机整合,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表征 全面育人 课程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邵朝友
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探讨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课程育人的专业认知与课程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课程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内容的立场,亟需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素养立场。核心素养可作为课程发展中可把握的教育目标实体、课程目标的来源、内容处理与教学实施的GPS、学习质量评价的参照。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在于建构课程育人的专业话语,打破学科等级化的困境,提供更具教育性的问责,消解分科与整合的课程对立,推动课程领域的专业对话。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发展 课程角色 课程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宇
作为核心素养培育先发国家的典型,新西兰学校主要通过课程方案、科目和课堂教学三个层面的课程整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推进过程中,新西兰注重为学校自主探索留出充足空间,其教育管理部门联合教育研究机构、大学、中小学相互协作,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案例,在教师和研究者之间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利用评估及时把握进展和问题,对学校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新西兰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基于课程整合推动学校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需扩展整合范畴,形成支持学校核心素养培育的完整生态;加强纵向整合,为学校核心素养的持续培育提供依托;整合变革知识,打造促进学校核心素养培育的极度空间。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新西兰 课程整合 推进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萌萌 牛昱 吴云飞 张海丰
进入新时代,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为谁培养学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改革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根据地,学校如何坚定地贯彻党的方针、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课堂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而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贯穿于学生学校教育的始终,因此,本文以“立德树人”的思想为依据,探讨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首先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含义,重点厘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差异,使探讨方向更清晰化,在与多位物理教师深度交流后,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实施和途径两个角度展开探讨,使物理课堂“课程思政”可以根据课程的教育目标和特点,开发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使思政教育元素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使教师对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引领,起到无形地育人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物理教学 物理知识 爱国精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凯 丁小婷
新西兰课程纲要确定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五条:思考,与他人互动,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自我管理,参与和贡献。五种核心素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紧密联系,需要综合应用。
关键词:
新西兰 核心素养 课程纲要 元认知 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清田
本文研究动机乃因台湾于2014年8月1日实施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教育部于2014年11月28日公布《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总纲》,以"核心素养"作为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核心,此一课程改革议题值得探究。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连贯与统整",藉由文献探讨与评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领域/科目"检核探讨。研究结果发现"核心素养"和幼儿园课程、公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与高级中等教育等各学校课程领域/科目具有连贯与统整的关联,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除可进行垂直连贯,并可与各教育阶
关键词:
领域/科目 核心素养 课程连贯 课程统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雯 杨格 杨铭铎
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大背景下,为践行职业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技强人”的有机融合,以烹饪专业职业教育美育为研究对象,对照《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新版)的要求,调研分析了不同层次烹饪专业的美育要求与开课现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不同层次烹饪专业美学教育课程——中职为“烹饪工艺美术”、高职专科为“餐饮美学基础”、高职本科为“饮食美学”,并围绕烹饪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烹饪职业教育特色、依托烹饪专业技能培养的独特情况,系统设计了不同层次烹饪专业美育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点体系。具体而言,知识点为“美学素养知识”包含“美术或美学的认知”和“美术或美的解析”;技能点为“美学素养技能”包含“基于美术或美学的设计应用”和“美术或美学的综合探索”,各点之间相互衔接,由浅及深,层层递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核心素养是近来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词。该文希望在学理上对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作些探讨。主要观点是: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种概念,而是一个类概念,其实质是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界定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形象;OECD为界定和选择"核心素养"创造了重要的专业经验,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教益;核心素养要想成为课程与评价概念,必须在教育目的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确立层级化的目标:教育目的、学科目标与教学目标。否则,就会导致核心素养被"悬置"的可能。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四维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艺 钟柏昌
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思维 世界观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藏金 王鉴
为了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于多项实证研究确认了教师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设计了与博士学位课程相互嵌套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培养课程,实施了教师教育者专业教育项目。项目实施结果显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习与基于共同体的教师教育研究能有效帮助教师教育者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形塑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为教师教育者自我导向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素养结构 课程框架 美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贝 顾成林 张雯雯 姜静
地理研学实践课程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课程化既能够兼顾“游”和“学”,也能够强化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牡丹江市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从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路线、研学内容、研学成果展示及研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研学课程设计,确保研学活动切实可行。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建庆 郭劲赤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课程思政 教学原则 七维度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玉 何秀丽
为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践,满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然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应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的规律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规律,构建核心素养培育的"全人模式",并借助微视频,通过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制作和微视频校园媒体三个路径实施该模式,使之体现"三全""两性"和注重意义体认的特点。中职学校系统设计微视频的内容,建立学习共同体协同创新微视频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全人模式"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
微视频 中职学生 核心素养 全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夏雨
发挥高职文化基础教育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关键是要研究清楚教师的核心素养结构。以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建构、专家访谈、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因素分析,建构并验证了教师核心素养量表的建构效度。在此基础上调查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现状,比较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学历、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应当完善职后培训体系、设置课程体系、组建学习共同体、形成科研组织和环境以及实施差异性的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指数函数概念为例
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立”特色课程构建与实施——以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扎根理论视角下职业能力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考核方案建议——以中小企业基层经管类岗位为例
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启发——以《大学语文》为例
我国高校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的五个导向——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
信息素养课程学情分析研究——以财经类高校为例
高职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动因、内涵及培养——基于美国职场核心素养教育的审视
新时代核心素养下物理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项目式学习实践——评《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台湾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研究的审视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