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9)
- 2023(4416)
- 2022(3558)
- 2021(3373)
- 2020(2549)
- 2019(6075)
- 2018(6065)
- 2017(10484)
- 2016(6155)
- 2015(7091)
- 2014(7001)
- 2013(6496)
- 2012(5947)
- 2011(5373)
- 2010(5634)
- 2009(4831)
- 2008(4962)
- 2007(4271)
- 2006(3718)
- 2005(3378)
- 学科
- 济(21867)
- 经济(21843)
- 管理(13672)
- 业(12821)
- 企(10911)
- 企业(10911)
- 方法(10843)
- 理论(9498)
- 数学(8486)
- 数学方法(8370)
- 教学(7074)
- 教育(6459)
- 农(6253)
- 学(6070)
- 中国(5993)
- 业经(5767)
- 学法(4932)
- 教学法(4932)
- 农业(4308)
- 学理(4291)
- 学理论(4291)
- 财(3968)
- 和(3894)
- 制(3447)
- 研究(3377)
- 划(3305)
- 地方(3296)
- 技术(3225)
- 贸(3225)
- 贸易(3222)
- 机构
- 大学(85723)
- 学院(85598)
- 济(30899)
- 经济(30090)
- 管理(29926)
- 研究(27852)
- 理学(26059)
- 理学院(25728)
- 管理学(25158)
- 管理学院(25004)
- 中国(19471)
- 京(18148)
- 科学(17497)
- 农(15513)
- 业大(13914)
- 江(13823)
- 财(13697)
- 所(13496)
- 范(13466)
- 师范(13289)
- 中心(12451)
- 研究所(12450)
- 技术(12266)
- 农业(12207)
- 北京(11263)
- 财经(11045)
- 州(10875)
- 师范大学(10583)
- 职业(10235)
- 经(10054)
- 基金
- 项目(57368)
- 科学(44282)
- 研究(44217)
- 基金(38918)
- 家(34007)
- 国家(33650)
- 科学基金(28591)
- 社会(26109)
- 社会科(24608)
- 社会科学(24602)
- 省(24202)
- 教育(23835)
- 基金项目(20483)
- 划(19895)
- 编号(19192)
- 自然(17702)
- 自然科(17271)
- 自然科学(17265)
- 自然科学基金(16994)
- 成果(16109)
- 资助(15472)
- 课题(14557)
- 重点(13649)
- 部(12635)
- 创(12632)
- 年(12348)
- 发(11936)
- 大学(11642)
- 创新(11582)
- 项目编号(11197)
共检索到12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建林 刘红云
从教育测量的视角考量,核心素养是一类高度抽象、结构复杂的高阶能力,超越了知识和一般能力的范畴,传统教育测量范式的应用面临着极大挑战。核心素养测量需要教育测量理论、方法、技术的系统性革新。在理论层面,需要以"证据中心的设计"(ECD)理论为依据,围绕"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核心思想进行测验设计与开发。在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动态性、交互性的测验环境,建构复杂的任务情境,获取复杂、详尽、类型多样的测验数据。此外,复杂数据中的测量证据提取是关键,由此需要清晰定义证据规则,合理利用自动化证据抽取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育测量方法 证据中心的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建鹏 秦静 王素霞 陆明 王丹丹
基于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需求,提出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其实施重点为遵循课程标准和关注学科本质。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应体现为具有层次性和过程性的“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及面向学生发展的“评”;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要从体现数学知识的内涵、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符合数学思维的逻辑三个方面关注数学教学的学科本质。最后,针对六个核心素养分别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中职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庆艳
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引起学界的热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此而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打造卓越性实践教学理念,构建适宜性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学程实践教学模式,运用立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高基"合作教学共同体,开展"金字塔"式实践教学评估,可以有效提升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志强 虞天意 雷浩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推进过程中,课程与教学领域正面临着新的瓶颈与挑战。第15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建构”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国际课程比较、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整合、教学与评价、学校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本次论坛集中展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策略架构和实施路径,反映了“素养时代”下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建构 课程整合 课程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缔结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是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与主体结成实践关系的客观世界才具有现实意义并成为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本身蕴含着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语言与文化等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认了现实世界与主体之间的实践关系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现实世界之于课堂的价值强度即现实世界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不可分离性和价值一致性,它根植于完整的人的本质诉求,体现在为学习的发生提供特定环境和真实情境,为学习者提供可感、可体验对象并丰富人的生命体验,也为学生参与世界提供实践载体。核心素养呼唤课堂实践感,课堂实践感是指课堂以筑牢教学主体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实践关系为基础,朝向现实世界并丰富主体生命体验的实践信念、实践场域和实践样态。教学的生命立场和实践信念的建立、感性与理性的逻辑转换与表征推论,以及理解世界与参与世界的结合是课堂实践感的生成机制。发展核心素养必须让课堂向现实世界敞开,培育学生的感受性,引导真实情境学习,丰富课堂的现实感与历史感、文化性与生命性,构造知行合一的课堂实践学习样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婷
第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聚焦核心素养,且将核心素养的表现具体化,便于指导教师教学,观测教与学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整体规划教学任务与评价标准。在“比例”单元中,核心问题与学习任务、学习评价均围绕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情境中的两组量存在对应关系,可以进行多重比较,在比例问题情境中存在共变关系等。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谭小芬 童临风
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国际资本剧烈波动并严重影响各国经济,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尤为明显,引发对资本管制政策必要性的重新思考。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导致的新一轮资本流出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中国不断推进的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引起的对全球金融状况的敏感性逐步增加,都凸显出合理使用资本管制政策的重要意义。通过梳理近年来关于资本管制政策实施的理论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待资本管制政策的态度、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账户管理的经验,以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实践等方面的文献,发现现有文献在资本管制政策的有效性上尚未达成共识,未来应从资本管制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使用、资本管制政策的溢出效应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柴广新
武术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有的传统体育形式,对于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向上的重要作用。高校对传统武术在年轻人之中的转播和发扬光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武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学生强身健体意识、实现身心健康价值巨大。为此,由王继全著写的《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发展与实践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7月版)一书,通过对传统武术教学的发展状况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为我国高校指向核心素养的传统武术教学模式设计和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总览全书,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作奎
由毛锡荣、张长贵编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始终坚持不同教学类型带来不同学习效果的理念,并围绕着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三大因素——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策略制定、学科课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书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有助于掌握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也有助于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制定问题,从而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屠莉娅
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不只是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的上位理念,更要转化为课程所要着力培养的学生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素养表达走向素养实践,需要破除对核心素养的抽象理解,将每门课程的素养内涵结构化地嵌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关键要素。素养导向的课程实践,既要聚焦课程标准锚定的目标与内容,为学习者提供连贯且有序的学习体验;也要超越对课程标准具体细节的依赖,回归育人的整体视角和对课程教学的本质追问,将素养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嵌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动态地把握素养导向的课程行动的根本原则。这需要加强系统思维能力,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聚焦核心素养的育人图景有机整合,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表征 全面育人 课程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美娟 刘红云 张咏梅
核心素养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涵盖了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推理、演绎、归纳和假设等高阶能力。核心素养测评需要采用新的理念和技术,在计算机动态真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作答过程评价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表现。在理论层面,计算心理测量理论将自上而下的理论指导与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结合,为核心素养测评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在应用层面,以合作问题解决测评为例,阐释基于证据为中心指导的测验设计,以及如何从多模态过程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与理论模型建立联系,最终形成评分指标的过程。为核心素养测评探索了方法与路径,是计算心理测量理论走向测评实践的尝试和突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崔允漷
大观念的理解与运用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促进学习迁移的大观念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隐含主要问题的大观念架构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实践运作时,从大观念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需要考虑五项关键行动,即选择核心素养等既有目标、从既有目标中确定大观念、依托大观念形成一致性的目标体系、基于大观念的学习要求设计评价方案、围绕主要问题创设与组织学习活动。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方案 大观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命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题目是推进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固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关注的是学科课程学习的真实性学业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本质上是以建构为核心的评价,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建构理论,深刻反思当前双向细目表的不足,构建整合真实情境、课程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在命制考试题目时,需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发掘特定现实情境用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情境特征的明确关系确定合理的任务呈现方式,提供恰当的支撑性材料或信息,充分考虑设问指向和设问方式对问题空间大小的影响。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评价任务,研制包括评价框架、表现水平和表现样例等成分的等级性评分标准。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朱海龙
一、意义追寻: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思辨力语文学科的思辨力是指基于生活实际,运用知识储备进行判断分析与论证的思考力,价值选择与行为实践的思想力,语言准确与逻辑有序的表达力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行为能力,它是基于观点和答案的批判性思辨力,是基于语文知识层面的认知思辨力,是基于语文方法策略的智慧思辨力。1.落实课标精神——由知识向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保留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解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杨宇凡 胡晓敏
单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单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需要回应目标、教学、评价之间何以一致,学生何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等问题。建构一致性以建构主义为学习理论基础,以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为课程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它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单元设计提供理论指引,其统整性学习目标可与单元目标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其情境性教学可帮助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习得学科核心素养、其表现性评价可在单元评价中诊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基于建构一致性的视角,遵循"明晰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评价设计"的分析框架,可从三个方面实施单元设计:一是明晰学习目标,即分析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单元目标构成;二是设计教学活动,即基于目标描述可能的活动并分组,审视分组所得的核心学习任务;三是开展评价设计,即确定成绩来源,基于目标开发评价,核查评价与目标及教学的一致性。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设计 建构一致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