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2)
- 2023(13820)
- 2022(11392)
- 2021(10325)
- 2020(8832)
- 2019(20155)
- 2018(19756)
- 2017(38261)
- 2016(20182)
- 2015(22434)
- 2014(21177)
- 2013(20740)
- 2012(18450)
- 2011(16355)
- 2010(16819)
- 2009(15882)
- 2008(15871)
- 2007(14284)
- 2006(12593)
- 2005(11598)
- 学科
- 济(90987)
- 经济(90898)
- 业(88637)
- 企(82791)
- 企业(82791)
- 管理(76134)
- 方法(40414)
- 数学(31480)
- 业经(31068)
- 数学方法(30866)
- 财(27124)
- 农(26117)
- 中国(21723)
- 技术(21410)
- 务(20285)
- 财务(20235)
- 财务管理(20218)
- 企业财务(19103)
- 理论(19068)
- 农业(18677)
- 制(17256)
- 策(16200)
- 划(16079)
- 地方(15962)
- 和(15533)
- 贸(15374)
- 贸易(15361)
- 易(14906)
- 技术管理(14128)
- 体(13286)
- 机构
- 学院(282611)
- 大学(276199)
- 济(120543)
- 管理(118981)
- 经济(118415)
- 理学(102644)
- 理学院(101705)
- 管理学(99826)
- 管理学院(99311)
- 研究(84894)
- 中国(67923)
- 京(56919)
- 财(55911)
- 科学(49120)
- 财经(43998)
- 江(43732)
- 农(42514)
- 所(40805)
- 经(39960)
- 中心(39325)
- 业大(38539)
- 研究所(36466)
- 经济学(35989)
- 北京(35482)
- 州(34519)
- 商学(33438)
- 商学院(33131)
- 农业(33091)
- 范(33047)
- 师范(32762)
- 基金
- 项目(186422)
- 科学(151270)
- 研究(138898)
- 基金(137496)
- 家(117918)
- 国家(116900)
- 科学基金(104636)
- 社会(91435)
- 社会科(86935)
- 社会科学(86912)
- 省(75643)
- 基金项目(71869)
- 自然(67107)
- 自然科(65841)
- 自然科学(65828)
- 自然科学基金(64734)
- 教育(64462)
- 划(60988)
- 资助(55591)
- 编号(55377)
- 创(45159)
- 成果(42863)
- 重点(41331)
- 创新(41151)
- 部(40659)
- 发(40329)
- 业(39928)
- 课题(38103)
- 国家社会(38051)
- 制(36433)
- 期刊
- 济(134083)
- 经济(134083)
- 研究(81719)
- 中国(59519)
- 管理(52418)
- 财(46996)
- 农(39649)
- 科学(36756)
- 学报(35889)
- 教育(31966)
- 技术(30296)
- 大学(28990)
- 农业(27207)
- 学学(27198)
- 融(25226)
- 金融(25226)
- 业经(24581)
- 财经(22256)
- 经济研究(21976)
- 经(19386)
- 业(18012)
- 技术经济(17905)
- 问题(16730)
- 策(15386)
- 统计(15355)
- 商业(14839)
- 科技(14283)
- 现代(14179)
- 贸(13666)
- 财会(13428)
共检索到426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渊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如何驱动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转型研究的重要问题。以集群网络核心企业作为切入点,从网络能力视角,探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是否、如何以及何时对集群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协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揭示核心企业引领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黑箱"。基于5个地区16个产业集群的55家核心企业以及231家集群成员企业的实证数据,运用Mplus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网络能力是核心企业引领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2)双重网络嵌入是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桥梁"。(3)环境动态性和集群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在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协同创新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外部环境动态性和集群企业知识整合能力越强,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影响越明显。(4)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双重网络嵌入中介作用实现,而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完全借助双重网络嵌入的中介作用实现。最后,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集群企业、核心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实践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绍棠 李燕萍
本研究基于网络理论与制度理论,通过采集13家产业创新联盟内的145份成员企业问卷,探讨了企业的联盟网络多元性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联盟信任与合法性认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网络多元性对联盟信任、合作创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联盟信任在联盟网络多元性和合作创新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合法性认知调节了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影响的强度,即联盟成员若拥有高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小,而联盟成员若拥有低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大。在企业日趋多元的联盟网络中,合法性认知是合作创新的一种保护机制,亦是联盟信任的一种替代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
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利用外部信息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学界所重视。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网络位置对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另一种观点强调企业内部吸收能力对信息处理的重要性。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管理学相关理论整合了这两种观点,并以深圳市IC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位于网络中心并占有丰富结构洞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将更具优势,而企业知识获取、消化、转换和应用能力能有效推动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并且知识获取和知识消化能力越强,则企业通过改善网络位置而获得的创新收益越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 周丹
根据集群企业参与协同创新所达到的目标,将集群企业协同创新划分为了成本降低型、品质改善型、价值提升型和价值创造型四种模式,并构建了集群企业网络嵌入与协同创新模式关系的概念模型。文章通过对浙江省183家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四模式结构成立,集群企业的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位置嵌入对协同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集群企业的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位置嵌入对四种协同创新模式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揭示了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网络构建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利 金辉 龚文超
如何提高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团队视角出发,通过对294个在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多样性与协同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知识共享复杂性与协同创新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姚梅芳 栾福明 曹琦
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但其研究结论并不聚敛,而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介变量,创业导向到绩效的"黑箱"仍旧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的中介变量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影响效果,而双重中介变量的影响效果却鲜有研究,这对于揭示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助益较少。为了探究创业导向对绩效的纵向影响,基于181份新企业跨期数据,文章探究了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双重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创业导向与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中分别具有显著的中介效用,而且学习导向的中介效用大于市场导向的中介效用;创业导向通过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绩效的非直接影响分别受到学习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也即,学习能力越强,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过程中所起的中介效应越大。本研究进一步展现了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双重影响机制,凸显了学习能力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丰富了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相关研究,也为新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明明 申明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欣 邵云飞 钱航
采用模型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集群内的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两阶段过程——研发阶段和市场化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协同创新可实现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的"双赢";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跟随企业依附于领先企业,领先企业可获得比跟随企业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跟随企业应更关注协同创新过程中领先企业对其的技术溢出,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实力。
关键词:
领先企业 跟随企业 协同创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梅芳 于莹 吴静 葛宝山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双元学习视角,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网络导向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机制,考察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基于285份有效问卷数据,利用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导向有利于提升初创企业绩效;网络导向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网络导向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利用式学习在网络导向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对探索式学习在网络导向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研究以供应链金融为研究视角,结合商业生态系统和网络理论,并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能量转化机制,探索了中小企业利用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来提高自身融资绩效的有效途径。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利用健康的企业网络来提高融资绩效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即加入健康的企业网络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双元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最终有助于企业融资绩效的提升。基于295个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样本数据,研究证明了双元能力和网络嵌入性在网络健康性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根 陈红花 詹湘东
从网络交互性的视角,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影响过程及作用。结果显示: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过程受到网络交互性的负向调节。最后从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及网络交互性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开放度决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雯 刘人境
重大科学工程是我国实施科技强国战略、突破尖端技术瓶颈的关键抓手,是基于中国本土情境协同创新范式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类型。基于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的特殊语境,从网络视角出发,从微观个体层面切入,通过调研329个参研人员样本数据,对任务冲突影响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网络中参研人员结构嵌入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任务冲突可通过“任务冲突→群体关注→社会技能→结构嵌入性”链式中介路径显著影响参研人员网络结构嵌入性。研究结论对于厘清参研人员在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结构嵌入性前因机制具有重要理论贡献,可为重大科学工程协同关系网络治理提供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