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5)
- 2023(6738)
- 2022(5647)
- 2021(5089)
- 2020(4328)
- 2019(9569)
- 2018(9418)
- 2017(17917)
- 2016(9828)
- 2015(11032)
- 2014(11008)
- 2013(10723)
- 2012(10034)
- 2011(8953)
- 2010(9285)
- 2009(9076)
- 2008(9165)
- 2007(8500)
- 2006(7588)
- 2005(7242)
- 学科
- 济(37983)
- 经济(37905)
- 管理(37708)
- 业(31778)
- 企(28973)
- 企业(28973)
- 财(14663)
- 方法(14033)
- 制(13798)
- 数学(11011)
- 数学方法(10866)
- 中国(10642)
- 业经(10189)
- 体(9590)
- 农(9476)
- 务(9249)
- 财务(9232)
- 财务管理(9210)
- 企业财务(8753)
- 学(8363)
- 体制(8243)
- 银(8174)
- 银行(8164)
- 行(7749)
- 理论(7662)
- 融(7467)
- 金融(7464)
- 划(7292)
- 环境(6600)
- 和(6490)
- 机构
- 大学(143779)
- 学院(142899)
- 济(59338)
- 经济(58046)
- 管理(53716)
- 研究(47976)
- 理学(45383)
- 理学院(44893)
- 管理学(44274)
- 管理学院(43973)
- 中国(37146)
- 财(33080)
- 京(30259)
- 科学(26346)
- 财经(24874)
- 所(23387)
- 江(23356)
- 经(22350)
- 中心(21825)
- 研究所(20581)
- 农(20412)
- 北京(18999)
- 经济学(18854)
- 业大(18592)
- 财经大学(18311)
- 范(18183)
- 师范(18031)
- 州(17863)
- 院(17469)
- 经济学院(16749)
- 基金
- 项目(91130)
- 科学(72815)
- 研究(69911)
- 基金(66843)
- 家(57350)
- 国家(56841)
- 科学基金(49379)
- 社会(45910)
- 社会科(43453)
- 社会科学(43442)
- 省(35407)
- 基金项目(34737)
- 教育(32994)
- 自然(30040)
- 划(29626)
- 自然科(29303)
- 自然科学(29295)
- 自然科学基金(28778)
- 编号(28413)
- 资助(26539)
- 成果(24686)
- 制(23494)
- 部(21089)
- 重点(20832)
- 课题(20232)
- 创(19520)
- 国家社会(19421)
- 教育部(18667)
- 发(18658)
- 性(18598)
共检索到226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白显良
教育如果不能落于细、行于小、做于实,往往就会流于形式主义,徒有其场面、形式和热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人人都是主角,无所谓配角;人人都是演员,无所谓观众。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长期性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德毅
推动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推动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向"易班"汇集,将"易班"打造成开放式网络育人平台,增强"易班"的吸引力和黏合度。促进家校互动、医教结合、普高协调,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和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泽 韩文彬
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的重要场域,要在社区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力度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就需要掌握和运用好自觉内外化机制、科学规范化机制、形象动情化机制、数字智能化机制、日常生活化机制、结合渗透化机制、柔性精细化机制,全面系统地构建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基层、社区、家庭,贴近群众实际生活,成为居民自觉遵守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教育 融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科 宋伟 庹忠辉 方亚飞
适应新一轮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应积极探索并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即通过破解资金筹措、土地流转、农民就业和社保体系建设等难题,确保"三个集中"顺利推进,确保农村新社区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配套,确保农民长远利益,并真正形成农户和村集休(含企业)为主、地方政府支持为辅的新机制。目前农村构建长效机制的基本对策应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中心,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五个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捷
自2011年上海、重庆试点房地产税以来,十九大再次强调加快房地产税改革。建立保有环节房地产税长效机制是房地产税改革的重中之重。构建保有环节房地产税长效机制,就是要正确处理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的关系,房地产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的税种协调关系,以及房地产税财政收入筹集与量能课税的关系。
关键词:
房地产税 长效机制 土地出让金 量能课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俊
以新形势下开展物资采购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和进口物资采购的特殊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进口物资采购活动在供应商选择、采购比价、合同审查、制度建设、内部管控机制等关键环节上与传统国内物资采购的主要不同点,阐述实施进口物资采购审计在关键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和审查的内容,为新形势下加强进口物资采购审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进口物资 采购审计 关键控制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燕晓 吴练达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三个关键环节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小学教育的轴心环节。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榜样示范是引导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环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则是保证价值引领的教育理念和榜样引导行为得以落实的枢纽环节。打通这三个环节,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铁柱 杨贵硕 马强
适应军事院校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军队院校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建设为基础,以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为保障,努力构建集约束、监督、评估于一体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将有效改变院校被动应付、临时突击的局面,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军队院校 教学评价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莉
高校是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强的祖国未来建设人才的场所,对于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价值观教育现状,以及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当前高校应该加强基本建设的研究、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紧抓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教育,从这三个方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建文
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高校当下及以后的重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促进高校学术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先进的校园文化如科学精神、人文传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辐射到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高校承担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国杰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熏陶、规章制度规约等途径来促使高职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认同并进一步接受,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执行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景国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构建的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文章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分析了大学生在认同、内化该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并探讨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机制 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鹏
如果动摇了根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领社会思潮也就成了隔山打牛、隔靴搔痒。针对各种思想势力竞相抢滩网络舆论新阵地和大学师生成为最主要上网群体的现实,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重点也应实现战略转移。决不当开明绅士,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而是把握好时、度、效,对于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淑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之上、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能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