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2)
2023(5720)
2022(4608)
2021(4315)
2020(3683)
2019(8422)
2018(7964)
2017(14831)
2016(8661)
2015(10124)
2014(10477)
2013(9959)
2012(9152)
2011(7873)
2010(8222)
2009(7249)
2008(7543)
2007(6908)
2006(6121)
2005(5696)
作者
(23432)
(19745)
(19618)
(18576)
(12850)
(9394)
(9003)
(7572)
(7528)
(7450)
(6811)
(6639)
(6553)
(6384)
(6180)
(6065)
(6020)
(5973)
(5914)
(5693)
(5046)
(4913)
(4828)
(4777)
(4622)
(4545)
(4396)
(4271)
(3992)
(3979)
学科
(63303)
企业(63303)
(56613)
管理(45308)
(37911)
经济(37853)
(17903)
业经(17738)
(16201)
财务(16198)
财务管理(16194)
方法(15462)
企业财务(15400)
技术(13899)
理论(12551)
企业经济(11619)
(9734)
经营(9702)
技术管理(9535)
(9500)
(8931)
(8843)
(8709)
数学(8626)
数学方法(8561)
决策(8022)
计划(7366)
经济理论(7176)
中国(6871)
教学(6562)
机构
学院(126077)
大学(112696)
管理(51214)
(47458)
经济(46411)
理学(43005)
理学院(42615)
管理学(42169)
管理学院(41939)
研究(33923)
中国(26724)
(24552)
(23707)
(22260)
职业(21204)
技术(20526)
科学(18605)
财经(18522)
(17739)
(16648)
(16370)
中心(15935)
商学(15404)
职业技术(15312)
北京(15300)
商学院(15277)
技术学院(15241)
业大(14877)
(14457)
研究所(14339)
基金
项目(75910)
科学(61289)
研究(61085)
基金(52396)
(43482)
国家(42924)
科学基金(39369)
社会(36501)
社会科(34395)
社会科学(34384)
(33568)
教育(31822)
基金项目(28219)
编号(27584)
(26778)
自然(25696)
自然科(25187)
自然科学(25177)
自然科学基金(24789)
资助(21353)
成果(20513)
课题(20317)
(19167)
(18840)
重点(17199)
创新(17144)
(17052)
(16547)
项目编号(16476)
规划(16440)
期刊
(59676)
经济(59676)
研究(33376)
中国(29909)
管理(25312)
(23770)
教育(23190)
技术(18525)
科学(13981)
职业(12793)
学报(12329)
(12058)
业经(10209)
大学(10129)
(9941)
金融(9941)
财经(9934)
学学(9618)
财会(9028)
(8659)
技术教育(8602)
职业技术(8602)
职业技术教育(8602)
(7989)
论坛(7989)
农业(7931)
技术经济(7861)
经济研究(7729)
会计(7303)
问题(6902)
共检索到194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滔  杨洋  
本文通过对株洲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目前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学校要转变观念、企业要转变态度的观点,建议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少华  
校企合作模式是当今国内外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教育模式,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结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近年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所取得的经验,对构建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经营者抱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做好,留不住人才。人力资源经理却一脸的无辜,认为自己的管理指标既然达成了,就不应该受到指责,甚至骄傲地认为公司的这个管理指标在同行业内还是最低的,应该值得褒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季诚钧  樊丰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然而,目前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永印  付洪利  
随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发展思路的确定,高等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正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而要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就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经济化与去经济化突出矛盾,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选择中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一、普通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合作中的属性决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呈现阶段性特征,但其基本属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报2013-08-05"终于读到我心仪的土木工程专业了!"日前,以571分的高分被西南科技大学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录取的四川江油考生李梁十分开心。他只是600名被今年四川省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录取的考生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荐元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就要面向市场。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都要进行调整,要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技能训练。在必要的理论掌握后,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强调学用结合,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有用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当前,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界的合作发展非常不均衡,合作以地处沿海和发达区域的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以及综合大学和工科类高校为主。跨国公司把人才视为核心要素,决定了其与大学密切伙伴关系形成的必然性。政府要制定引导促进大学与跨国公司加强合作的法规,地方高校和西部省区高校要把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合作应多方位,重点要落实到课程改革层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宝勇  
通过对高等学校产学研用合作培养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使得高等教育能够摆脱象牙塔式教育的束缚。只有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高等学校的知识理论更新速度才会更快,学科专业设置与发展才会更趋合理化。高等学校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并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构建,使社会企事业单位由单纯的用人单位转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双方需要共同组织管理、共同实施培养育人的过程,进一步保证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顺畅执行。解决了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普遍存在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性不高、规模难以扩大和合作难以持久的困局。实现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互相依存,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的长期方针与举措。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文彬  易雪玲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俊峰  
<正>运用柯氏四级评估,科学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制订针对性培养策略。企业年年招聘,不仅盯着即将毕业的优质大学生,同时还要招聘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补充企业各关键岗位。然而许多企业只注重绩效先行,忽视员工入职培训,往往入职即上岗,有些新人束手无策,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只能选择离开。所以,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不仅要清楚新入职员工的成长周期,还要科学设计培养策略,这样才能留住新人,进而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各类在校生1万人。设有机电工程、自动化、交通车辆、材料科学、经济管理和驾驶培训、基础部等七个系部,常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电气自动化、楼宇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新能源汽车、焊接技术、工业分析、化工工艺、电子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广华  陈万明  蔡瑞林  
指出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特点是政府推动、结构平衡与制度融合,但其实践过程中存在规划缺失、投入乏力、资源平台融合较弱、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校企沟通不畅等现象,功利主义目标偏向、管理模式与经验差异、规划机制与组织结构弱化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坚持规划指导与项目驱动,促进稳定合作;整合教育资源与科技平台,重视企业与地方投入;增强势差吸引与互补契合,完善准入淘汰机制;强化导师沟通与职责分工,密切师生交流;注重考核引领与过程控制,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爽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世界各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也是未来我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攻关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并就这一模式的内涵特征、运行模式、管理框架进行阐述,同时剖析该模式运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其有效运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京培  
一、实施组建职教集团。由政府牵线搭桥,学校于2009年5月加入江苏化工职教集团,2010年6月加入江苏食品职教集团,2010年11月加入江苏发那科数控职教集团。2011年又成功牵头组建了由市教育局、人社局、30多所学校、30多个企业参与的淮安市高职校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的创建推动了校校、校企在人才共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