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2)
2023(10870)
2022(8874)
2021(8598)
2020(7055)
2019(16586)
2018(17157)
2017(30078)
2016(17187)
2015(19491)
2014(20174)
2013(18653)
2012(16890)
2011(15403)
2010(16015)
2009(14491)
2008(14469)
2007(12901)
2006(11569)
2005(10763)
作者
(47734)
(39366)
(39255)
(37741)
(25192)
(18968)
(18041)
(15343)
(15269)
(14545)
(13588)
(13350)
(13151)
(12650)
(12348)
(12185)
(11869)
(11705)
(11557)
(11339)
(10278)
(9838)
(9614)
(9304)
(9016)
(8976)
(8880)
(8748)
(8173)
(7920)
学科
(57953)
经济(57870)
管理(43995)
(36155)
(30756)
企业(30756)
方法(23404)
中国(21279)
数学(20184)
数学方法(19558)
(17075)
理论(16213)
(15786)
教育(14754)
地方(13902)
(13879)
(13833)
业经(13730)
教学(12839)
(11860)
(10818)
银行(10791)
农业(10497)
(10390)
(10071)
金融(10064)
(9554)
技术(8982)
(8943)
贸易(8932)
机构
学院(224947)
大学(224328)
研究(79537)
管理(79372)
(77758)
经济(75376)
理学(66015)
理学院(65150)
管理学(63358)
管理学院(62906)
中国(59342)
(50296)
科学(49990)
(40923)
(39784)
(39209)
(37545)
研究所(36581)
中心(36068)
(35976)
师范(35584)
业大(32548)
北京(32489)
技术(32111)
(31113)
(29464)
财经(29075)
农业(28988)
教育(28757)
师范大学(28243)
基金
项目(142552)
研究(110395)
科学(110275)
基金(95529)
(83065)
国家(82280)
科学基金(69381)
社会(63638)
社会科(59885)
社会科学(59873)
(59707)
教育(56625)
(50519)
编号(48799)
基金项目(48515)
自然(43768)
自然科(42747)
自然科学(42735)
成果(42632)
自然科学基金(41884)
资助(40311)
课题(37489)
重点(33463)
(31127)
(31070)
(30404)
(30017)
项目编号(29424)
创新(27923)
规划(27748)
期刊
(95781)
经济(95781)
研究(74011)
中国(64777)
教育(54301)
学报(36125)
(34971)
(32715)
管理(32694)
科学(31384)
大学(28104)
技术(26829)
学学(24811)
农业(23375)
(20586)
金融(20586)
职业(16852)
业经(16318)
图书(15455)
经济研究(14601)
财经(13986)
(13105)
(12362)
论坛(12362)
(12164)
(11753)
统计(11652)
问题(11208)
技术教育(11192)
职业技术(11192)
共检索到37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军  
学校与医院共同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各具特色、相互联系和衔接的教学手段与育人方式是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在实践中,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对接行业,为医教协同"双主体"人才共育搭建平台;对接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医教协同的共生发展;对接合作医院,推进医教协同院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深化课程建设使之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同时,建立医教协同的工作机制,保障共育人才的畅通运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菱歌  张炳辉  张辛雨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环境背景下,针对金融高职院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金融服务意识培育为目标,以金融服务能力养成为核心,以创业就业素质培育为拓展,以教学质量监控为保障的金融高职院校复合技能型人才"P+M"培养模式。经过充分的实践检验,该模式对于提升金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具有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基础性作用。高校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庆师范学院综合文科专业试验改革课题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小平  
目前高等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授,而容易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协同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目的,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惠菊  
近年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区域、强化功能、培育特色的办学思路,将发展融入到地方发展之中,不断强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近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6.5%、97.1%、98.3%,于2012、2013年连续获得云南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称号。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共推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天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就高等职业院校职后教育培训探索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校董会、改革课程内容、搭建远程学习平台、探索送教上门等方式方法,创新了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新的教育培训方式,获得了高职院校职后教育培训的新经验,为高职院校职后教育培训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王卫强  潘颢丹  
分析了高校向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而突显出的主要问题,揭示了缺乏激励、脱离专业、评价体系不合理是影响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元协同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并通过开展的具体改革实践,促进了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高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雪芳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省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博知识、重实践、求创新、强能力"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三模块、三环节、三平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重新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