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0)
2023(8095)
2022(6240)
2021(5677)
2020(4587)
2019(10366)
2018(10824)
2017(20041)
2016(11456)
2015(12723)
2014(13082)
2013(12060)
2012(10681)
2011(9405)
2010(9693)
2009(9225)
2008(9299)
2007(8187)
2006(7645)
2005(7501)
作者
(29797)
(25022)
(24708)
(23987)
(15869)
(11719)
(11360)
(9661)
(9428)
(8951)
(8637)
(8350)
(8304)
(8158)
(8016)
(7750)
(7398)
(7306)
(7287)
(7196)
(6592)
(6094)
(6054)
(5739)
(5720)
(5660)
(5646)
(5574)
(5068)
(4849)
学科
(40904)
经济(40828)
管理(35494)
(30866)
(26577)
企业(26577)
(16502)
中国(14873)
(14207)
(13183)
(13068)
业经(12561)
方法(11266)
体制(10464)
(9088)
银行(9078)
数学(9034)
数学方法(8932)
(8691)
(8447)
金融(8445)
理论(8419)
农业(8107)
地方(7824)
(7815)
财务(7788)
财务管理(7765)
企业财务(7389)
(7157)
(6864)
机构
学院(153277)
大学(152461)
(63182)
经济(61762)
管理(54279)
研究(53728)
理学(45305)
理学院(44816)
管理学(44114)
管理学院(43803)
中国(41224)
(35039)
(32423)
科学(29353)
(26352)
(25777)
财经(25777)
中心(23897)
(23273)
研究所(23170)
(22663)
(21490)
师范(21311)
北京(20508)
经济学(20138)
(19745)
(19543)
业大(19091)
财经大学(18854)
经济学院(17867)
基金
项目(95591)
研究(76022)
科学(75690)
基金(67640)
(57731)
国家(57199)
科学基金(49345)
社会(48514)
社会科(45812)
社会科学(45804)
(38208)
教育(37052)
基金项目(35008)
编号(31970)
(31424)
自然(28746)
自然科(28061)
自然科学(28054)
成果(27938)
自然科学基金(27566)
资助(26262)
(24833)
课题(23733)
重点(22188)
(21820)
(21019)
(20655)
国家社会(20397)
(20209)
(19693)
期刊
(78624)
经济(78624)
研究(53600)
中国(39698)
(29541)
教育(27313)
管理(23072)
(23010)
学报(20644)
科学(19525)
(17892)
金融(17892)
大学(17127)
学学(15606)
技术(15111)
农业(14611)
财经(13798)
业经(12595)
经济研究(12262)
(11914)
问题(10429)
职业(9036)
(7562)
改革(7430)
(7430)
现代(7299)
(7247)
(7208)
(7129)
论坛(7129)
共检索到250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孔珍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热词。校长职级制是指取消学校和校长的行政级别,设置独立的校长职级序列、晋升通道、薪酬体系、职级评定标准,并进行分级聘任的校长管理制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就开始试点校长职级制,之后山东、广东、吉林、陕西、北京、辽宁、湖北省、内蒙古等地纷纷试点。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将上海等地确定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校长职业只有走入专业化进程,才能提升校长群体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社会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校长专业化所需要的知识应该是能促进校长群体提升职业活动水平的知识,能为校长群体的职业活动提供有效指导的知识。建构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除了利用已有知识,还需要生产新的实践性知识。校长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制约校长专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校长管理制度,应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建立健全校长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促进校长的专业化进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忠海  
教育改革中的行政管理和教师专业自主博弈反映了不同层面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各自的权力和利益将教育活动肢解为封闭的、格式化的领地,割裂了教育实践中的人之生命开放性特征。问题的症结在于行政管理和专业自主所秉承的技术理性及其工具理性价值。基于人之生命开放性特征,教育者必须坚持平等、共生的教育理念,破解行政管理与专业自主之间的藩篱,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命教育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慧  
高校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束缚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问题。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与教师专业化相冲突表现为: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的目标短视;只重引进教师而忽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高校中的行政主导导致部分教师放弃专业化而追求行政职权。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解决的思路有:在宏观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法律制度要改革;在微观上,高校的管理需要在制度、文化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秋发  刘桂辉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从改革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改变高校内部治理模式两个维度入手,结合我国国情,主张重构政府、高校和教师三者的职能和权限,提出了"政府放权、高校分权、教师享权"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戚聿东  
国有企业泛行政化,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深层障碍之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去行政化"。本文揭示了国有企业泛行政化的主要表现,包括企业及其企业家的行政级别化、"商而优则仕"现象、"旋转门"现象、企业间"高管对调"现象、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和严重的行政性垄断等。建议尽快取消国企及其高管的行政级别,真正落实政企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改革,强化企业自主权,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打破行政性垄断,不断弱化"官本位"观念,形成创富文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元俊  
我国高等学校行政化是饱受社会舆论和"两会"诟病的痼疾。在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类型的高职院校在飞速发展。通过剖析目前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存在着由上级委派院级领导,管理机构庞大、行政人员多,行政权利至高无上等行政化的现象与弊端,试想通过去除行政级别,改变选拔方式;精减管理机构,实行职员制;推行教授治教,制定学院章程;建立中介组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民主管理,构建监督机制等改革措施,来去除高职院校行政化和官场化的弊端,以构建精简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刁春好  
高职院校已经沦为高校"行政化"的"重灾区",亟待推动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文章准确界定了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内涵,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行政化"的表现;并剖析了高职院校"行政化"的成因及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弊端;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高职院校"去行政化"不仅要重构高职院校与政府、高职院校与社会及高职院校内部的各种关系,而且有赖于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洋  龚怡祖  
"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的改革取向,并不能必然实现公众所期待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在现实中,校长既是沟通学术与行政的关键使者,也是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筹资者,让这一角色远离学术决策中心并不妥当。在我国,导致这种简单化改革取向的根源在于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行政化。为此,在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去行政化改革中,应谋求建立一种大学、政府、市场多方选择力量较为平衡的选拔体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相明  谢凌凌  
行政化是中国大学因缺失现代大学制度而呈现出的一种病象",去行政化"只是中国大学组织变革的行动思路或改革过程,本身不足以构成大学改革的行动方案。理性地看,这种"去行政化"的大学组织变革更应强调根本性的制度更新,当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和旨归,以防止掉进"为去行政化而去行政化"的认识与实践误区。着眼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系统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大学组织管理两个层面展开,从组织职能、权力结构、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去管制化、趋学术化"重构,在努力建构大学自治、学术自主、行政服务之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矫治大学内外部的行政化体制弊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欲真正"去行政化",就必须改革用人制度。本文提出我国大学用人制度的改革,可以采取"民选"基础上的职业校长制、聘用制度下的教育职员制和"双轨"型的教师聘任制三种制度有机结合的方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昕  余晖  
我国的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存在着两种改革思路,一是再行政化,即涉及到资源配置的各项权力由各政府部门转移到卫生行政部门手中,从而使现行的分散型行政化转变为新的集中型行政化的制度格局。二是去行政化,即让公立医院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并在全民医保所引致的医疗服务购买行为大转型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地选择适宜自身情况的竞争策略。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基本上认可了后一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成  蔡玲丽  赵春鱼  
本文基于服务行政的视角,概括了高校服务行政有限、法治、民主、有效等特征。提出构建高校"服务行政"模式,要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和绩效观,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建立健全"服务行政"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和决策及提高服务行政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恒鹏  昝馨  向辉  
本文首先梳理了建国以来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模式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其特征。时至今日,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医保支付,财政直接投入占公立医院收入比例已经很低,其投入目的并非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目标,而是在维持财政养人的旧体制。然后本文简要综述了近三十年以来英国、德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模式的变革路径,由预算拨款转变为签约购买服务,是这一变革的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创造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一方面鼓励公立医院运用其自主权提高绩效,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从改革财政补偿模式的角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的政策选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继娥  王刚  褚宏启  
校长职级制的本质是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的具体形式,其外延由校长职级分类与标准、职级评价、职级晋升和职级薪酬制度构成。实行校长职级制是弥补我国校长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缺失,进而建立健全校长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应从制定科学的制度方案入手深化此项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