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5)
- 2023(8425)
- 2022(6617)
- 2021(6237)
- 2020(4987)
- 2019(10842)
- 2018(10476)
- 2017(19732)
- 2016(10331)
- 2015(11665)
- 2014(11472)
- 2013(10710)
- 2012(9639)
- 2011(8489)
- 2010(8906)
- 2009(8936)
- 2008(7892)
- 2007(7462)
- 2006(6726)
- 2005(6007)
- 学科
- 济(37155)
- 经济(37005)
- 管理(29844)
- 业(28643)
- 企(26053)
- 企业(26053)
- 融(25179)
- 金融(25178)
- 银(22440)
- 银行(22440)
- 行(21848)
- 中国(20277)
- 方法(13812)
- 财(12597)
- 业经(12226)
- 农(11504)
- 制(11490)
- 中国金融(11050)
- 理论(10975)
- 数学(9707)
- 数学方法(9607)
- 地方(9271)
- 务(9192)
- 财务(9172)
- 财务管理(9159)
- 企业财务(8842)
- 教育(8200)
- 农业(7968)
- 和(7789)
- 体(7363)
- 机构
- 大学(138279)
- 学院(137495)
- 济(55487)
- 经济(54180)
- 管理(49007)
- 研究(42679)
- 理学(41524)
- 理学院(41105)
- 管理学(40385)
- 管理学院(40132)
- 中国(39283)
- 财(29627)
- 京(27811)
- 财经(23152)
- 科学(22404)
- 中心(22140)
- 江(21080)
- 经(20914)
- 范(20480)
- 师范(20347)
- 所(19395)
- 经济学(18353)
- 州(17886)
- 北京(17840)
- 融(17367)
- 财经大学(17360)
- 研究所(17277)
- 银(17241)
- 金融(17041)
- 银行(16665)
- 基金
- 项目(86964)
- 研究(71916)
- 科学(69000)
- 基金(60874)
- 家(50049)
- 国家(49465)
- 社会(47523)
- 社会科(43908)
- 社会科学(43890)
- 科学基金(43449)
- 省(35417)
- 教育(35044)
- 基金项目(31471)
- 编号(30990)
- 划(28636)
- 成果(27585)
- 自然(24087)
- 资助(24084)
- 自然科(23539)
- 自然科学(23537)
- 自然科学基金(23134)
- 课题(22333)
- 项目编号(19868)
- 重点(19710)
- 年(19652)
- 性(19625)
- 部(19502)
- 发(19342)
- 创(19306)
- 国家社会(18633)
共检索到22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戴世英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理念,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通过阐述校训价值内涵及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挖掘二者的契合性,探求校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校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高翔 罗显克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毋庸置疑,关键是路径选择。为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要融合内容体系,把握整体性与逻辑性;二要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多样性与灵活性;三要强调主体功能,突出示范性与实践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翟翠玲 田晓东
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对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观照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改善和重构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高校要拓展宣传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波 马晓英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天然教育功能,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内涵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外延定位片面化等现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把握课堂和宿舍两个阵地,抓住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用好制度、活动、实践、网络四个载体,有助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雪珍 赵学延 苏坤
国家对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越来越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双重属性"成为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阵地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发挥大学的德育功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培训、教学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为正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宏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西柏坡纪念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红色大学校,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宣传与教育的重任。近年来,西柏坡纪念馆与省内外部分高校深度融合,建立起共建共育战略合作关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演出艺术形式走进高校创新寓教于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整合双方研究力量推出有内容、有价值、有情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这些做法极大地丰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延明
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是学校立德树人理念的凝结和升华,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契合点和肥沃土壤。要让大学校训与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互通共融,使它"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辛立章
将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在理论、政策及实践等层面都具有可行性。高校应在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中提倡爱国,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倡导敬业,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倡导诚信,在职业素质教育中倡导友善。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 教学改革 道德素质 职业规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陶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加快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将新媒体平台与思政教育模式融合,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仍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度欠缺,且教育内容较为局限、单一。蒋笃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系统介绍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新媒体技术的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勇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生成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学知识重要,但构建和完善价值观念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校园文化生活为基点,不能脱离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贴近大学校园,引领高职学生生活并最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就要努力做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培育大学精神为重点,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提升文化品位为关键,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以校园各种媒介为载体,加强阵地文化建设;以优化校园环境为基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进路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是立德树人,这也是高校教育的落脚点。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加强系统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使之有制度可循,依制度落实,为制度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志凯 何玉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式、渗透式和互动式融入思政课,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更充分,帮助学生坚定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思政课 融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志凯 何玉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作为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促进知行有效转化,实现价值观塑造目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宁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法,既需要深入分析立法需求,评估具体领域或部门立法的重要性,又要审时度势,分析融入的可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税收立法提供方向指导、理论依据和信仰支撑。同时,融入了相关重要价值的税收法律,才能更好地实现税收立法保障税收活动有序进行、税收目的有效实现的内在功能,进而使价值目标得以实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号召以及落实税收法定的部署创造了宏观契机,既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学术阐释形成了理论指导,其他部门法融入的实践也提供了经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