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2)
2023(4167)
2022(3469)
2021(3411)
2020(2903)
2019(6274)
2018(6298)
2017(10643)
2016(6652)
2015(7922)
2014(8065)
2013(7107)
2012(6528)
2011(5979)
2010(6274)
2009(5745)
2008(5725)
2007(5401)
2006(4806)
2005(4154)
作者
(18032)
(15079)
(15016)
(14545)
(9570)
(7313)
(6922)
(5964)
(5910)
(5628)
(5223)
(5103)
(4952)
(4887)
(4869)
(4726)
(4534)
(4526)
(4389)
(4351)
(3993)
(3856)
(3758)
(3662)
(3457)
(3453)
(3406)
(3401)
(3173)
(3153)
学科
(17794)
经济(17655)
管理(14764)
(12067)
(12010)
企业(12010)
教育(10740)
理论(10651)
中国(8039)
方法(7612)
教学(7602)
(7337)
(5917)
业经(5861)
(5286)
学法(4887)
教学法(4887)
(4726)
研究(4182)
数学(4078)
学理(3998)
学理论(3998)
数学方法(3961)
社会(3844)
政治(3800)
经济理论(3790)
企业经济(3636)
思想(3622)
(3594)
土壤(3581)
机构
大学(90332)
学院(86824)
研究(31676)
(25442)
管理(24942)
经济(24606)
理学(21224)
理学院(20829)
科学(20473)
(20219)
管理学(20129)
管理学院(19966)
中国(19393)
(17346)
师范(17209)
(16349)
(16174)
教育(16073)
研究所(15006)
(14615)
业大(14040)
师范大学(13685)
北京(13326)
(12979)
中心(12836)
技术(12731)
农业(12611)
(11455)
(11264)
职业(10701)
基金
项目(56400)
研究(44808)
科学(43376)
基金(36609)
(31938)
国家(31551)
社会(26487)
教育(25934)
科学基金(25867)
(24148)
社会科(23514)
社会科学(23500)
(21260)
编号(19990)
基金项目(18882)
成果(18429)
课题(16576)
自然(16195)
自然科(15811)
自然科学(15804)
自然科学基金(15496)
资助(14864)
(14140)
重点(14111)
大学(13272)
(12744)
规划(12126)
(12077)
项目编号(11957)
(11694)
期刊
教育(34432)
研究(31169)
(31142)
经济(31142)
中国(27178)
学报(18723)
大学(15282)
(15193)
科学(13838)
学学(12612)
(11576)
农业(10601)
管理(9962)
职业(8876)
技术(8872)
高等(6646)
财经(6150)
(6137)
图书(5777)
高等教育(5565)
(5384)
(5349)
经济研究(5132)
技术教育(5047)
职业技术(5047)
职业技术教育(5047)
业大(4936)
(4842)
论坛(4842)
业经(4552)
共检索到139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延明  
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是学校立德树人理念的凝结和升华,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契合点和肥沃土壤。要让大学校训与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互通共融,使它"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中  
有大数据的支撑,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量化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教育工作带来新动力,加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的传播载体更加多样。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仍存在对数据盲从、学生信息杂乱、处理困难、容易造成学生隐私泄露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教师在大数据技术下,应针对数据缺陷进行弥补,加强学校数据处理水平建设,对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华威  耿玉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珍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变革及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即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其自身的价值观也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张力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何重要性?多元化时代如何发展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和高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徐  
本文着眼于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并以其为出发点,从树立新理念、搭建新平台、探索新方法、实现新突破和建立新机制等多方面、多力量统筹协调,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伟  王艳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全体国民的核心价值取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行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理清常态化的培育思路,找准常态化的培育要点,开展常态化的培育工作,全方位育人,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培育目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华  
面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系列挑战,身边榜样具有化解价值冲突的教育引导、确立价值取向的目标激励、关注价值诉求的行为强化等独特功能。高校应努力探索贯穿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等诸多教育环节用身边榜样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文章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当代大学生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的特点,通过第一课堂积极认知、第二课堂积极体验和第三课堂积极行动整合联动的方式,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采取科学测评、分层培养、文化浸润、网络影响等方法,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渗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网络,缔建学校"立德树人"与学生"幸福有成"的耦合点,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1+1>2的非线性效能增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华  
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针对教育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思政教育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与探索"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伟  
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的主要生存环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影响源,是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适应网络环境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新媒体交互式传播特征,再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话语体系;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倒逼范式",发挥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适应高校网络舆情高发态势,在舆情应对处置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浩  杨鑫  
新兴媒体以其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性与平等性、多元性与个性化、及时性与碎片化等特性,成为教育者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因素。在运用新兴媒体加强主流价值宣传、创新教育模式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素质,并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监督控制,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波  王华彪  姚路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高校在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创设校园环境熏陶、结合实践活动磨炼等措施,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晓滢  李艳  
认知结构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构建和积累起来的"本源力量"。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文化基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的理想信念和社会准则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于广大高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明  
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阶段性和冲突性特征,是人在心灵生活中不断抉择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心灵生活的选择性冲突最为激烈,其基本价值观正在形成,但不稳定、易破碎,信息化等时代特征对价值观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坚持“大学生本位”,让教育走进大学生的心灵生活,顺势而为,构建全过程培育体系,创新“两个课堂”的实现形式,发挥各方面相互协同的作用,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四位一体”的认同目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状  
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当今社会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应充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找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标识和价值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