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2)
2023(8881)
2022(7154)
2021(6565)
2020(4973)
2019(11317)
2018(11170)
2017(20174)
2016(11241)
2015(12861)
2014(12941)
2013(12380)
2012(11795)
2011(10895)
2010(11300)
2009(10092)
2008(9774)
2007(9079)
2006(8330)
2005(7670)
作者
(32587)
(27362)
(26983)
(25477)
(17354)
(13048)
(12211)
(10471)
(10437)
(9921)
(9409)
(9117)
(8946)
(8702)
(8499)
(8336)
(8091)
(8050)
(7966)
(7888)
(7000)
(6744)
(6566)
(6377)
(6262)
(6225)
(6181)
(6075)
(5558)
(5424)
学科
(50994)
经济(50953)
管理(25825)
(24046)
地方(21134)
中国(19145)
(16933)
企业(16933)
(16306)
业经(13535)
农业(11660)
地方经济(11485)
方法(10513)
(10359)
(9470)
金融(9468)
(8976)
(8903)
(8887)
银行(8882)
贸易(8872)
(8850)
(8764)
环境(8392)
(8358)
教育(8266)
技术(8108)
数学(8026)
(7947)
数学方法(7915)
机构
学院(155530)
大学(153065)
研究(61297)
(60621)
经济(59045)
管理(52151)
中国(45146)
理学(42626)
理学院(41998)
管理学(41205)
管理学院(40900)
科学(37176)
(34110)
(31550)
研究所(28365)
(28105)
(27145)
中心(27003)
(26795)
(25753)
师范(25535)
(22822)
北京(22534)
(22369)
业大(22309)
农业(21281)
(19998)
师范大学(19843)
财经(19832)
技术(19356)
基金
项目(98423)
研究(78313)
科学(76213)
基金(64773)
(55958)
国家(55363)
社会(46867)
科学基金(46052)
社会科(44296)
社会科学(44290)
(42324)
教育(36452)
(34850)
编号(34245)
基金项目(33914)
成果(29551)
(28922)
自然(26884)
课题(26219)
自然科(26092)
自然科学(26085)
自然科学基金(25539)
资助(25472)
发展(23456)
(23040)
重点(23012)
(22206)
(21050)
(20194)
项目编号(19852)
期刊
(81839)
经济(81839)
研究(52154)
中国(44022)
教育(31230)
(28219)
学报(22446)
科学(21391)
管理(21205)
农业(19466)
(18979)
(17697)
金融(17697)
大学(17479)
业经(15524)
学学(15312)
技术(15040)
经济研究(12039)
图书(11550)
(10319)
问题(10313)
(9258)
论坛(9258)
财经(9140)
职业(9120)
书馆(8684)
图书馆(8684)
(8560)
科技(8297)
(8271)
共检索到26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钟玮  
本研究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集群的实践基础出发,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对7所高校539名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集群发展校校合作的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有同一层次高校合作,不同层次高校合作,高校“组团式”帮扶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等形式。研究发现:当前合作存在高校集群合作指向不明,未与产业集群相结合,协同创新性不强,港澳高校参与较少,形式化严重的问题。研究建议“双一流”高校牵头成立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形成高校—产业合作集群;形成“传、帮、带”的区域互助高校集群;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国际化联盟;建立高质量港澳高校集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杨体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指出了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中高校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高校集群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城市群的动力源泉,在大湾区战略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目前,大湾区高校类型丰富、互补性强,集群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为充分认识和实现高校集群发展带来的独特战略价值,本文拟从"目标"、"特色"、"创新"、"竞争"和"品质"五个维度来探索其在区域中的发展导向。通过转变区域宏观战略、完善顶层设计、丰富高等教育功能多样性、转型高等教育服务职能和升级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等路径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构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此前的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和CEPA升级,或可视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礼包"。作为"礼包",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玉阁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此前的6月28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份协议是CEPA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和CEPA升级,或可视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的"礼包"。作为"礼包",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欣  张猛  唐杰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不是简单地做大经济规模,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湾区发展动力转换,全面提升粤港澳湾区的全球创新竞争力。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打破湾区内部城市间的行政樊篱,推动城市间的分工协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补科学研究创新的短板,巩固创新的基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应整体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率先形成以创新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家诚  高许超  林涛  
本文基于城市流外向服务功能模型与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香港经济辐射能力最大,但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相互作用强度仅位居第四,且与珠三角东岸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远高于西岸城市;然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量珠三角各城市与香港陆路距离增减变动对进出口、外资等影响的弹性系数。在一定时期内,珠三角西岸城市经济发展与东岸城市仍将存在明显差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武耕  张多来  
全球60%的GDP集中在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对全国GDP的贡献达12%。成人教育应把握机遇,主动作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对接人才培养、知识需求、信息传播各项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进行成人教育供给侧改革,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成人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文琴  陈心雨  曾文  肖鹏  
文章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基础,探究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与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从设施网络、文献资源、购书经费、从业人员、服务效能和优劣势方面分析各城市公共图书馆现状,梳理粤港澳地区图书馆的合作传统与历史。立足于各城市需求和交流共识,认为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合作需要解决基层图书馆建设较为薄弱,缺乏统一管理、长效合作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各级图书馆服务效能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对未来合作路径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峰  
从内地改革开放后到港澳回归前,三地间在会计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准入限制。港澳回归后,包括广东省在内的整个内地与港澳特区在会计准则、会计服务与人员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多项制度性合作安排。自2008年起,广东省在会计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与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有关的重要措施在广东省先行先试,再向全国复制推广。粤港澳会计合作在模式上实现了从非正式功能性合作到正式制度性合作的转变;在合作层次上通过多层次政策试验孕育创新实践,化解合作难题;其合作成果对内全面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具有示范作用。展望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粤港澳会计合作有以下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会计人员跨境便利执业;实现会计执业资格的全面互认;扩大在会计准则领域的国际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丘书俊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正处于全面推进阶段,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需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强化互动合作,协同发展,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文章分析了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中山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互动合作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际知名湾区城市互动合作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发展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冬平  
立足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需求,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系统理应精准内嵌三重理论逻辑:输入系统引入自组织逻辑,可激发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成员的内在动力;过程系统融入共生逻辑,可生成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的集合智能;输出系统彰显协同利益逻辑,可创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行动的共赢局面。只有实现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能驱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精准合作发展进而精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建辉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点是物流系统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内生动力强。可用单位GDP的社会物流成本、单位物流成本的物流增加值、物流服务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等指标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质量虽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物流业发展质量偏低表现为物流的成本高,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等,其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不足,第三产业欠发达且发展不均衡,物流产业组织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物流技术应用不足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一体化程度不高,物流组织管理技术不强,铁路物流发展滞后和海关效率低下等。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质量,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技术创新,深化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物流产业集聚,培养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技术推广和应用,加速物流一体化进程,用技术推动物流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创新,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技术,深化铁路物流系统改革,加大海关改革力度,发展绿色物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璇瑄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湾区内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发展具有集群效应的旅游经济,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的内在要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多核心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着边缘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滞后、部分节点城市网络功能较差;湾区内旅游特色同质化、定位模糊;非核心城市未能发挥资源优势等问题。大湾区内部需要通过旅游合作,统筹湾区内各城市发展,促进同城化、互动化,增强经济联系,建立经济规模,减少内部成本。因此,应认清城市网络角色,发挥功能优势;着重发展非核心地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雷丽  张帆  
首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物流的背景,阐述了绿色物流概念;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绿色物流认识、绿色物流实施主导部门、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随后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量化评价;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四个层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