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3)
2023(8249)
2022(6902)
2021(6385)
2020(4943)
2019(11501)
2018(11117)
2017(20609)
2016(11025)
2015(12784)
2014(12605)
2013(12614)
2012(12363)
2011(11696)
2010(11693)
2009(10522)
2008(10359)
2007(9127)
2006(8375)
2005(8018)
作者
(31925)
(26658)
(26461)
(25227)
(17105)
(12721)
(12022)
(10417)
(10338)
(9454)
(9347)
(8870)
(8676)
(8602)
(8525)
(8258)
(7965)
(7721)
(7642)
(7492)
(7035)
(6514)
(6414)
(6128)
(6062)
(5988)
(5889)
(5867)
(5443)
(5389)
学科
(57885)
经济(57835)
管理(24511)
(24404)
中国(22414)
方法(17837)
地方(17465)
(16192)
企业(16192)
数学(16052)
数学方法(15940)
(15938)
(13195)
贸易(13181)
(12818)
业经(12208)
(11093)
农业(10829)
(10540)
银行(10532)
(10456)
金融(10456)
(10423)
地方经济(10182)
(9720)
环境(9482)
(8755)
(8682)
发展(8391)
(8367)
机构
学院(162468)
大学(161441)
(78203)
经济(76934)
研究(67576)
管理(55449)
中国(52422)
理学(46132)
理学院(45503)
管理学(44942)
管理学院(44625)
科学(37457)
(36706)
(34602)
(33363)
研究所(31224)
中心(28864)
财经(25894)
(25770)
经济学(25643)
北京(24736)
(24623)
师范(24426)
(24203)
(23939)
(23727)
经济学院(23005)
科学院(20670)
师范大学(19883)
农业(19836)
基金
项目(101240)
科学(80106)
研究(78602)
基金(72704)
(63216)
国家(62680)
科学基金(52553)
社会(51436)
社会科(48915)
社会科学(48908)
(37625)
基金项目(37014)
教育(36046)
(32389)
编号(31040)
资助(30331)
自然(29958)
自然科(29264)
自然科学(29257)
(28815)
自然科学基金(28752)
成果(26153)
发展(24104)
(23729)
(23667)
重点(23644)
课题(23438)
中国(22641)
国家社会(22436)
(20953)
期刊
(93489)
经济(93489)
研究(58608)
中国(40679)
(25649)
教育(24499)
(22855)
管理(22768)
科学(22534)
学报(21751)
(19446)
金融(19446)
农业(18263)
大学(17159)
经济研究(16529)
学学(15774)
技术(15110)
业经(14709)
财经(13447)
问题(12479)
(12235)
(11852)
世界(11825)
国际(11449)
(10490)
(8241)
论坛(8241)
技术经济(8230)
经济问题(7929)
资源(7511)
共检索到269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崔允漷  夏雪梅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斌华  
美国是较早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家。本文力争以客观的态度 ,审视并分析了美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和经验教训 ,并进行了个案的介绍和研究。美国的某些做法不仅值得我们参照或借鉴 ,而且有助于我们冷静反思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陈华  徐晨盈  赵晓雨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正式开启了校本课程开发20年的发展道路。其中,早期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术关注,特别是华东师大教育学者群的校本创新思维及其校本课程开发系列专著、咨询报告、实用案例丛书、教学成果奖项和专业支持平台等新兴研究成果,以及更多校本课程研究者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反思,都是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的创新理论成果与实践智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斌华  
今天在校的学生将进入未来社会。可是,现在的课程主要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面向过去的特点。科学预测未来早已在社会的其他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同样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有"未来意识",为学生的明天作好准备,开发面向未来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艳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一种合作的过程。然而我国的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却缺乏一种合作的意识,这必将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方向。因此,本文采用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明校本课程开发中合作的基本内涵、合作的类型与合作的模式分析等问题。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对我国全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有所助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这使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基于这一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实质与目的;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更新,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核心与灵魂;立足于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是建构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重视校本管理体制建立,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保障与支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玉珍  
本文试图暂时悬置“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课程术语的种种概念分析 ,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的口号。以此为前提 ,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这一口号所包含的种种新的课程观点和主张 ,所隐含的种种课程信念和理论假设 ,以期从基本观点和理念上更深入地认识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银  
文章指出: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其意义在于,拓展课程资源,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完善学生个性;地域文化既有内隐与抽象的精神层面,又有外显与具象的物化表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从历史遗迹、地方名士、民俗风情、方言艺术、地方精神、民间体育等领域着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华清  左菊  孙泽文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无法绕过的专门领域和特殊工作。因选取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校本课程开发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依据范围,可分为完全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依据主体的变化,可分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依据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课程选择等六种类型。校本课程开发没有固定的程序,但具有一般的流程。它包括明确理念、情况分析、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和实施与评价五个步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正伟  李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