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4)
2023(7987)
2022(6769)
2021(6263)
2020(4875)
2019(11187)
2018(10797)
2017(19981)
2016(11008)
2015(12598)
2014(12716)
2013(12485)
2012(12318)
2011(11476)
2010(11965)
2009(11004)
2008(11021)
2007(10323)
2006(9628)
2005(9059)
作者
(33743)
(28236)
(28090)
(26472)
(18106)
(13635)
(12822)
(11044)
(10799)
(10262)
(9632)
(9593)
(9091)
(9035)
(8883)
(8606)
(8432)
(8323)
(8148)
(8128)
(7524)
(7041)
(7000)
(6672)
(6510)
(6349)
(6347)
(6313)
(5912)
(5682)
学科
(51113)
经济(51055)
(30842)
管理(29996)
(23168)
企业(23168)
中国(18343)
地方(17892)
(16750)
方法(13589)
业经(13308)
农业(11816)
(10964)
数学(10495)
数学方法(10237)
地方经济(10129)
(10001)
(9841)
金融(9841)
(9790)
(9788)
银行(9777)
(9590)
(9458)
贸易(9446)
技术(9444)
(9273)
理论(9247)
(9081)
(8165)
机构
学院(165605)
大学(163042)
(64684)
经济(63048)
研究(62213)
管理(57867)
理学(47728)
中国(47242)
理学院(47088)
管理学(46128)
管理学院(45825)
科学(37984)
(36628)
(32848)
(30432)
研究所(29284)
(28543)
中心(28206)
(27913)
(26664)
师范(26397)
北京(23892)
(23124)
财经(22810)
业大(22559)
农业(21968)
(21856)
师范大学(20970)
(20511)
(20384)
基金
项目(99365)
科学(77214)
研究(77125)
基金(67647)
(58537)
国家(57908)
科学基金(48751)
社会(46881)
社会科(44325)
社会科学(44317)
(40928)
教育(36130)
基金项目(34993)
(33684)
编号(33529)
成果(29428)
自然(29005)
自然科(28338)
自然科学(28333)
自然科学基金(27819)
资助(27723)
(27402)
课题(24474)
重点(22701)
发展(22146)
(21724)
(21047)
(20736)
(20520)
项目编号(19989)
期刊
(86233)
经济(86233)
研究(55227)
中国(43334)
教育(29803)
(29153)
学报(25052)
管理(24128)
科学(23873)
(22479)
农业(19882)
大学(19302)
(19154)
金融(19154)
学学(17645)
技术(16938)
业经(15533)
经济研究(13039)
财经(11503)
问题(10827)
图书(10725)
(10123)
(10038)
(9059)
(8993)
论坛(8993)
技术经济(8364)
职业(8274)
(8228)
世界(8212)
共检索到278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知识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优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知识选择对彰显校本课程的特色、提升校本课程的品质、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缺失、知识观的偏狭和知识选择方法的不足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知识选择困境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体权力共享、知识融会共生和立足内部视界有助于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中知识选择困境的突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课程整合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门类归并、内容统整、教法革新的系统集成和重构的过程。当下高职课程整合面临课程观念陈旧,整合能力欠缺,内容整合难产,教材整合滞后等诸多困境;但我们没有理由拒斥整合,因为整合是具有多元价值和正能量的事物,即课程整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程整合是内涵发展的根本,课程整合是特色建构的抓手,课程整合是教育创新的纽带,课程整合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课程整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课程整合困境突破、价值赋予的路径是,培养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思维,提升课程整合的方法与能力,实现课程整合教材的突破与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教师共同体的本质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共享意识薄弱、共享层次低端、共享机制匮乏、共享生态缺失等困境,究其根源,主要是由管理本位知识观的盛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泛滥、霸权主义知识观的作祟、普遍主义知识观的弥漫等造成的。为此,要突破困境,就应实现从管理本位走向专业合作、从客观主义走向生成建构、从霸权主义走向和谐共生、从公共知识走向个体知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当前中小学地方课程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界定尚不清晰,缺乏准确有效的概念辨析;承载欠妥,文化内容过滤与设防不够妥当;文化伦理地位低下,缺乏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发展路径描摹国家课程建设思路,背离地方课程的本质和特色。从文化学的视角思考,上述困境的成因主要是区域的行政划分代替了文化地域,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工具文化取向和管理取向,地方课程文化的固有文化伦理弱势等。要想突破上述困境,实现地方课程的长足发展,可以基于文化学的考量,从文化地域、文化属性、文化过滤和文化伦理等层面进行尝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波  
知识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地域性知识观照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割裂了学校、地方、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层递关系,无法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知识进行价值辩护,存在窄化与浅层化课程知识的局限。境域性知识强调知识的语境性、地方性和动态性,对于优化三级课程管理、彰显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确证师生作为知识选择主体具有积极意义。其中,问题情境的构建、开放文化的形成和立足内部眼界的方法论主张是彰显境域性知识的基本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道宏  
":校本课程"实施,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需求。课程改革十年",校本课程"既取得了显著成果,也遭遇到空前挑战。其间原因错综复杂,而校本课程内蕴的多元课程文化与当前教育体制、学校管理一元文化之间的冲突,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文化与当前预设、执行的教师专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是极为重要的原因。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变革固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课程改革激起的新课程与学校原有制度的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即教育体制、学校制度不进行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改革,校本课程将难以为继,"新课程"还将退回原有的课程状态,以维持系统的平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段兆兵  
各种知识间的地位和结构构成知识伦理关系。传统课程知识伦理的失落表现在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到评价的全过程。新的知识观为原来没有进入课程的知识进入课程体系并获得合法地位提供了依据。建立知识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的积极性是开发校本课程和建立新型知识伦理关系的重要举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丽丽  
高职传统的英语课程知识观把人与课程知识割裂开,忽略了知识本身就是人类运用智慧全身心探索世界的产物这一客观事实,因此难以揭示课程知识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关联;试图回到原点探寻校本英语课程知识与教育联姻的基础,即知识的内在结构与人的生命本性的内在契合,阐明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知识观的发展应从"人知疏离"走向"人知融生互动"的新观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忠  熊梅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反思,并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切入点,从参与校本化课程实施逐渐深入到参与全新的课程开发,并提出要以"渐进引导"的方式推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同时要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点开展有关培训、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的保障机制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洪亮  
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并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知识观决定着课程的范式,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开发,诚然也受课程开发主体知识观的支配。知识观是校本课程建构的"灵魂",从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组织、实施,无不受知识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的左右。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主体知识观的正确与否,关乎着校长课程的成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封云  黄宏晖  刘石柱  
伴随高等教育课程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教师相关课程研究课题逐渐增多,而这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于了解教师的课程权力。教师的课程权力大小与高校的课程教学水平存在紧密联系,唯有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权力,才能持续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课程场域视角来看,目前高校课程权力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课程惯习使得教师忽视了课程权力发挥,资本积累不足制约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以及课程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为此,高校应当改善教师课程惯习机制,丰富课程实践形式,促进资本积累,优化课程体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艳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一种合作的过程。然而我国的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却缺乏一种合作的意识,这必将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方向。因此,本文采用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明校本课程开发中合作的基本内涵、合作的类型与合作的模式分析等问题。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对我国全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有所助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银  
文章指出: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其意义在于,拓展课程资源,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完善学生个性;地域文化既有内隐与抽象的精神层面,又有外显与具象的物化表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从历史遗迹、地方名士、民俗风情、方言艺术、地方精神、民间体育等领域着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念金  
中国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遭遇到文化困境,其中深层困境是利益文化的多方面阻碍。素质文化方略有助于突破新课程改革困境,而且素质文化方略是切实可行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三大层面来展开素质文化方略:强化素质文化的基本精神、创造素质文化的美好形式、营造素质文化的积极情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润  周先进  
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性活动,是课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其组成部分,云课程这一新生事物在为我国课程改革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要使云课程的核心理念真正进入实践领域,必须加强云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与澄清。针对以上困境,可采取以下应对性策略:完善云课程"文本",促进云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转变课程"人"的传统认识,避免云课程实施的形式化;加大支持性环境建设力度,改善云课程实施的软环境;构建云课程评价范式,监督云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