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
2023(1519)
2022(1313)
2021(1381)
2020(1180)
2019(2584)
2018(2745)
2017(4700)
2016(3005)
2015(3637)
2014(3755)
2013(3426)
2012(3477)
2011(3146)
2010(3272)
2009(3130)
2008(3377)
2007(3316)
2006(2971)
2005(2733)
作者
(9074)
(7615)
(7431)
(7195)
(4852)
(3792)
(3474)
(3004)
(2913)
(2898)
(2682)
(2500)
(2477)
(2408)
(2391)
(2371)
(2304)
(2249)
(2216)
(2197)
(2024)
(1901)
(1891)
(1872)
(1742)
(1729)
(1685)
(1674)
(1669)
(1638)
学科
(9148)
经济(9130)
管理(7862)
(6443)
(5828)
企业(5828)
方法(3945)
(3239)
数学(3021)
数学方法(2857)
中国(2837)
理论(2834)
教学(2712)
(2462)
教育(2457)
(2457)
(2433)
(1957)
贸易(1954)
(1901)
业经(1840)
(1767)
(1708)
(1669)
银行(1663)
(1627)
(1571)
(1557)
财务(1549)
财务管理(1540)
机构
大学(44564)
学院(43302)
研究(15569)
管理(12563)
(12386)
经济(11880)
中国(11153)
科学(10886)
(10505)
理学(10402)
理学院(10207)
(9789)
管理学(9722)
师范(9704)
管理学院(9645)
(8572)
教育(8555)
(7775)
师范大学(7736)
研究所(7664)
(7648)
中心(7401)
北京(6955)
(6524)
技术(6471)
业大(6305)
(6225)
农业(6177)
(5333)
(5214)
基金
项目(24341)
研究(18680)
科学(18604)
基金(15899)
(13877)
国家(13704)
科学基金(11049)
教育(10912)
(9913)
社会(9823)
社会科(9159)
社会科学(9156)
(9017)
成果(8668)
编号(8516)
基金项目(7801)
资助(7336)
自然(7283)
自然科(7142)
自然科学(7140)
自然科学基金(6999)
课题(6886)
(5912)
重点(5898)
(5653)
项目编号(5206)
(5117)
(5014)
规划(4940)
大学(4895)
期刊
(17277)
经济(17277)
研究(14758)
教育(14385)
中国(13073)
学报(8716)
(7584)
科学(7191)
大学(6609)
学学(5954)
(5714)
管理(5545)
农业(5083)
技术(4724)
(3667)
金融(3667)
职业(2989)
图书(2929)
(2791)
财经(2788)
(2656)
(2524)
(2468)
(2457)
论坛(2457)
业大(2422)
经济研究(2171)
(2171)
业经(2167)
书馆(2143)
共检索到7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张萍  
国内外的很多研究显示,教师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同伴互助的质量和效果是影响校本教研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从我国校本教研实践看,对教师同伴互助的问题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就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的内涵进行探讨,以期对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张萍  
国外的研究显示教师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同伴互助的质量和效果是影响校本教研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教师同伴互助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教研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目标、特点、组织结构和实施四个方面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研究。目的是想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惠贤  杨超  
美国的同伴互助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为直接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为旨趣,由两个或三个及以上教师自愿参与为原则,以平等的对话方式而展开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在分析美国同伴互助的缘起、内涵和开展同伴互助的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教研组活动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胜波  李爽  孙洪涛  
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在线实践社区是支撑时空分离的教师同伴互助的重要环境,因此,优质的在线实践社区环境是促进教师同伴互助的关键。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和教师同伴互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同伴互助的在线实践社区环境的设计框架。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同伴互助的内涵;第二部分提出有效促进教师同伴互助的在线实践社区环境设计框架;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了设计框架的各个组成要素。文章认为,有效促进教师同伴互助的在线实践社区环境必须围绕活动、交互、工具、机制、行为和关系六大基本要素来进行。笔者提出,该设计框架为教师同伴互助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实践范式,据此设计和开发的在线实践社区能够...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梅志如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师专业研讨形式,在校本教研引领下有助于教师完成角色的转变,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养。校本教研的科学、实践、创新将伴随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职业生涯第一课——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首先是对传统理念的反思,一是反思"蜡烛","蜡烛"燃烧自己以照亮别人,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化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快乐;二是反思"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暗示了以一种固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兰  杜勇  兰觉明  
"同伴互助"是以参训学员为主体、以明确任务为驱动、以学员共同进步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培训方式。这一培训方式符合成人学习特点,有利于实现经验交流共享、提高学员主体地位和提升培训实际效果,是今后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新方向。"同伴互助"的实现形式灵活多样,在实践中还需要一系列保障条件。我们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应大力倡导通过"同伴互助"这一方式最终实现学员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同提高,从而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丽丽  
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内涵后,提出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缺乏规划的精神和能力、学业规划教育师资存在薄弱点两方面。对此,文章提出了教师导师与同伴导师协同导学模式,教师导师在求学决策方面进行模块式导学,同伴导师在学业管理方面进行帮带式导学,二者相辅相成,保障了学业规划教育的顺利实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敏霞  
本文对美国教师同伴指导的设计、指导教师的选择和培养、指导教师与被指导教师的匹配、如何针对初任教师与非初任教师的不同特点提供指导以及如何评价同伴指导的实施效果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评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培育名师、造就名师是高校与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同伴互助、博采众长可以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与教学研究等途径予以实施,并借助教师互动机制、教师互助平台与宽松环境的营造等予以保障。教学名师成长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同伴互助、博采众长成就了教学名师,也是名师成长的捷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迎春  
大学图书馆对馆员间的同伴互助重视不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很少。本文从图书馆员同伴互助的内涵、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组合方式、类型、保障及同伴互助中矛盾的化解等几个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员同伴互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春莉  吴加奇  姜国伶  
同伴互助配对方式的影响众说纷纭,不少研究者认为异质配对能够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同质配对才是同伴之间平等关系的体现。为此,选择北京市某中等学校初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级中72名学生,通过5(配对方式)×3(测试题目水平)的混合式设计及访谈,对比不同配对方式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强弱配对的同伴互助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影响最大,学习能力强和弱的学生均为受益者,但是受益点不同。同时教师应发挥指导角色,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谢雅婷  
中国校本教研的发展虽然受欧美流行的"校本运动"的影响,但主要动因来自我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改进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国校本教研演进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事件:一是2002年底的昆山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二是2003年初在北京举办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培训班;三是始于2004年的"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2003年之后,校本教研迅速成为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全国各地在校本教研中探索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而课例研究逐步成为校本教研普遍认可的基本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春兰  
校本教研文化建设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关键。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物质层面的条件创设、群体的行为、个体的态度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只关注局部,不顾其他,不但难以把握校本教研发展的真谛,更难以保持其健康发展。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由技术取向转向文化取向,加强文化建设的探索,不但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践引向深入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  
文章以美术教育的特殊性为切入点,针对大学生"同伴合作"意识的分析,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接受特点设计美术教学,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既定目标,旨在将"同伴合作"概念重新进行细化与科学整合,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合作意识的挖掘,在加强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方面开辟新的路径,为美术专业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文彬  
在"新课程"启动、推广和争议以及改善过程当中,针对其已经和可能出现的学校教育、课程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所开展的校本教研,可谓"生逢其时"。但是,就是在这种"生逢其时"的大背景下,校本教研却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制度约束与制度解放等"二律背反"而出现了"非校本化倾向"。因此,本文在明确校本教研的本义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其具体类型并分析其成因,应该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具有"警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