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6)
- 2023(3436)
- 2022(2772)
- 2021(2465)
- 2020(2085)
- 2019(4595)
- 2018(4547)
- 2017(8339)
- 2016(4717)
- 2015(5307)
- 2014(5104)
- 2013(5038)
- 2012(4762)
- 2011(4403)
- 2010(4575)
- 2009(4107)
- 2008(4484)
- 2007(3939)
- 2006(3474)
- 2005(3115)
- 学科
- 济(17025)
- 经济(17002)
- 管理(12401)
- 业(12012)
- 企(10478)
- 企业(10478)
- 学(7404)
- 方法(7180)
- 数学(5657)
- 数学方法(5533)
- 财(4895)
- 农(4424)
- 中国(4236)
- 业经(4221)
- 理论(3881)
- 务(3569)
- 财务(3567)
- 财务管理(3563)
- 企业财务(3416)
- 和(3363)
- 税(3112)
- 制(3077)
- 农业(2996)
- 环境(2966)
- 贸(2934)
- 贸易(2933)
- 税收(2877)
- 收(2844)
- 教育(2841)
- 易(2815)
- 机构
- 大学(73529)
- 学院(71970)
- 研究(28027)
- 济(24449)
- 管理(24319)
- 经济(23882)
- 理学(21224)
- 理学院(20852)
- 管理学(20264)
- 管理学院(20135)
- 科学(19805)
- 中国(19737)
- 京(16187)
- 所(15405)
- 农(14621)
- 研究所(14461)
- 财(12243)
- 范(12086)
- 业大(11978)
- 师范(11953)
- 中心(11914)
- 农业(11670)
- 江(11595)
- 院(10300)
- 师范大学(10010)
- 北京(9976)
- 财经(9951)
- 经(9053)
- 州(8750)
- 科学院(8442)
- 基金
- 项目(50619)
- 科学(40134)
- 基金(37538)
- 家(34655)
- 研究(34509)
- 国家(34397)
- 科学基金(28302)
- 社会(21337)
- 社会科(20050)
- 社会科学(20043)
- 基金项目(19918)
- 自然(19691)
- 自然科(19198)
- 自然科学(19190)
- 省(18976)
- 自然科学基金(18859)
- 划(17463)
- 教育(16261)
- 资助(14654)
- 编号(13354)
- 重点(12597)
- 成果(11584)
- 部(11266)
- 发(10885)
- 计划(10458)
- 创(10273)
- 科研(10136)
- 课题(9811)
- 创新(9583)
- 教育部(9185)
共检索到10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校本教研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开放式的教研活动。它具有如下特征 :研究的课题来自于学校中的教师 ;研究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 ;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 ,促进学校的发展 ;研究注重在教学现场进行应用性研究。校本教研有助于改进现有的教学研究机制 ,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
校本 校本教研 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锋娟 章光琼 张思 刘清堂
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已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型教研形态。文章明确了精准教研的内涵和特征,总结了精准教研在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新发展,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通导向,从专业取向、社会取向和生命取向三重维度指出精准教研赋能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服务师生群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并从政策引领、教研生态构建、多模态数据驱动、人机协同机制、教师素养提升和区(校)示范引领六个方面指出了促进精准教研未来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精准教研 价值取向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长琼
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具有学科交叉性、多目标性、多层次性、时域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文章认为,绿色物流战略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苗
企业微创新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涌现出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但目前对其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的探讨较为感性粗糙,同时缺乏从系统、动态视角出发对企业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的深入把握。基于现有微创新理论与企业实践成果,本文对企业微创新内涵、特征做了系统性归纳界定,从过程视角出发对企业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做了概括,并借助"企业微创新火箭模型"对机理进行了直观描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琼 周哲民 万秋红
技术思维是一种实用导向的工具性“实践智慧”,强化技术思维培养是面向未来提高职业教育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维度。研究技术思维内涵及其培养策略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建构技术思维发展理论模型,改进学生技能学习和发展的策略,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类型视域下课程教学论理论体系;在实践价值层面,加强技术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以及评价体系研究,为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和“课堂革命”提供借鉴和指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术思维 内涵特征 研究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冰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别于社会整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的组织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相对于社会文化大系统来说,它既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俊文
一、人口容量的内涵人口容量是一个综合量值,其制约因素很多,有社会经济的,自然生态的,也有人口本身的。因此,不能撇开具体的制约因素空泛地来理解人口容量,也不能从单个因素来定义人口容量。1.人口容量是一个历史范畴。人口容量发展同人口发展一样,为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制约。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容量具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地说,生产力水平越高,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文 张小林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空间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学界主要存在五种对社会空间的认识,即作为群体居住区域的社会空间、作为地域的社会空间、作为社会网络和组织产物的社会空间、作为符号与文化的社会空间以及作为"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社会空间。随后对社会空间的一般特征加以分析,认为社会空间存在社会性、辩证性、发展性、多样性和尺度性。最后,从社会网络空间、生活方式与社会生活空间及社会空间的尺度研究等方面,对中国社会空间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社会空间 内涵 特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曾玉林
现代林业基本的内涵和特征应该包括: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为目标,以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前提,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建立"和谐林业"为最高境界。
关键词:
现代林业 内涵 特征 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秀芹 李艳艳
怎样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教师必须清楚,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问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答案,需要教师之间通力合作。一、教师合作的内涵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形式,是两个或多个个体或组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瑛
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内涵与特征的阐述 ,提出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 ,并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观念 ,走技术生态化之路 ,依靠法律手段 ,强化全民环保意识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庭孝 龚蛟腾 张蕊 刘晓英 刘进军
知识关联是指知识单元(包括文献、人脑等知识载体和概念、词语等知识内容)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知识关联具有相互性、普遍性、传递性、隐含性、结构性、累积性等特征,是我们认识和利用知识关联的基础。知识关联有多种类型,其中显性知识关联、隐性知识关联、学科知识关联、主题知识关联、知识载体关联和知识内容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峰 苏鸿 郑向荣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实施优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创建优质学校则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优质学校的内涵与特征尚存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优质学校办学实践的探索。为此,清晰而科学地界定优质学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对引导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中小学薄弱学校改进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 优质学校 基本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之枫 韩刘伟 米文悦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遗产与城市中的个体文物相比,单体文物价值不突出、同质且分散,但因历史文化环境的综合呈现,而独具价值。以传统村落为基点,以山—水—林—田—村—镇—城的关联为视角,分析乡村遗产的内涵。揭示乡村遗产的三个突出特征,即联系城乡人地的区域关联性、跨越千年文明的时空层积性,以及整体大于个体的群体丰富性。提出乡村遗产具有的反映农耕文明连贯持续性的社会关系、城乡关系、人地关系价值体系,以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和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村遗产 内涵特征 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