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9)
2023(12890)
2022(11094)
2021(10675)
2020(8790)
2019(20778)
2018(20799)
2017(39488)
2016(21932)
2015(24817)
2014(25017)
2013(24305)
2012(21940)
2011(19509)
2010(19910)
2009(17603)
2008(17037)
2007(14576)
2006(12451)
2005(10727)
作者
(61944)
(51268)
(51039)
(48610)
(32653)
(24692)
(23108)
(20378)
(19632)
(18332)
(17674)
(17161)
(16274)
(16210)
(15886)
(15632)
(15585)
(15302)
(14660)
(14635)
(12875)
(12706)
(12476)
(11642)
(11562)
(11523)
(11370)
(11309)
(10432)
(10192)
学科
(80083)
经济(79995)
管理(59558)
(55122)
(46720)
企业(46720)
方法(40852)
数学(35833)
数学方法(35088)
(21439)
中国(21313)
(18293)
(18288)
业经(17872)
理论(17765)
地方(16032)
(14279)
农业(14092)
教育(13744)
(13575)
技术(13443)
(13245)
贸易(13235)
(12845)
教学(12225)
环境(12224)
(11763)
财务(11680)
财务管理(11659)
(11422)
机构
学院(298273)
大学(297654)
管理(118526)
(107587)
经济(104771)
理学(103362)
理学院(102220)
管理学(99911)
管理学院(99403)
研究(95194)
中国(68241)
(63796)
科学(62187)
(48106)
(47917)
(47708)
业大(46603)
研究所(43749)
(43660)
中心(43401)
(41347)
师范(40939)
北京(40434)
财经(38974)
农业(37260)
技术(36342)
(36052)
(35436)
(34920)
师范大学(32774)
基金
项目(209861)
科学(163480)
研究(154237)
基金(148380)
(129325)
国家(128198)
科学基金(110057)
社会(92207)
社会科(87192)
社会科学(87164)
(84623)
基金项目(78601)
教育(74453)
自然(73392)
自然科(71704)
自然科学(71689)
(71150)
自然科学基金(70332)
编号(65090)
资助(62496)
成果(52705)
重点(47246)
课题(46013)
(45318)
(43946)
(43814)
创新(40740)
科研(39986)
项目编号(39864)
大学(39634)
期刊
(115189)
经济(115189)
研究(83687)
中国(61593)
学报(48685)
教育(46542)
科学(43761)
管理(43685)
(43102)
大学(37007)
(35199)
学学(34402)
技术(30936)
农业(30721)
(20576)
金融(20576)
业经(19354)
图书(17912)
经济研究(17805)
财经(17617)
(16246)
科技(15199)
(14857)
理论(14266)
(14208)
问题(14198)
技术经济(14101)
职业(13997)
实践(13343)
(13343)
共检索到426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旭  张淑林  
作为高等教育结构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基本上呈封闭型状态,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创新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旭  张少华  张淑林  陈伟  
认为"校所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是赋予洪堡教育理念时代内涵的需要,是适应教育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发展模式的需要,是促进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结合中国科技大学"校所结合"的典型案例,对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莉  郭耿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着重突出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特点,"站——校模式"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界的重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所形成的"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介绍了以"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国芳  吴松  彭术连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介绍了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措施,即积极推进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构筑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铁群  解丽霞  谢胜利  邬智  
在分析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它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优越性,并揭示这一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劲松  
以提高研究生的全面质量为目标,结合笔者多年研究生培养实践,从科研育人、强化实践、提升素质三个角度,提出了面向实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利民  
作者在对以往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重点介绍了在“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的改革实验,阐述了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改革实验工作,及其阶段 性,效果和体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兆华  姚忠平  赵力  龙军  孙秋  尹鸽平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基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化高端人才,以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应用型研究生课程设置,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搭建了化工实验平台,建立了校内外实践基地,以确保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条件与质量;针对"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采取了适应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学位论文管理措施等。目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形成了学科、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明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