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
- 2023(166)
- 2022(136)
- 2021(123)
- 2020(81)
- 2019(235)
- 2018(249)
- 2017(501)
- 2016(229)
- 2015(293)
- 2014(275)
- 2013(292)
- 2012(280)
- 2011(262)
- 2010(263)
- 2009(243)
- 2008(202)
- 2007(211)
- 2006(172)
- 2005(164)
- 学科
- 济(1753)
- 经济(1753)
- 体(606)
- 联合(525)
- 合体(508)
- 经济联合(508)
- 经济联合体(508)
- 联合体(508)
- 业(500)
- 农(499)
- 管理(489)
- 地方(437)
- 关系(435)
- 农业(381)
- 土地(378)
- 经济关系(334)
- 中国(308)
- 对外(296)
- 企(268)
- 企业(268)
- 外经(265)
- 对外经济(265)
- 地方经济(247)
- 技术(237)
- 业经(226)
- 制(202)
- 合作(201)
- 发(197)
- 问题(195)
- 资源(192)
- 机构
- 学院(3279)
- 大学(3163)
- 研究(1445)
- 济(1415)
- 经济(1387)
- 管理(1244)
- 理学(1006)
- 理学院(992)
- 中国(987)
- 管理学(977)
- 管理学院(970)
- 农(955)
- 科学(762)
- 所(714)
- 农业(695)
- 京(663)
- 研究所(638)
- 中心(629)
- 江(615)
- 业大(577)
- 范(574)
- 师范(572)
- 院(548)
- 省(486)
- 州(480)
- 财(479)
- 发(463)
- 师范大学(455)
- 科学院(439)
- 研究院(430)
共检索到5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地方经济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为基础。当今,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从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正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一项永恒的任务和宗旨,职教扶贫是被世界各国扶贫开发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有效的扶贫道路。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教育精准扶贫为核心对重庆涪陵大木乡九年制学校、涪陵百胜镇红花村、涪陵新妙镇岔河等4个村、巫溪县文峰镇与朝阳小学开展了教育帮扶、产业扶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满华
首都经济圈覆盖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区,横跨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产品供求结构互不相同,资源禀赋各有所长,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之间相互支持作用较大,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山西省在首都经济圈中具有一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但是一个"经济小省"。山西省要通过建立首都经济圈沟通协商机制,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途径搭建首都经济圈经贸互动平台,进一步推进首都经济圈的合作,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关键词:
首都经济圈 山西省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4年4月,坐落在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腹地,被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1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30余家)企业天然包围。7年来,学院在致力培养企业一线基层精英的过程中,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改革办学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推进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紧密配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宗旨,探索出一条协同创新、内涵发展、面向市场、花小钱办大事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珍 马启鹏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在总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仍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达到了50.32%,而且,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又普遍低于城市居民,从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发展之源的视角,其实更应该接受不同层次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农民。虽然农民教育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根海 张勇
校地合作共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不足,校地合作共建较难有效地开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政府和高校在合作共建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高校应当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政府 合作共建 角色定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芳恒
省地共管、以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在新增地方本科院校的运作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矛盾。新增地方院校在经费投入、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化解这些矛盾的现实抉择是开放式办学,加强校地合作。
关键词:
新增地方院校 校地合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永安
校地互动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是地方高校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与战略选择。在校地互动的指导思想上,应遵循互惠性、互补性、主动性和市场化等基本原则,而在校地互动的主要思路与措施中,政府主导是实施的基础,体制创新是实施的关键,机制创新是实施的保障,项目推动是实施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校地互动 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名权 余修武 廖小春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纽带,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职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强化特色的关键,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作为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钟玮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高校、政府、企业的校地合作角色进行分析,建构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概念模型。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对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角色定位重要性进行排序分析。研究探讨了建立高校、政府、企业校地合作的"三螺旋"新机制。
关键词:
高校 校地合作 角色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东风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从校企双方的发展出发,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理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在教学课程体系的拟定、技能实训等方面,合理配置和共享资源,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让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创建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成人教育 校企合作 困境 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顾安才
由于历史、自然、区位等方面的原因,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新疆其他地区。三地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疆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分析三地州金融支持服务面临的经济发展滞后、信贷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够、融资渠道狭窄、金融服务薄弱等主要问题,探讨金融支持服务三地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保清
地方理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坚持立足阳泉、服务山西、面向全国,以培养区域、煤炭行业所需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导向,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研塑校"的发展战略,探索和开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方式,加快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将 刘腾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重视、学校主动,但校企合作现状依然不尽如人意,发展极不平衡。针对当前校企合作发展困难及不均衡的现状,需要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履行本位职责,分门别类地对校企合作进行干预、扶持和促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分类 均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费芳
校企合作办学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当前的校企合作中面临着合作理念、合作政策、合作机制诸多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定位,做好风险预测,理清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承担职责,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