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4)
- 2023(8964)
- 2022(8186)
- 2021(7913)
- 2020(6656)
- 2019(15674)
- 2018(15760)
- 2017(30969)
- 2016(17037)
- 2015(19391)
- 2014(19534)
- 2013(19306)
- 2012(17724)
- 2011(15824)
- 2010(15748)
- 2009(14271)
- 2008(13802)
- 2007(12044)
- 2006(10554)
- 2005(9312)
- 学科
- 济(64489)
- 经济(64405)
- 管理(49061)
- 业(46937)
- 企(38932)
- 企业(38932)
- 方法(30756)
- 数学(26335)
- 数学方法(25967)
- 农(19078)
- 中国(16821)
- 财(16544)
- 业经(14751)
- 学(14744)
- 地方(13900)
- 农业(12652)
- 制(12055)
- 理论(11692)
- 贸(11500)
- 贸易(11496)
- 和(11147)
- 易(11136)
- 务(10827)
- 财务(10763)
- 财务管理(10739)
- 技术(10535)
- 教育(10391)
- 环境(10235)
- 企业财务(10157)
- 银(9629)
- 机构
- 大学(238451)
- 学院(236665)
- 管理(98379)
- 济(89259)
- 经济(87053)
- 理学(85206)
- 理学院(84279)
- 管理学(82819)
- 管理学院(82397)
- 研究(76853)
- 中国(57420)
- 京(51607)
- 科学(49108)
- 财(40633)
- 所(38635)
- 农(37620)
- 业大(36298)
- 中心(35716)
- 研究所(35054)
- 江(34510)
- 北京(33098)
- 财经(32728)
- 范(32481)
- 师范(32248)
- 经(29627)
- 农业(29124)
- 州(28745)
- 院(27873)
- 师范大学(26073)
- 技术(25042)
- 基金
- 项目(164003)
- 科学(128145)
- 研究(122350)
- 基金(117445)
- 家(101310)
- 国家(100399)
- 科学基金(86264)
- 社会(74192)
- 社会科(70039)
- 社会科学(70018)
- 省(64421)
- 基金项目(63497)
- 自然(56916)
- 教育(56079)
- 自然科(55531)
- 自然科学(55520)
- 自然科学基金(54483)
- 划(54151)
- 编号(51819)
- 资助(48659)
- 成果(42583)
- 重点(35994)
- 部(35958)
- 课题(34993)
- 发(34354)
- 创(33861)
- 项目编号(31896)
- 创新(31408)
- 科研(31337)
- 大学(30877)
共检索到344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诗雅 黄甫全
运用"多前因变量—多结果变量"框架,探讨积极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调节效应与抑制效应,以及消极情绪(压力、焦虑、倦怠、抑郁)在积极心理资本与欺凌问题之间的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来减少消极情绪,进而降低其欺凌行为。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基础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通过拓展和建构学生的积极情绪能够发展其积极心理资本,进而抑制校园欺凌,同时增强教育满意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克松 沈家乐 杨磊
全面而深入地调查我国中职校园欺凌问题对于营造安全稳定的中职校园环境、保障广大中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全国12个省48所中职学校8208名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的实证调查,揭示了我国中职校园欺凌的实然状况,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和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使用广义阶层线性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学生及学校层面主要因素对中职学生经常遭受校园欺凌频率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中职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属于正常水平,中职校园欺凌以"隐性欺凌"行为为主,中职校园欺凌主要受学生因素影响,班级氛围对中职校园欺凌有较强的干预作用。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校园欺凌 广义阶层线性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本文以"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为分析样本,采用话语分析法,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博弈论等理论思想对该欺凌事件作"还原"分析。结果发现:欺凌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演化强力表现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机制内涵,是一个以舆论为载体的社会心理聚合、意见表达螺旋上升、大众媒体推波助澜、具有负面诱导与潜藏网络欺凌危机的多主体动态博弈过程。有效应对校园欺凌中的舆情演化,防止其带来次生伤害的可行之法在于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媒体协同治理校园欺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荣 沈珊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以深圳市A初中为例,本研究发现:第一,初中校园欺凌问题较为严重,有近四成的同学曾实施过校园欺凌,有五成多的同学曾遭遇过校园欺凌;第二,家庭资本尤其是家庭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对初中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即较高的家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会降低子女成为校园欺凌施暴者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子女成为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概率。因此,努力提升初中生的家庭资本,尤其是家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解决初中生的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中生 家庭资本 校园欺凌 双重保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廖婧茜 靳玉乐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和探讨校园欺凌问题,时至今日,已形成制度治人、服务助人、教育立人、文化育人、个性塑人的综合治理模式。美国校园欺凌问题治理根植于其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体现了"全人教育"视野下,培养"整体的人"的教育目标。对比美国,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治理面临制度失守、社会失范、教育失真等现实难题,亟须在完善制度保障的基础上集中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建立反校园欺凌多元防治系统,逐步实现以法治人、以爱助人、以道引人、以情感人、以性塑人。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经验 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邢婉秋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持续曝光,校园欺凌问题逐步走进大众视野。校园欺凌具有持续性、反复性、直接性与间接性并存的特点,加之校园时期是学生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校园欺凌可能扭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危害。无论是学生个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和政府都要为防止校园欺凌问题做出努力,杜绝校园欺凌行为发生,让学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净土。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危害 成因 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 郭瑞迎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两个子库(SCI-E,SSCI)收录的2007-2016年有关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 Ⅲ、HistCite和Excel软件,采用引文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境外校园欺凌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地区分布、载文期刊名称与核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研究以美国为主,欧美国家占据研究的主导地位;校园欺凌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荷兰的大学,分别形成了以伊利诺伊大学等3所大学为中心的凝聚子群;研究热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晓 吴梦雪
本文运用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以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为逻辑起点,重新定义了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同时研究和分析了围观群体中的"助手""强化者""局外人"及"捍卫者"这四类围观者角色。发现虽然围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群体心理所控制的群体行为在产生和传导方面基本相似。同时,这些行为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消极影响。对此,研究围绕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行为机制提出了五项干预措施,以应对围观群体对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建华 潘云梦 张宗伟
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且呈现出欺凌类型多样化、欺凌对象弱势性、欺凌行为残暴化、欺凌影响广泛化以及欺凌原因日益多元化等态势,给涉事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是引发校园欺凌现象的个体因素,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的家庭因素,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的社会因素。预防学校校园欺凌现象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建立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给予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着力净化社会整体风气。通过学生自身、家庭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生行为 心理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
校园欺凌作为国内外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较大伤害,进而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基于福柯的"现在的历史"研究法,以小凯为个案,将其成人时期的三种行为特质与儿童时期发生的三个典型欺凌事件建立起某种联系,结果显示,力量的弱势是伴随受欺者的关键要素,成人的生活状态与儿童时期的受欺历史存在关联,受欺后的影响难以在成人后消除。建议加强校园欺凌与成人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应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加强对校园隐蔽时空的监管力度,关照成人后的行为干预。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儿童 成人 现在的历史 福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笛 徐大真
采用欺负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校园欺凌检出率较高,在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其次是直接的身体攻击;教室和寝室是发生校园欺凌比例最高的场所;绝大多数中职生不曾主动制止身边发生的校园欺凌,且对正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老师、父母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与干预较小;中职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欺凌者在对人焦虑与过敏倾向两个因子中显著高于被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应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应树立法治思维加强立法工作,学校主要聚焦在教育预防
关键词:
中职生 校园欺凌 心理健康 预防 援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蕊 石艳
为提升校园欺凌防治的有效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循证实践的研究思路引入其2019年所发布的《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报告之中,形成了一种基于循证实践的、三角循环的校园欺凌防治路径模型。该模型以大样本的调查证据、区域性的研究性证据以及典型的实践性证据这三类证据为基础,以提升校园欺凌防治的有效性为根本目标,涵盖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应用三个环节。基于三角循环的校园欺凌防治路径模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出全球校园欺凌防治的"最佳证据"——校园欺凌防治的9个有效要素,为全球校园欺凌的防治提供有效证据。
关键词:
循证实践 校园欺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陶建国 王冰
挪威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校园欺凌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挪威教育部门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出台了相关预防措施。为了强化校园欺凌预防效果,挪威通过修改《教育法》赋予学校预防欺凌的义务。挪威注重校园欺凌预防项目的开发活动,大学以及社会科研机构研发出众多项目供学校选择。在诸多项目中,突出的项目包括奥卢维斯校园欺凌预防项目、"零容忍"项目、儿童行动挪威中心预防项目以及学校仲裁所项目。这些预防项目力图通过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协作,实现预防校园欺凌、创造安全的学校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
挪威 校园欺凌 预防项目 教育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成岳
青年人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建设者,对其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但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种暴力倾向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成果,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文章在多角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校园环境中欺凌现象存在的程度,分析了其危害。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索校园欺凌事件的有效预防、妥善处理应对的方法,以期营造一个培养造就青春人才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青年人才 培养环境 校园欺凌 预防应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廷乾 接园 高文涛
为预防校园欺凌,加拿大安大略省积极采取校园预防欺凌行动,形成较完备的校园欺凌预防体系,明确界定欺凌的含义,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系列政策、法规,统筹管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引进第三方机构追踪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成熟的评价工具,客观公正地对校园环境进行评价。此外,明确校长、教职员工、家长、学生和社区成员的角色,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校园预防欺凌计划的有效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