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2)
2023(12679)
2022(10611)
2021(9803)
2020(7972)
2019(17873)
2018(17673)
2017(31925)
2016(18452)
2015(21145)
2014(21303)
2013(20151)
2012(19322)
2011(17844)
2010(18531)
2009(16757)
2008(16377)
2007(15275)
2006(13949)
2005(12972)
作者
(55161)
(45810)
(45525)
(43572)
(29386)
(22039)
(20807)
(17893)
(17799)
(17001)
(15700)
(15380)
(15248)
(14889)
(14857)
(14064)
(13774)
(13770)
(13571)
(13288)
(11978)
(11753)
(11281)
(10818)
(10789)
(10509)
(10424)
(10150)
(9637)
(9438)
学科
(67284)
经济(67195)
管理(46553)
(42406)
(31710)
企业(31710)
中国(26700)
(23194)
地方(21479)
方法(18761)
业经(16636)
(16219)
(16120)
(16089)
教育(15995)
数学(15549)
农业(15358)
数学方法(15206)
理论(14750)
(14297)
银行(14252)
(13950)
(13874)
金融(13867)
(12619)
贸易(12604)
(12499)
(12223)
(12137)
地方经济(11548)
机构
学院(254792)
大学(254159)
研究(100397)
(96680)
经济(94015)
管理(85163)
中国(74231)
理学(70343)
理学院(69338)
管理学(67709)
管理学院(67244)
科学(62078)
(57969)
(52985)
(51120)
(47701)
研究所(47646)
(44681)
中心(44676)
(40105)
农业(39991)
师范(39599)
业大(39011)
北京(37916)
(36971)
(35157)
财经(35049)
技术(34031)
(33941)
(31631)
基金
项目(159957)
科学(123176)
研究(121883)
基金(107662)
(95004)
国家(94055)
科学基金(77546)
社会(71438)
社会科(67226)
社会科学(67211)
(66904)
教育(59818)
(56726)
基金项目(54481)
编号(52203)
自然(48683)
自然科(47498)
自然科学(47481)
自然科学基金(46592)
成果(46138)
资助(45526)
课题(40963)
(40247)
重点(37756)
(34444)
(33498)
(33474)
发展(31988)
(31418)
(31149)
期刊
(123263)
经济(123263)
研究(87633)
中国(72516)
教育(55449)
(49083)
学报(44485)
科学(38295)
(35463)
管理(34967)
大学(34351)
农业(33569)
学学(30678)
(29235)
金融(29235)
技术(24866)
业经(21559)
经济研究(19364)
(17518)
财经(17495)
职业(15684)
(15255)
问题(15179)
图书(14779)
(13682)
论坛(13682)
(12780)
(12621)
科技(12317)
世界(12025)
共检索到430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邓毅明  刘莹  吴敏  贾凌宇  束景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赟程  鲁长芬  
高校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与拼搏精神、公正思维与平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形成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强化体育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身心并育,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是高校体育教育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敏  
一般认为,人格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素养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包括个性倾向性和心理活动;而从哲学角度看,人格包括人的精神境界、心态、观念以及外在的言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瑞  李忠云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社会人格。但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却存在自我价值迷失、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匮乏、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结合实际,从提高个人修养、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育人环节等方面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健全人格的培养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优化大学生人格教育应遵循一定原则,注重导向教育,加强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创新人格,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磊  王恩娟  
健全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社会人格。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格本位,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经受陶冶,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在内化过程中进行自我修养,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嵩晗  杨丽珠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塑造健全的人格。本文从初中生人格结构5维度入手,建立相对应的目标体系,为初中生健全人格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储志新  韩福东  
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机制和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琳  
《周易》是群经之首,《周易》成语通俗易懂,含义隽永,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学习并实践《周易》成语,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怀、卑以自牧的品性、通权达变的能力、诚实守信的品质、防微杜渐的能力、居安思危的意识、韬光养晦的谋略等,有利于培育健全人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可夫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增强;生活环境的改善,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体育消费已成为社会消费和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产品供给呈现多样化,广大民众体育消费的规模与速度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体育市场和体育消费含义、特征,当前我国体育消费的形式、规模,以及在当前奥运热潮中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发展的思路等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志毅  白玛瑞  
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圆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运动的兴趣谈点浅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传旭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 ,归纳出了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 ;认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 ,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动机 ,增强学生的能力 ;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培养学生的个性 ,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专业技能的培养统一起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梅  李承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校教育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学术知识传授向全面素质培养转变。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校园体育文化优化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贵生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有利于集体观念的磨合、精神文明的陶冶、内容的健康性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当然,这种思想教育相对于正式群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灌输性和导向性而言,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发要求,隐伏于具有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形式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用。因此,本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就构建健康校园文化、促进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景宏华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健全人格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体条件,主体条件的完善和发展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基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助学术界人格研究成果,课标研制组凝练了健全人格核心素养。对健全人格素养进行研究,概述健全人格素养的课程目标,解读健全人格素养的内涵、表现与评价维度,能够为中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