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1)
2023(3789)
2022(2946)
2021(2783)
2020(2000)
2019(4679)
2018(4622)
2017(8663)
2016(4466)
2015(5071)
2014(4979)
2013(4899)
2012(4453)
2011(4155)
2010(4011)
2009(3546)
2008(3204)
2007(2851)
2006(2713)
2005(2457)
作者
(11503)
(9463)
(9425)
(9109)
(6192)
(4458)
(4385)
(3646)
(3635)
(3605)
(3370)
(3253)
(3192)
(3006)
(2984)
(2957)
(2857)
(2751)
(2653)
(2639)
(2454)
(2325)
(2263)
(2221)
(2180)
(2047)
(2035)
(2032)
(1999)
(1980)
学科
(11688)
管理(11060)
(10988)
经济(10979)
图书(10282)
书馆(9783)
图书馆(9783)
工作(7629)
中国(6571)
服务(6159)
(5775)
企业(5775)
(4934)
服务业(4853)
读者(4421)
业经(4125)
(4020)
(3997)
地方(3682)
(3555)
贸易(3551)
(3480)
农业(3408)
方法(3037)
(2843)
(2757)
制度(2756)
(2738)
教育(2726)
建设(2690)
机构
大学(57548)
学院(54321)
管理(21825)
图书(20672)
书馆(20188)
图书馆(20187)
(17871)
理学(17536)
理学院(17332)
经济(17114)
管理学(17085)
管理学院(16931)
研究(16574)
中国(12964)
(12198)
科学(10085)
(9747)
师范(9690)
(9678)
(9017)
大学图书馆(8975)
(8555)
中心(8457)
北京(7790)
(7488)
师范大学(7399)
信息(7039)
技术(7033)
业大(6674)
研究所(6672)
基金
项目(37582)
研究(32252)
科学(28727)
基金(24845)
(20758)
国家(20534)
社会(19857)
社会科(18710)
社会科学(18703)
科学基金(17396)
编号(16599)
成果(15279)
(15052)
教育(13674)
基金项目(13034)
(12219)
项目编号(11502)
(10349)
课题(9564)
研究成果(9150)
(9130)
(9121)
自然(8648)
资助(8461)
自然科(8427)
自然科学(8427)
自然科学基金(8272)
国家社会(8113)
重点(8033)
(7931)
期刊
图书(28243)
书馆(23008)
图书馆(23008)
(21569)
经济(21569)
研究(14174)
中国(13983)
学报(9889)
教育(8442)
情报(7441)
大学(7307)
(6790)
论坛(6790)
(6214)
管理(6164)
(5673)
科学(5249)
(4878)
金融(4878)
图书馆学(4755)
业经(4574)
建设(4496)
技术(4425)
学学(4343)
农业(4193)
工作(3908)
(3693)
(3693)
杂志(3693)
情报工作(3559)
共检索到9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敏芳  季鸿斌  
现今,图书漂流在我国图书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重视校园图书漂流,采用"群漂"和"单漂"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大学生的学习阅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找到了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持久开展校园图书漂流服务的深化路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鸿昌  
介绍了“图书漂流(bookcrossing)”活动的起源、漂流图书馆(bookcrossinglibrary)的概念以及在世界各地的传递情况。并对图书漂流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吕梅  
“图书漂流”不仅是一场阅读的接力和知识的传递、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共享与知识价值的提升,更是对人们诚信的考核、素质的测试及文明的考验。启示图书馆应担负起社会赋予的使命,在传递知识信息中扩大视野、提升理念,从更高的层面上思考构建阅读社会、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学艳  张晓东  翟燕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的文化信息发展相对落后这一现状,提出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等丰富的资源优势,建立基于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参与的漂流图书馆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并以结构方程为模型,对信息服务模式建立的需求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漂流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和该服务模式的特点,以期能丰富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高西部文化信息共建共享水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梅  赵晖  许欢  
图书漂流是知识和诚信的传播和接力,它承载着传播知识、传递文明的使命,高校利用大四毕业生捐书作为漂流图书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图书漂流做大做好,这对于和谐校园氛围,促进图书的循环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巩恩贵  
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图书漂流"活动的普及,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方式,以其自由的读者交流途径,正在逐渐地被人们接受。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更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山东轻工业学院图书馆通过设立"图书漂流点",成立"图书漂流"管理小组,筹建"图书漂流"网站、漂友QQ群等,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易宁  
从本源来看,图书漂流模式是一种不定向的漂流,不同于图书馆行业强调"回漂率"的定向模式。互联网的社交模式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也是到馆寻书行为的第一动因的补充,而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图书漂流提供了基本的模式,图书馆在图书漂流中起到平台的作用,供读者放置与取用图书。因此,图书馆应该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从图书的价值和意义的层面上理解图书的漂流现象,从而改变管理模式,重塑图书馆的平台角色,以便形成更好的用户体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鄂丽君  
调查了我国30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分析了图书漂流在高校图书馆的兴起与传播、图书漂流活动的组织流程、图书漂流活动的外力支持、漂流图书的来源、图书漂流站设置、图书漂流规则、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周期。针对漂流图书来源、回漂率、后续工作及持续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高校图书馆转变角色定位、合理设立图书漂流站、注重图书漂流的宣传工作、鼓励学生自发放漂图书、注重图书漂流的细节设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红  
本文介绍了图书漂流这种时尚的阅读方式的实现流程及它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影响图书漂流的因素,在当前阅读危机的现实面前,图书漂流对图书馆在阅读方式的创新、与读者的交流和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鄂丽君  
[目的/意义]对图书馆主导的图书漂流活动现状进行分析,为图书馆主导图书漂流活动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获得3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32所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相关的信息。[结果/结论]针对图书馆主导的图书漂流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认真筹划图书漂流活动,制定图书漂流活动相关规范,开展必要的图书漂流宣传工作,重视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祖逵  
图书漂流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读书形式,以其新颖的图书流通方式,自由的读者交流途径,将对公众的阅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在200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黑龙江省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正式启动。本次"图书漂流"本着"我分享,我快乐"的阅读理念,旨在通过传递式的阅读方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静  
文章以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开展微信"图书漂流"实践为例,阐释微信"图书漂流"实践的背景、模式、意义及成效,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图书漂流"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海东,保继刚  
本文回顾了漂流专项旅游的研究进展,就漂流旅游的特点、开发条件和开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以广东乐昌漂流为例,细致分析了乐昌开发漂流旅游良好的条件配置,指出乐昌漂流的主要特点及其上升发展的趋势,并就其开发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浩  田辉伍  申绍祎  段辛斌  刘绍平  
为了解岷江下游干流江段产漂流性鱼类早期资源状况,于2016和2017年的5月7日~7月30日在岷江下游干流江段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调查发现:产漂流性卵鱼类18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8种,分别是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rna)、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ris)、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裸体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nudicorpa)、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inshaia abbreviata)。主要产卵场有喜捷镇、高场镇和蕨溪镇3处。小眼薄鳅和长薄鳅的产卵规模相对较大,分别为652.75×10~6粒或尾和368.01×10~6粒或尾。典型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产卵时断面流量相对增大,透明度相对降低;吻鮈(Rhinogobio typus)产卵期间江水透明度相对较高;随着流速增加,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和短身金沙鳅(Jinshaia.abbreviata)卵漂流密度均相应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