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
- 2023(836)
- 2022(679)
- 2021(653)
- 2020(575)
- 2019(1400)
- 2018(1374)
- 2017(2494)
- 2016(1381)
- 2015(1624)
- 2014(1671)
- 2013(1552)
- 2012(1390)
- 2011(1345)
- 2010(1259)
- 2009(1149)
- 2008(1050)
- 2007(995)
- 2006(801)
- 2005(811)
- 学科
- 济(4637)
- 经济(4635)
- 管理(3422)
- 业(2530)
- 企(2145)
- 企业(2145)
- 方法(1991)
- 数学(1722)
- 数学方法(1672)
- 学(1589)
- 中国(1584)
- 理论(1487)
- 农(1263)
- 教学(1010)
- 体(1004)
- 制(978)
- 教育(934)
- 学校(909)
- 财(897)
- 业经(890)
- 技术(819)
- 贸(813)
- 贸易(813)
- 易(789)
- 地方(782)
- 农业(771)
- 学法(768)
- 教学法(768)
- 关系(754)
- 融(720)
- 机构
- 学院(19081)
- 大学(18393)
- 研究(6884)
- 济(6553)
- 管理(6463)
- 经济(6369)
- 理学(5639)
- 理学院(5555)
- 管理学(5395)
- 管理学院(5348)
- 中国(4658)
- 科学(4249)
- 京(3980)
- 农(3600)
- 所(3584)
- 技术(3376)
- 研究所(3334)
- 江(3086)
- 中心(3049)
- 财(2956)
- 业大(2936)
- 职业(2916)
- 农业(2887)
- 范(2703)
- 师范(2660)
- 院(2495)
- 州(2479)
- 北京(2478)
- 财经(2336)
- 教育(2184)
共检索到28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轰
本文通过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厂一体、产教结合”办学特色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具有机械行业背景的职业学院在构建“前校后厂”办学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有关见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旭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顶岗实习,既难以顺利安排,又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更难以实现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顺次链接。通过"引企入校"打造的"校中场(厂)"链接"企业联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能够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的顺次开展和有效链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伊逊智 邓新治 贾九荣 姜有奇 王迎尉 白娟娟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于2009年开始研究和探索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在吸收和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基础上,学校以电子与信息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为试点专业,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加强统筹,制订了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形成了"校厂一体、二元合一"中职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特色,为全国同类中职学校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涤非 王生雨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有很多典型的模式,"校中厂、厂中校"便是其中值得尝试的模式之一。"厂中校"已有较多的实践,"校中厂"目前仍处于不同角度与深度的探索。文章着眼于高职院校"校中厂、厂中校"实践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力求寻找改进之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世青 何万一
长期以来,校企深度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校企一体化办学新模式的出现成功破解了此项难题。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历了单主体到双主体再到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校企一体化办学的产生是产业发展、市场机制、职业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代表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化 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福生 郑艳秋 李黎华 丁云鹏 张养忠 朱厚峰 谭红霞 朱翠艳 宿军迪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合作机制不顺、行业能工巧匠引进不畅,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实际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一体、教产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含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等丰富内容,实施后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行业特点、可持续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惠兰 王尚平
抗战爆发后,景德镇濒临前线,瓷业迅速衰落。为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将江西省陶瓷业重心转移到相对安全、陶瓷业基础较好的萍乡地区。萍乡上埠汇聚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现代陶业学校——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和省内唯一一家省营瓷厂——萍乡瓷厂。在萍五年,陶校与萍乡瓷厂一体化办学,共用师资、共享技术、共育人才,开创了"校厂合一"的职教办学模式。这种独特的办学模式树立了中国陶瓷职业教育之典型,使萍乡地区一跃成为全国陶瓷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实现了教育救国、工业救国之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慧芹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基础,"校企一体化"是校企合作内涵的深化,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原则构建"理事会",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将管理一体化、运行机制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企一体化 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师承瑞
如何办好高职院校是摆在全国近1300所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研究。教育部虽有明确要求,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要从当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从创新高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鹏
在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着许多困惑,而"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管理、就业"六个环节紧密结合,是实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六位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层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海林 王继山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好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建立"校中厂"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制定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教学培养标准、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和开发新型课程体系,探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校中厂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惠峰 文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以满足产业需求和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锦林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努力从"校企合作"向"校企一体"变迁,大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在此,我们将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现实背景、基本内容,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实践难题,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实施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中文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会计类专业由于其特殊性需要进行相关实训,由于政策限制无法成立相关事务所,使得会计类专业无法采用"前校后厂"模式,让学生缺少了实训锻炼的机会。本文从政策层面和具体操作方面提出建议,解决会计类"前校后厂"实行工学结合的困局,以实现学校、教师、事务所、学生与国家共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类 经济鉴证 事务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