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6)
2023(8172)
2022(6556)
2021(6159)
2020(4993)
2019(11559)
2018(11336)
2017(18718)
2016(11982)
2015(13774)
2014(14393)
2013(13209)
2012(12075)
2011(10624)
2010(11305)
2009(10051)
2008(10560)
2007(9948)
2006(8956)
2005(8417)
作者
(31914)
(26462)
(26080)
(24985)
(16877)
(12744)
(12298)
(10237)
(10170)
(10032)
(9066)
(8735)
(8709)
(8522)
(8372)
(8187)
(8012)
(7923)
(7893)
(7570)
(6899)
(6772)
(6606)
(6268)
(6187)
(6067)
(5809)
(5705)
(5475)
(5305)
学科
(65167)
企业(65167)
(58675)
管理(49466)
(35866)
经济(35795)
教育(23143)
(20392)
业经(18251)
理论(17635)
(17432)
财务(17420)
财务管理(17400)
企业财务(16498)
方法(15570)
中国(14418)
技术(14353)
企业经济(11786)
(11338)
教学(11184)
(10663)
(10173)
(10062)
经营(10007)
技术管理(9455)
决策(8283)
数学(8196)
数学方法(8026)
(7889)
计划(7658)
机构
学院(162363)
大学(162325)
管理(58053)
(53392)
研究(51817)
经济(51622)
理学(48060)
理学院(47458)
管理学(46650)
管理学院(46293)
(36635)
中国(34473)
教育(32731)
(30851)
师范(30668)
(30164)
(29482)
科学(28559)
(25800)
师范大学(24640)
北京(24266)
技术(24110)
(23619)
职业(23591)
研究所(22620)
财经(22457)
中心(22420)
(20088)
(19119)
业大(18173)
基金
项目(92571)
研究(79280)
科学(74055)
基金(60765)
(50253)
国家(49475)
教育(47188)
社会(45209)
科学基金(43375)
社会科(42328)
社会科学(42315)
(40253)
编号(37113)
(34158)
成果(33097)
基金项目(30738)
课题(29571)
自然(26348)
自然科(25772)
自然科学(25762)
自然科学基金(25363)
(25098)
资助(24712)
项目编号(23465)
规划(22337)
重点(22231)
(22059)
(21871)
(21661)
(20609)
期刊
(70022)
经济(70022)
教育(61589)
研究(59675)
中国(48310)
(29693)
管理(27816)
技术(22421)
学报(19070)
科学(17937)
职业(17014)
大学(16150)
(14364)
学学(12982)
财经(11876)
(11695)
金融(11695)
业经(11471)
财会(11463)
技术教育(11218)
职业技术(11218)
职业技术教育(11218)
(10380)
(9900)
论坛(9900)
农业(9606)
会计(9284)
经济研究(9140)
图书(8517)
技术经济(8494)
共检索到271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分析了欧洲校企联合博士教育项目发展的背景、动机、类型与内容。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研究区的建设进程中,大学与企业基于不同的动机和利益诉求,在博士生教育阶段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联合博士生教育项目,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并为博士生课题研究、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实现了大学、企业和博士生三方的共赢。这对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雪垠  
为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博洛尼亚宣言”各缔约国加快了博士生阶段的办学方式、课程结构、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作者主要从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与“欧洲科学研究区”的背景框架出发,进一步介绍和分析当前欧盟高等教育博士生培养改革的大体状况,以便更多地了解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孔杰  
探索博士生教育规律努力提高培养工作水平孔杰自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博士生教育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当前,认真贯彻国家教委到本世纪末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针,即“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的24字方针,是摆在我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岚  李海峥  
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我国政府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根据项目资助条件下1977名赴美联合培养博士生建立的独特的数据集,构建GLS模型和截断模型,着重研究非传统因素(如社会关系)对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的广度显著影响高校接纳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人数;国际化水平高的高校接纳国际学生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私立高校,美国公立高校更愿意邀请中国学生;美国高校的排名、声誉对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择校倾向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世岳  
工业博士是欧洲大学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一种特殊形式,博士候选人通常会和企业签订工作合同,完成企业交付的科研任务。为了使联合培养顺利实施,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联合方式,其核心都是要协调好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德国,企业主导了博士联合培养,但是只有大型企业才可能参与博士的联合培养;在北欧和法国,中介组织和政府主导了联合培养。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大学和企业之间的边界仍然是清晰的,政府和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担保"和"补贴"服务,激发中小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宏  苏文斌  纪洁菲  陈花玲  
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结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即在第二学年末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实践表明,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是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促进博士研究生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刘大庸  
探索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博士生模式钟世镇徐达传刘大庸科学发展的规律,既是高度分化又是高度综合。学科的发展总是走向边缘、走向交叉,不断出现新兴学科。近期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设置和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规定中,充分表达了鼓励学科间横向联合,促进新兴学科发展的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双勇强  刘贤伟  
基于吉本斯等学者对知识生产I型和II型的划分,分析提出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博士生校所联合培养的特征。以当前我国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具体实践案例为研究样本,剖析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校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Annamaria Silvanade Rosa  王福胜  庄丽君  
研究了欧洲博士学位的发展历程及模式,分析了建立欧洲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讨论了阻碍欧洲博士学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指出,尽管自欧盟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欧洲博士学位的概念,但直到最近才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包括欧盟委员会、欧洲大学协会、欧洲能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代表和博洛尼亚进程等多方努力的结果。虽然欧洲联合博士学位的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合法价值获得真正认可还需要很长的路。由于部分欧盟成员国各国的法律规定以及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内仍然广泛存在着"鼓励学术保护而非促进合作"的保守思想,导致产生了一些问题。阻碍新的联合博士学位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是:错误地将国际流动作为目标,而不是将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丽萍  
"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是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的总要求。湖南工业大学实施的"绿色包装与安全"特需博士项目服务于"包装强国"战略,实行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在目标、行动、保障和评价体系上实现整链条、结构化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紧密嵌入产业链与创新链。该项目的特点为:以全面系统创新为支撑、以组织管理创新为外驱力、以建成学术创新文化为内动力,以期为行业背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大学建设创新文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翱  孟成明  
通过对H农业大学近四年内已回国的71名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调查发现,出国联合培养经历对提升博士生科研意识和精神、科研及协作能力的作用很大。同时,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应通过高水平培养支撑博士生国际化学习研究的承载能力,构建"短-中-长"期的多层次国际化培养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和强化质量控制,发挥好回国博士生的后续优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综合效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小会  张超  
介绍了法国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CIFRE)的发展历史,分析了CIFRE项目的现状及特点,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CIFRE项目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书洁  史长丽  于嘉林  李健强  吕艳  
说明了对博士生实施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意义和作用,介绍了2007~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实践探索和体会,指出采用这种方法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的成效。认为构建跨学科实验室轮训的培养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运行模式,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