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6)
2023(11743)
2022(9332)
2021(8606)
2020(7172)
2019(16390)
2018(16058)
2017(30817)
2016(16360)
2015(18792)
2014(18989)
2013(18416)
2012(16435)
2011(14539)
2010(15300)
2009(14665)
2008(13961)
2007(12927)
2006(11300)
2005(10535)
作者
(45400)
(37140)
(37057)
(35360)
(23765)
(17631)
(17043)
(14276)
(14182)
(13756)
(12705)
(12495)
(12015)
(11750)
(11547)
(11362)
(11035)
(11010)
(10697)
(10423)
(9292)
(9095)
(8976)
(8584)
(8442)
(8404)
(8390)
(8240)
(7485)
(7312)
学科
(77249)
企业(77249)
(75380)
(75017)
经济(74925)
管理(65251)
方法(34264)
业经(27321)
(26180)
金融(26179)
数学(25838)
(25572)
数学方法(25310)
(23907)
银行(23903)
中国(23416)
(23161)
(20475)
财务(20430)
财务管理(20399)
企业财务(19356)
(18577)
理论(18176)
技术(17696)
(16018)
地方(14820)
(14095)
(13661)
(13163)
产业(13089)
机构
学院(237047)
大学(227627)
(99473)
经济(97412)
管理(96572)
理学(82033)
理学院(81310)
管理学(79926)
管理学院(79481)
研究(66657)
中国(60536)
(49257)
(46892)
财经(38630)
(37710)
科学(36476)
(34657)
中心(33526)
(31637)
(30993)
经济学(30520)
北京(29683)
财经大学(28462)
商学(28026)
业大(27837)
研究所(27828)
商学院(27778)
经济学院(27595)
(26787)
(26699)
基金
项目(145360)
科学(116452)
研究(111884)
基金(104612)
(87561)
国家(86700)
科学基金(77846)
社会(71906)
社会科(68478)
社会科学(68460)
(59929)
基金项目(54305)
教育(52233)
自然(48432)
(47517)
自然科(47426)
自然科学(47419)
编号(46754)
自然科学基金(46640)
资助(43729)
成果(36890)
(33383)
课题(32442)
重点(32323)
(31706)
(31120)
创新(30831)
项目编号(30047)
国家社会(29097)
(28754)
期刊
(115429)
经济(115429)
研究(70005)
中国(47618)
管理(43940)
(43735)
(34984)
金融(34984)
科学(27197)
教育(26827)
技术(26804)
学报(25739)
(24255)
大学(21408)
业经(20631)
财经(20119)
学学(20078)
经济研究(18047)
(17476)
农业(15486)
技术经济(14729)
财会(14102)
问题(13844)
(13347)
统计(13158)
现代(12637)
商业(12534)
决策(11042)
(10982)
会计(10929)
共检索到365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军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高校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而且不断优化和完善运行模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在分析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积极作用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优化和完善校企深度融合、推动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模式创新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增红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及培训,共同研发课题,并实现校企文化共融。学校只有坚持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有效推进校企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层合作与融合,才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校企双主体深度融合的概念,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的形式及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慧  何伟峰  
深度学习视角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究工作,是创新高校教学思路、完善高校教学体系的有效方式,对于高校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优化以及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部分高校对深度学习这一理念的理解有限,对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影响了高校实际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所以高校应及时明确深度学习以及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丰富教学设备数量与种类,提升其与深度学习视角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适配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生  侯雪梅  
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的问题,开展深度"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当务之急。通过深入思考与研究得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搭建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政府引导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协同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抓手,主动作为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突破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秀艺  马骏  
本文通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招商局物流集团共建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的背景介绍,分析总结了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如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满足校企双方深层次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昌金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加之双方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参与合作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或是"校企合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教产一体,协同办学"为突破口,主动实践,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一、工学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专业实体制职教新模式。一、校企合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一"旨在通过学院与企业全面合作,双向参与专业设置、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共同建立教育领导机构,联合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使教学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荷  
文章在分析校企交融开展职教师资培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不同层次的职教师资对象采取新任职教师资依托仿真企业为载体的入门培养、专业教师承接企业产品加工为驱动的技术能力提高培养、骨干教师完善企业管理理念的顶岗挂职培养、专业带头人促进管理能力提升的企业托管培养、名师突破发展瓶颈的承接或参与企业开发项目培养五种校企深度交融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朕  肖支才  秦亮  
研究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对军队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以军民融合共建模式为突破点,分析现有企业与高校专业实验室联合共建现状,通过现代测试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研究军队院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的一些模式和特点,为其他军队院校或未来军事研究室的军民共建融合发展提供基本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黄辉  施祝斌  乔红宇  
针对航海行业的特点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和相关航海企业联合打造"海上教学工厂"(生产性教学船),以"海上教学工厂"为平台,组建"专兼结合、水陆两栖"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创新实施了"双向四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于航海类学生学习与工作不能同时进行的不足,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向文波  
三一集团为满足产业转型过程中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但自身创办了高职学院,还联合其他职业院校,探索实践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对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裕崴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用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标的载体。文章结合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对订单培养、学费分成、共建基地和校企融合等四种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罗生  
"5+5"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一大创新,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策依据。其中,第一个"5"是指"5对接"工作机制,即产业与专业的对接、生产制造与就业实习的对接、工匠与名师的对接、创新发展与科学研究的对接、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对接;第二个"5"是指"5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力度、广度、深度、密度和效度5个指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华林  刘良华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