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0)
2023(14298)
2022(11570)
2021(10959)
2020(8944)
2019(20369)
2018(19808)
2017(37046)
2016(20756)
2015(23616)
2014(23403)
2013(21523)
2012(19092)
2011(16929)
2010(17581)
2009(16155)
2008(15029)
2007(13552)
2006(11708)
2005(10822)
作者
(51102)
(41951)
(41665)
(39925)
(26565)
(20049)
(19360)
(16303)
(15977)
(15212)
(14397)
(13982)
(13343)
(13126)
(12962)
(12769)
(12567)
(12522)
(12507)
(11801)
(10448)
(10204)
(10104)
(9747)
(9630)
(9467)
(9382)
(9381)
(8253)
(8235)
学科
(77682)
企业(77682)
(75515)
(70154)
经济(70066)
管理(69522)
方法(34108)
中国(29820)
(26772)
(26185)
金融(26181)
数学(26017)
业经(25438)
数学方法(25368)
(23715)
银行(23713)
教育(23539)
(23017)
理论(22953)
(20987)
财务(20945)
财务管理(20925)
企业财务(19857)
技术(18111)
(17767)
(15919)
(14007)
(13645)
(13293)
教学(13275)
机构
学院(272638)
大学(265438)
管理(103357)
(100958)
经济(98599)
理学(88957)
理学院(87991)
管理学(86134)
管理学院(85602)
研究(79274)
中国(62675)
(55523)
(51263)
(43557)
科学(43472)
师范(43311)
(42507)
财经(40822)
中心(38543)
教育(37711)
(36924)
(36361)
技术(35825)
北京(35324)
职业(35142)
(34978)
师范大学(34711)
研究所(32524)
经济学(31100)
业大(30769)
基金
项目(172781)
科学(140349)
研究(140282)
基金(121917)
(101626)
国家(100452)
科学基金(89607)
社会(87363)
社会科(82676)
社会科学(82656)
教育(75232)
(71725)
基金项目(62550)
编号(61928)
(60198)
自然(54725)
自然科(53634)
自然科学(53625)
自然科学基金(52685)
成果(51703)
资助(49807)
课题(45726)
重点(40044)
(39420)
(39289)
项目编号(39102)
(39099)
(37433)
规划(37106)
(36561)
期刊
(110884)
经济(110884)
研究(86809)
教育(70797)
中国(62196)
(44202)
管理(44013)
(34728)
金融(34728)
技术(33579)
科学(30499)
学报(29654)
大学(25756)
(24792)
职业(22887)
学学(22630)
财经(21021)
业经(19598)
(18266)
经济研究(17843)
农业(16239)
技术教育(14872)
职业技术(14872)
职业技术教育(14872)
财会(14053)
(14025)
论坛(14025)
技术经济(13646)
问题(12621)
统计(12417)
共检索到414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秀芝  郑海武  杨文华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单纯依靠理论说教式的认知教育,必须借助具体的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关注实践体验和情感的养成,并依靠道德实践平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也让企业文化"走进来",二者相互融合,孕育出有特色、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激活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内涵力量。文章以校企文化共融为视角,以顶岗实习为载体,提出了分别以职业道德认知教育、职业道德体验教育和职业道德再教育为重点的岗前、岗中及岗后三位一体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建构,大大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坤埔  
校企合作这一形式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卓有成效,但前提是校企之间高效的融合。文章就企业融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因融合不畅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探索建立了新的校企融合条件下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季勤  王潘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和结构加速调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面对当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专业两项融合,努力加快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三个调整,突出强化职业道德入学教育、课堂传授、实训实践、实习锻炼四个环节,尽快完善教师示范、道德养成、社团建设、环境熏陶、信息交流五大平台的职业道德教育新型模式建设,充分彰显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春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四个因素发生了相应变化,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特点,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培养的趋势和心理规律,从切实引导高职生树立全新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巩固职业道德意志、强化职业道德行为四个阶段入手,建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化和固化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涛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体制及成效需要通过评价去发现问题,从而可以"以评促建"。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相应的条件保障、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特性、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效果等要素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可以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和一级指标。在评价过程中,根据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给每一项要素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并确定不同的权重分值,然后对每一具体的二级要素指标都确定一定的评价等级标准,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将每一要素指标权重分值与等级分值综合,即可得出兼具操作性和信度的综合量化评价结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际培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观念,突出"能力本位",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整合职业道德教育力量,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祖军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丰富高职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增强学生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职业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成人教育,择业观念与职业责任教育,职业规范教育。指出了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建华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真实的职业行为中强化职业道德认知;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在"学生—职业人"的双重角色中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高职院校应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隐性与显性的三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长江  
本文从"斯密难题"出发,对"道德人"与"经济人"两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了"经济人"价值取中的合理性成分是造成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学习要支付相应"成本",在"成本"支付过程中伴有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利益诉求,"成本"的支付应以其是否得到对等补偿为前提。文章提出可以通过树立"道德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建立职业道德"成本补偿"机制、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等策略,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在职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彩琴  刘兴  
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坚持"合作双赢"的理念和"以服务促合作"的思路入手,建立双向互动、共融共赢的驱动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中厂""厂中校""职教集团""职教广场"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为高职教育模式转型提供了条件保障,实现了校企互利共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应金萍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从国外大学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做法,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道德教育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重视自我提升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泉  
在新时期怎样才能培育出高职业道德人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实情阐述了新时期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探讨其有关教育方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武  徐媛媛  张环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工作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了安徽省某市4所高职院校1 111人,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道德状况和所在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总体评价并不满意。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让职业道德教育重新回归首要位置,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实践、建构完整培养体系等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淑琼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重要环节。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分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与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丽荣  
铁路高职院校担负着为铁路现场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适应建设和谐铁路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铁路行业职业道德特点和铁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阐述了加强铁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