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8)
2023(11351)
2022(9517)
2021(8568)
2020(7123)
2019(15623)
2018(14849)
2017(27253)
2016(15750)
2015(17730)
2014(17662)
2013(16556)
2012(14780)
2011(13017)
2010(13246)
2009(11831)
2008(11603)
2007(10278)
2006(8891)
2005(8057)
作者
(42640)
(35399)
(35006)
(33142)
(22321)
(16993)
(16129)
(13647)
(13448)
(12722)
(12007)
(11850)
(11222)
(11095)
(10979)
(10860)
(10819)
(10652)
(10612)
(9802)
(8935)
(8902)
(8511)
(8283)
(8011)
(7945)
(7904)
(7564)
(7084)
(7071)
学科
(69708)
企业(69708)
(66414)
管理(58982)
(58604)
经济(58531)
方法(25530)
业经(22437)
(21583)
(17967)
财务(17956)
财务管理(17948)
数学(17738)
数学方法(17556)
理论(17360)
企业财务(17041)
中国(16751)
技术(16667)
(12917)
(12816)
(12771)
教育(12746)
地方(12625)
(12411)
企业经济(12140)
(11094)
经营(10638)
技术管理(10365)
教学(9708)
(9624)
机构
学院(217744)
大学(203855)
管理(82101)
(79242)
经济(77243)
理学(70498)
理学院(69695)
管理学(68529)
管理学院(68117)
研究(65496)
中国(45979)
(42279)
科学(39331)
(37103)
(35750)
技术(32908)
(32182)
职业(31399)
(30314)
师范(30050)
(29733)
财经(29645)
业大(29288)
中心(29241)
研究所(29070)
(28036)
(26700)
北京(25769)
(24291)
商学(23335)
基金
项目(143080)
科学(114823)
研究(111642)
基金(99784)
(85599)
国家(84675)
科学基金(74470)
社会(68674)
社会科(64995)
社会科学(64980)
(62143)
教育(57437)
基金项目(52799)
(50624)
编号(49190)
自然(47048)
自然科(46033)
自然科学(46019)
自然科学基金(45229)
资助(39144)
成果(37505)
课题(36113)
重点(33442)
(32875)
(32117)
(30929)
(30539)
创新(30163)
项目编号(29744)
规划(29266)
期刊
(92089)
经济(92089)
研究(58310)
中国(49370)
教育(44379)
管理(34757)
(32998)
学报(29194)
技术(28794)
科学(28263)
(25470)
大学(22555)
学学(21188)
职业(20784)
农业(17756)
业经(16714)
财经(15002)
技术教育(14174)
职业技术(14174)
职业技术教育(14174)
经济研究(13842)
(13539)
金融(13539)
(13124)
(12501)
论坛(12501)
(11457)
财会(11210)
技术经济(11159)
问题(10432)
共检索到319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卫芳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交融已是大势所趋,它有助于完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加速职业素质培养进程,丰富职业素质培养形式。在校企文化互动视域下,可以通过校企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活动文化的互动来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霞红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探讨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胜萍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教育重心就是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时要积极推进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协调、均衡发展。在实施高职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理论内容的重塑与创新,必须围绕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实施课程的科学设置与创新改革,以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加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  
职业素质的打造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开发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是成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建筑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开发,需要结合建筑行业的社会性和情景性特点,有效扩大开发的主体,科学确定开发的途径,并对成果进行主次排序和准确表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汇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如何真正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方针入手,把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尝试将高职德育目标、理念、手段和内容与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有机融合,从而提升高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打造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明星  曾萍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文章选取了湖南省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认识和看法为内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对高职院校在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志兴  孙文敏  
我国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培养乏力、模式陈旧、学生深造难等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基于地域特点,以北京精神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彰显"爱国"情感,重塑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承载"厚德"品质,树立德才兼备教育理念;凝聚"创新"精神,改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秉承"包容"态度,吸纳发达国家办学模式,探究具有北京精神特色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义锋  
本文从职业素质概念入手,研究校企合作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形成中的作用,分析校企合作培养职业素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形式,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实施的方法和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静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信息素质教育是提高和改善高职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提高学生英语终身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俊杰  
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办学历史的延长,大部分学校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健全了相应的教育机构、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找出这些问题和不足是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制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来成  徐燏  
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生的科学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将来劳动力的水平,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诸多方面。培养高职生的科学素质,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可操作性强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云飞  刘桂林  顾超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职业素质的内涵决定的,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对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竞争文化是一种激励文化,要鼓励人们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主动参与竞争,遵循竞争规则和道德,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文章结合竞争文化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新要求,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即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能力,课程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提升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增加社会实习机会激发危机进取意识,思想教育和文化影响相结合重构青年正确的财富观和成功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资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久梅  刘素婷  
文章通过分析心理素质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查找出目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培养高职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措施与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世君  张嘉玮  
鉴于积极的心理素质是高职生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即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自觉调节情绪的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能力;掌握社交技巧,维护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正确的认知,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