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19(2)
2018(1)
2017(3)
2016(1)
2015(4)
2014(5)
2013(10)
2012(11)
2011(7)
2010(8)
2009(7)
2008(14)
2007(9)
2006(4)
2005(3)
2001(1)
2000(1)
1999(2)
1996(1)
作者
(14)
(8)
(7)
(6)
(6)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学科
学校(29)
技术(19)
职业(19)
职业技术(19)
技术学校(18)
高等(18)
高等职业(18)
中国(15)
管理(8)
教学(7)
理论(7)
(6)
经济(6)
学法(5)
学理(5)
学理论(5)
教学法(5)
(4)
制度(3)
医疗(3)
(3)
教育(3)
服务(3)
概况(3)
(3)
研究(3)
联合(3)
(2)
(2)
企业(2)
机构
学院(65)
职业(49)
技术(43)
技术学院(38)
职业技术(38)
大学(21)
(18)
(12)
(11)
(11)
浙江(11)
经济(11)
教育(10)
研究(9)
(8)
管理(8)
职业学院(8)
(7)
(7)
研究所(7)
科技(7)
(7)
(6)
学校(6)
(6)
(6)
科学(6)
交通(5)
(5)
山东(5)
基金
研究(28)
教育(27)
项目(23)
成果(20)
编号(20)
课题(20)
(19)
科学(18)
(16)
实践(14)
研究成果(14)
(14)
改革(13)
教学(13)
(13)
(12)
(12)
基金(12)
合作(11)
结合(11)
规划(11)
(10)
教学改革(10)
(10)
(10)
职业(10)
高等(10)
(9)
工学(9)
(9)
期刊
教育(62)
中国(53)
职业(48)
技术(38)
技术教育(37)
职业技术(37)
职业技术教育(37)
(12)
经济(12)
研究(9)
(8)
论坛(8)
职教(7)
高等(7)
(6)
农业(5)
成人(5)
成人教育(5)
经济问题(5)
问题(5)
高等教育(5)
业经(4)
教研(4)
科学(4)
高教(4)
(3)
农业经济(3)
人口(2)
(2)
国际(2)
共检索到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2007年12月26日—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成果展示会"在京召开。28所首批立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多年而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即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宗旨;归功于合作双方共赢的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由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解放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一个发展关键期。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增长使其成为高等教育中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中坚力量,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振义  王云江  
专业标准是由有关部门颁布执行的各专业的科学规范和基本要求,是实施专业准入制度的基本前提。本文分析了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制定高职专业标准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阐述了各级专业标准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四方通力合作建设高职专业标准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康兴娜  李勤道  
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概念,分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征和构建这一特色教育模式的基本做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金昌  童卫军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怀学  潘会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何杨勇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登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为依据,推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冰  
人才培养模式由六大要素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命名往往采用某一要素的最显著的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主导模式。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发挥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谢峰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成为高职院校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浙江省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形成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从培养方面,共同育人,将工作与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索出了一条非常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林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立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瞄准建设市场和建筑企业,坚持依托行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建栋  杨毅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前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通过学院、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