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2)
- 2023(16905)
- 2022(14356)
- 2021(13580)
- 2020(11295)
- 2019(25671)
- 2018(25352)
- 2017(49124)
- 2016(26821)
- 2015(30185)
- 2014(30066)
- 2013(29307)
- 2012(26980)
- 2011(24078)
- 2010(24292)
- 2009(22317)
- 2008(21933)
- 2007(19654)
- 2006(17477)
- 2005(15275)
- 学科
- 济(104706)
- 经济(104579)
- 业(94310)
- 管理(92194)
- 企(89615)
- 企业(89615)
- 方法(44487)
- 数学(34654)
- 数学方法(34204)
- 财(33717)
- 业经(31220)
- 中国(27879)
- 农(27813)
- 务(24136)
- 财务(24043)
- 财务管理(24015)
- 企业财务(22774)
- 理论(22027)
- 制(21606)
- 技术(21466)
- 地方(20898)
- 和(20215)
- 策(19811)
- 贸(19416)
- 贸易(19404)
- 学(19019)
- 易(18879)
- 农业(18392)
- 划(18253)
- 体(15883)
- 机构
- 学院(375192)
- 大学(366738)
- 管理(151231)
- 济(147122)
- 经济(143718)
- 理学(129456)
- 理学院(128121)
- 管理学(126185)
- 管理学院(125483)
- 研究(119435)
- 中国(90631)
- 京(78078)
- 科学(71160)
- 财(71119)
- 所(58392)
- 江(57651)
- 财经(55857)
- 中心(54615)
- 农(52804)
- 研究所(52510)
- 业大(51319)
- 经(50631)
- 北京(49271)
- 范(48521)
- 师范(48152)
- 州(46552)
- 院(44380)
- 技术(43599)
- 经济学(42413)
- 财经大学(41157)
- 基金
- 项目(246925)
- 科学(195292)
- 研究(188816)
- 基金(176743)
- 家(151369)
- 国家(149929)
- 科学基金(130519)
- 社会(116700)
- 社会科(110336)
- 社会科学(110310)
- 省(98331)
- 基金项目(93225)
- 教育(88502)
- 自然(83764)
- 自然科(81792)
- 自然科学(81774)
- 划(81370)
- 编号(80550)
- 自然科学基金(80311)
- 资助(72297)
- 成果(65539)
- 课题(55612)
- 重点(54853)
- 部(54257)
- 创(52788)
- 发(52712)
- 项目编号(49873)
- 创新(48859)
- 教育部(47307)
- 性(46831)
- 期刊
- 济(170306)
- 经济(170306)
- 研究(110565)
- 中国(73524)
- 管理(60909)
- 财(57326)
- 学报(51083)
- 教育(50757)
- 科学(49219)
- 农(47914)
- 大学(39661)
- 技术(37589)
- 学学(36919)
- 融(33365)
- 金融(33365)
- 农业(32918)
- 业经(29801)
- 财经(27204)
- 经济研究(25915)
- 经(23316)
- 问题(21258)
- 图书(20592)
- 技术经济(18917)
- 现代(18320)
- 业(18026)
- 坛(17832)
- 论坛(17832)
- 职业(17695)
- 理论(17651)
- 科技(17321)
共检索到561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红 周群
纵观十年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课程改革要远比教材建设来得更直接、更深刻。当课程改革涌现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时,作为课程改革成果物化形式的教材,无论是规划还是实践,还未能很好地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校企合作是高职教材建设历史选择,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岗位对接的原则,并把握好教材开发主体、教材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三个要素。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 教材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申国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不断适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材建设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方面,需要加以研究改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教材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成良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呈现不断改革的趋势,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模式将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文章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传林 何琼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校企合作双赢策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双赢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素芹 王启龙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朝军
开发出版数字化教材,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展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和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教材开发缺乏创新、建设标准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整和市场监管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建设、出版过程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材建设相关主体多方密切合作,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材结构,科学确立教材建设标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全力推进研发创新,逐步完善平台设备,扎实推进机制建设,着力规范出版治理,稳步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出版建设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字化教材 教材出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俊杰
类型教育背景下,职教教材既是技术学习的参照载体,也是技术发展历史的反映。职教教材既不能呈现为技术理论的思辨形式,也不能呈现为技术发展的大事记。从其实现策略看,职教教材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技术知识的实践性内涵。职教教材要坚守实践的知识观,体现实践性知识的独有特色,也要关照到实践的丰富性,需要在理论性与实践性、规律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定位。二是准确把握职教教材形式的现实特性。职教教材既要维护教材的规范性,体现出对类型教育规律性的探索,又要借鉴活页式学材的灵活性优势,保持教材的活力。三是恰当处置职教教材中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职教教材既要对技术发展史和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合与呈现,又要充分关注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的激活与引领。
关键词:
类型教育 职教教材 定位 技术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琪琪
由于编写理念陈旧、教材建设机制不完善、教材内容不能紧密对接职业标准、教材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校企合作教材评价制度等原因,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材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就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树立现代产业理念,提升教材服务能力;健全组织领导,完善教材建设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创新教材内容;结合"互联网+",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建立有效教材评价制度。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中职 教材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雯 罗尧成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指出"封闭开发"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认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科学的必由路径,并从师资队伍、教学组织、课程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理念下高职课程建设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月婷
当前,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校企合作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包括:政策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监管与指导不力;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亟待强化,高职院校自身存在不足;校企沟通不畅,优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实现对校企合作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健全政策与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强化企业的参与动力,推进院校自身建设;建立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与校企合作联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精细化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华芬 金榜 陆建平
当前,要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据此,文章针对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建议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育人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就业途径、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校企合作组织管理体制、企业参与合作的补偿机制六个方面采取创新措施,促使校企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加快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步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内涵式发展 校企合作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景聪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这使得高校逐渐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大量新技术能够为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创造诸多便捷条件,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需要从建立健全融资渠道、加快相关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深化高校校企合作。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红玲 张玉伟
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校企合作角度出发,分析了多媒体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条件,并对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 科研创新 教学团队 团队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正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尤为凸显。德国"双元制"教育实行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结合补充,校园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切换,这种教育模式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借鉴的模板之一。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构成、"双元制"教育学生入学方式等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在厘清德国"双元制"的基本特点与其独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