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1)
2023(11099)
2022(9231)
2021(8579)
2020(7050)
2019(15321)
2018(14641)
2017(27391)
2016(14893)
2015(16453)
2014(16015)
2013(15149)
2012(13445)
2011(11804)
2010(12211)
2009(11219)
2008(10798)
2007(9857)
2006(8580)
2005(7798)
作者
(38157)
(31646)
(31582)
(29775)
(20053)
(15058)
(14312)
(12097)
(11916)
(11339)
(10727)
(10523)
(10132)
(10026)
(9761)
(9558)
(9487)
(9436)
(9335)
(8916)
(7782)
(7740)
(7449)
(7276)
(7263)
(7204)
(6996)
(6854)
(6274)
(6177)
学科
(74204)
企业(74204)
(70413)
管理(64121)
(60388)
经济(60313)
业经(23099)
方法(22461)
(22369)
技术(19702)
(18209)
财务(18197)
财务管理(18189)
企业财务(17252)
理论(15394)
中国(15191)
数学(14529)
数学方法(14378)
技术管理(13559)
(13538)
(13391)
地方(13264)
(13204)
企业经济(12253)
(12129)
(11986)
(11362)
经营(11256)
(9583)
贸易(9565)
机构
学院(202571)
大学(188221)
管理(82920)
(79882)
经济(78198)
理学(70645)
理学院(69940)
管理学(69039)
管理学院(68640)
研究(57241)
中国(45823)
(38659)
(38441)
(33381)
科学(32455)
财经(29897)
技术(27600)
中心(27161)
(26913)
(26807)
(26668)
职业(26373)
(24343)
商学(24255)
师范(24166)
商学院(24007)
研究所(23647)
北京(23487)
经济学(23076)
业大(22987)
基金
项目(130136)
科学(106710)
研究(103519)
基金(92942)
(78273)
国家(77462)
科学基金(70290)
社会(66124)
社会科(62619)
社会科学(62608)
(56087)
教育(50037)
基金项目(49298)
(44463)
编号(44407)
自然(43697)
自然科(42808)
自然科学(42798)
自然科学基金(42105)
资助(35468)
(34377)
成果(33869)
课题(31336)
创新(30856)
重点(29454)
(28890)
(28164)
(27763)
项目编号(27625)
(27198)
期刊
(95786)
经济(95786)
研究(56118)
中国(46083)
管理(38955)
(34667)
教育(32023)
技术(24916)
科学(23547)
学报(20808)
(19143)
业经(17791)
(17463)
金融(17463)
大学(16906)
学学(15627)
财经(15121)
职业(14888)
经济研究(14555)
(13232)
农业(12900)
技术经济(12046)
(11887)
论坛(11887)
财会(11350)
科技(11006)
问题(10604)
商业(10364)
会计(10296)
现代(10096)
共检索到308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兰欣  
高等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多层次需要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要在学生德育工作中注入企业的理念与价值,渗透职业精神,通过在校内外技能实训中融入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感教育,在顶岗实习中强化学生的模范与带头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得学生德育工作与企业需求相互交融、互动,形成校企合一的育人场,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不断努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莫华伟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企业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能够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讨了依托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德育资源优势,完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文良  
青海省民和县回族中学坚持从小、从细、从严、从恒地要求学生,强化管理,以集体行为的优化,带动学生个体行为的优化;通过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成功教育和爱校教育,营造一个身心两健、德智双全的发展空间,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内化了学生的素质;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一体两翼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江梅  高亚滨  
高职院校德育主体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围绕德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开展研究。但基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存在育人观念有误、主体价值丧失、实施途径偏颇、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为提升德育效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创新德育思维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子鸣  
高职德育工作的作用机制与互动仪式链理论模型较为契合。文章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内涵,从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的情境、情感、符号三个维度检视了当前高职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而指出高职德育工作面临德育情境单调刻板、德育情感遮蔽缺失、德育符号简化祛魅三大困境,最后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了高职德育工作路径:重塑情境仪式,创设有效互动;激发情感能量,强化价值认同;再造形象符号,建构群体道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  杨洪义  王云海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改革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德育这门学科的发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从实践上总结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出了高校德育在未来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鑫明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工作。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忽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真正的引导和人文关怀以及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割裂学校与家庭的有机联系等诸多问题。要以"大德育"教育观为指导,构建综合性的德育网络体系,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培育,注重育人育心的浸润、渗透的德育教育模式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媛  
研究生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笔者分析了研究生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钟琪  
将就业能力培养与德性培养有机结合,就要从高职教育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出发,从教育对象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既关心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就业能力,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春明  
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所处环境以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逢菊  王芝春  崔文  宗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使其德才兼备,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分析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寻找切实有效的德育方式,创新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提出了改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小斌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主要存在对自身重要性认识不够、德育内容和现实脱节、缺乏有效的队伍建设和机制保障以及受社会舆论的误导等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以人为本"、强化教师的榜样作用、学校和家庭德育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大珍  
高职德育既要搞好课堂教育,更应注重德育实践,创新德育工作体系。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学生实际需求,以提高教学吸引力为目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在德育实践中落实德育责任"全覆盖"、德育实施"全员化",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并以德育研究推动德育工作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灵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目标途径。文章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框架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现状,提出要建立健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体系;完善校企合作的多层次协调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对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和保障激励机制;加强高职院校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强  庞康养  
专业创新,是高职院校凝炼特色、打造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创新,必须以区域经济或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为重要依据,以自身的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合作企业的资源为借助力量,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评价为检验标准,其也决定了专业创新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一、校企共测需求,为高职院校专业创新提供可靠依据当前,高职教育的关注点是对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