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3)
- 2023(9083)
- 2022(7544)
- 2021(7026)
- 2020(5748)
- 2019(12939)
- 2018(12679)
- 2017(22986)
- 2016(13253)
- 2015(14753)
- 2014(14701)
- 2013(13388)
- 2012(11741)
- 2011(10249)
- 2010(10740)
- 2009(9746)
- 2008(9648)
- 2007(8406)
- 2006(7486)
- 2005(7015)
- 学科
- 企(67980)
- 企业(67980)
- 业(62433)
- 管理(54816)
- 济(45376)
- 经济(45293)
- 财(21973)
- 业经(20031)
- 务(17599)
- 财务(17588)
- 财务管理(17577)
- 方法(17460)
- 企业财务(16678)
- 技术(15604)
- 理论(15252)
- 制(14608)
- 中国(13729)
- 体(13104)
- 企业经济(11887)
- 和(11187)
- 划(10947)
- 策(10869)
- 体制(10347)
- 经营(10299)
- 数学(10159)
- 技术管理(10010)
- 数学方法(9993)
- 农(9834)
- 教学(8956)
- 决策(8507)
- 机构
- 学院(174219)
- 大学(158904)
- 管理(66538)
- 济(64957)
- 经济(63494)
- 理学(56001)
- 理学院(55495)
- 管理学(54736)
- 管理学院(54393)
- 研究(50350)
- 中国(38186)
- 财(34793)
- 京(32767)
- 职业(29772)
- 江(29462)
- 技术(27865)
- 科学(26882)
- 财经(26189)
- 所(24267)
- 经(23553)
- 范(23456)
- 师范(23301)
- 州(22954)
- 中心(22668)
- 研究所(21280)
- 职业技术(20976)
- 北京(20521)
- 技术学院(19770)
- 商学(19595)
- 商学院(19391)
- 基金
- 项目(104610)
- 研究(87482)
- 科学(84962)
- 基金(72330)
- 家(59998)
- 国家(59260)
- 科学基金(53411)
- 社会(52861)
- 社会科(49853)
- 社会科学(49838)
- 教育(46352)
- 省(45370)
- 编号(40411)
- 基金项目(37576)
- 划(36552)
- 自然(32727)
- 自然科(32029)
- 自然科学(32020)
- 自然科学基金(31477)
- 成果(31444)
- 课题(29492)
- 资助(28484)
- 年(25965)
- 创(24766)
- 项目编号(24745)
- 重点(24127)
- 性(23503)
- 规划(23440)
- 部(23287)
- 制(23039)
- 期刊
- 济(81501)
- 经济(81501)
- 研究(50376)
- 中国(40750)
- 教育(38803)
- 财(32706)
- 管理(31407)
- 技术(25882)
- 职业(20137)
- 科学(18143)
- 学报(16419)
- 农(16353)
- 业经(15382)
- 融(15189)
- 金融(15189)
- 技术教育(13883)
- 职业技术(13883)
- 职业技术教育(13883)
- 大学(13786)
- 财经(13587)
- 学学(12688)
- 经济研究(12401)
- 经(11870)
- 坛(11446)
- 论坛(11446)
- 财会(11014)
- 农业(10563)
- 会计(9269)
- 问题(9020)
- 技术经济(8936)
共检索到271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毅晖
在办学有特色、就业率高的高职院校里,面对没有就业压力的学生,要提升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在充分调研企业和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实际和企业需要,通过靶向模块教学,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按照职场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高职职业指导课程改革还必须重视和解决好校企合作机制、师资队伍、教材体系、指导体系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职业指导 课程改革 订单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伟贤
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文章从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促进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彦
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从更新职业指导理念、建立职业指导平台、创新就业指导模式等方面,系统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
生源多元化 职业指导 路径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小飞 许淑燕
"校企共同体"在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课程开发上,应考虑岗位技能的前瞻性,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在教学手段上,应做到教学组织机构化设置、课堂教学员工化管理、优秀学生个性化培养。同时,应校企共同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军 王艳华
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劳动人事制度变迁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职业指导仍不能完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推动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进程,提升高等学校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高校 职业指导 劳动人事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翠英
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对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源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逐步凸显出一些不足,有必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基于教师个人空间的以微课为载体的课程改革,即重构课程内容、提炼核心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拍摄微课视频、建设资源库,以不断提升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微时代 高职 职业指导课 微课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翁幼珍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高职课程的定向性与适应性特征决定了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必须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保障下,走校企合作之路。文章论述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发挥企业在课程设计与开发、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方面的实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课程 建设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锦丽
"微时代"的传播主体平等,传播途径便捷,传播信息即时,传播范围广泛,传播过程透明,这些特点给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载体、方法、主题、内容等方面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微传播";以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打造职业指导"微课堂";以职业指导教师为主体,开展职业指导"微咨询";以丰富职业体验为目标,充分利用碎片化课余"微生活";以智慧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指导工作"微体系"。
关键词:
“微时代” 职业指导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车长金 刘巍
在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着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难题,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选择之一。通过对制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促使校企合作双方自身内部挖潜,可以有效形成内生动力机制,促进合作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增强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基于内生动力机制驱动的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动力机制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蓝洁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动机体现为满足外部的市场需求、回应管理部门的绩效驱动、争取同行竞争的优势、推进内部教学改革等。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的差异性及统一性都日益扩大,形成相互渗透胶着的状态,高职科研管理的情境趋于复杂。以科研项目的开发程度、研究规模两个维度组成的四分矩阵是高职科研管理的典型情境之一。决策层、二级学院(系)、科研团队及科研个体都应在动态的情境框架内履行相应的职责,以推进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科研的发展。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科研管理 动机 情境 主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雯 罗尧成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指出"封闭开发"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认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科学的必由路径,并从师资队伍、教学组织、课程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理念下高职课程建设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运荃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顶层法规设计的模糊与滞后、合作博弈中集体理性的畸变与失真、工具主义的抬头与兴盛等多方面问题。高职教育质量的长期诟病与落后教育观念的历史沿袭、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需求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诉求未曾引起重视、功利思潮的渗透蔓延与受教育者的自我矮化,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高职校企合作应从宏观层面重视政府主体责任,灵活市场调节作用;从中观层面畅通合作共赢渠道,拓展跨界育人平台;从微观层面强化使命担当意识,加速人本主义回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杨洋
在许多行业中,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岗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决定了未来人们在生产岗位上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对基础教学改革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丽 刘晓欢 陶济东
以湖北四所高职院校为个案,针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正在在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动能力普遍增强。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学生按照项目教学等方式要求进行自我管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应从重视工学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专业入学教育和课程导入的教学、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从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必须融入工学结合的理念,既要发挥好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功能,又要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赋予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工学结合的全新内涵,按照实践导向,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及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以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目标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并使之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