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4)
- 2023(13977)
- 2022(12105)
- 2021(11255)
- 2020(9487)
- 2019(21292)
- 2018(21061)
- 2017(40815)
- 2016(22076)
- 2015(24646)
- 2014(24203)
- 2013(23839)
- 2012(21479)
- 2011(18953)
- 2010(18893)
- 2009(17749)
- 2008(17267)
- 2007(15122)
- 2006(13171)
- 2005(11586)
- 学科
- 济(88600)
- 经济(88483)
- 业(85580)
- 企(84089)
- 企业(84089)
- 管理(79658)
- 方法(41141)
- 数学(31835)
- 数学方法(31471)
- 财(29294)
- 业经(27408)
- 务(22740)
- 财务(22676)
- 财务管理(22656)
- 中国(21668)
- 企业财务(21520)
- 农(20764)
- 理论(18283)
- 技术(18281)
- 和(17628)
- 制(16986)
- 学(16209)
- 贸(15810)
- 划(15801)
- 贸易(15800)
- 易(15352)
- 地方(15002)
- 策(14224)
- 农业(14086)
- 体(13589)
- 机构
- 学院(309390)
- 大学(306003)
- 管理(129318)
- 济(121002)
- 经济(118353)
- 理学(111926)
- 理学院(110814)
- 管理学(109081)
- 管理学院(108526)
- 研究(95475)
- 中国(71579)
- 京(64301)
- 科学(58470)
- 财(56513)
- 所(46550)
- 财经(45608)
- 江(44914)
- 业大(43963)
- 中心(43329)
- 农(43193)
- 研究所(42283)
- 经(41338)
- 北京(40240)
- 范(38799)
- 师范(38481)
- 州(36656)
- 院(35308)
- 商学(34954)
- 经济学(34802)
- 商学院(34578)
- 基金
- 项目(210784)
- 科学(167027)
- 研究(156948)
- 基金(153280)
- 家(131840)
- 国家(130624)
- 科学基金(114443)
- 社会(98389)
- 社会科(93126)
- 社会科学(93101)
- 省(83211)
- 基金项目(81786)
- 自然(74958)
- 自然科(73272)
- 自然科学(73254)
- 教育(71968)
- 自然科学基金(71945)
- 划(68829)
- 编号(65386)
- 资助(62486)
- 成果(51851)
- 重点(46231)
- 部(45750)
- 创(45393)
- 发(43891)
- 课题(43679)
- 创新(42066)
- 项目编号(41485)
- 科研(40056)
- 教育部(39863)
- 期刊
- 济(135379)
- 经济(135379)
- 研究(87805)
- 中国(54049)
- 管理(51700)
- 财(46344)
- 学报(44225)
- 科学(42324)
- 农(38556)
- 教育(34171)
- 大学(33901)
- 学学(31950)
- 技术(28439)
- 农业(26970)
- 业经(23936)
- 融(23854)
- 金融(23854)
- 财经(22093)
- 经济研究(20920)
- 经(18861)
- 问题(16643)
- 技术经济(16294)
- 图书(15467)
- 理论(15107)
- 现代(15072)
- 财会(15051)
- 业(15049)
- 科技(15045)
- 商业(14365)
- 实践(13750)
共检索到44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跃玲
运用问卷调查和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曾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过的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6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校企合作单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欠缺与专业特点、毕业生实习期表现及彼此的认可度显著相关;毕业生对"地域""薪酬"及"目标岗位"的期望值与企业供给不相适应,是毕业生流失的主要成因;毕业生所具有的非专业素养对就业稳定性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了构建高校与合作单位"二维联动"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文颖 肖芳 刘珊珊
毕业生缺乏就业稳定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业稳定性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也在毕业生们的职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通过识别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力,构建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七力模型,发现国家政策的导向力、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力、行业壁垒的排斥力、企业的招聘力、组织的和谐力、家庭背景的支持力、毕业生的就业力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提高毕业生自身就业力提出了进行有效人力资本管理、积极搜索职业选择、进行动态规划、强化职业意识、调整就业观念等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稳定性 七力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文颖 肖芳 刘珊珊
毕业生缺乏就业稳定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业稳定性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也在毕业生们的职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通过识别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力,构建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七力模型,发现国家政策的导向力、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力、行业壁垒的排斥力、企业的招聘力、组织的和谐力、家庭背景的支持力、毕业生的就业力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提高毕业生自身就业力提出了进行有效人力资本管理、积极搜索职业选择、进行动态规划、强化职业意识、调整就业观念等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稳定性 七力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明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逐步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其就业率逐年上升,很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是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较低。在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稳定性 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海平
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的调查显示,当前这一群体的职业满意度较低,离职意愿较高,职业稳定性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内因是青年就业群体本身因素,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缺位则是外因。因此,青年就业群体应树立合理的职业心理预期,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职业稳定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冉云芳 石伟平
文章基于浙江省16所高等职业院校2011届部分高职毕业生进行实证调查获得的10746份问卷,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人力资本特征、社会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特征、就业特征和组织特征变量对就业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但社会资本特征变量基于就业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根源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趋同化,且极少的社会资本并不能影响其就业稳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周必彧 韩翼祥
文章利用2006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现状和演变趋势,以及导致就业稳定性变迁的原因和问题。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在不断下降,尤其是2003年以后。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改变了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导致了工作转换概率的上升和就业稳定性的下降。另外,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就业政策也是引致就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追求就业率单一目标的就业政策可能会导致大学毕业生首份工作的"误配",频繁的工作转换可以认为是"误配"的纠正和自我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中,招聘及求职市场出现了不对称的问题,特别是高职毕业生难就业问题突出。文章首先探讨了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其次分析了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互联网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振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通过新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存储与分析,可以进一步发挥数据的作用,提高决策水平,优化生产过程。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阐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张恺
基于2013年全国21省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城乡背景对高校毕业生工作落实和起薪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背景高校毕业生落实工作的概率显著更高,劳动力市场对于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存在进入机会上的歧视;城乡背景对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水平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于农村背景高校毕业生不存在起薪上的歧视。
关键词:
城乡背景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差异 就业歧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全胜
压力测试方法是考察市场潜在风险和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宏观经济市场的稳定性问题。相容风险测度CVaR作为风险计量方法在经济逻辑和数理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同时利用混合分布来模拟股票收益的厚尾性质,可以比较恰当地刻画市场风险特征。在对我国股票市场投资风险进行稳定性研究时,同样使用混合正态分布作为压力测试背景,通过股票市场风险对股价涨跌变量、市场不确定性变量和市场间协同变量的变化敏感程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反应比较迟钝,股市价格的运行方式主要受市场内部投机因素的影响较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颖 秦永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对我国高等院校扩招给大学毕业生、非大学毕业求业者、企业和社会在就业和工资等方面所造成的福利效应作一纯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模型中扩招前后均衡点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从长期看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本,但就个人福利而言,投资于高等教育者其境况变坏,而没有上大学的人却境况变好。我们认为,要想方设法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使全社会潜在福利的增加变成现实的福利增长,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以拓宽市场规模,由此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其收入。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市场规模 福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家庭背景 就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荣海
运用Probit模型,以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金融不同的稳定状态作为被解释变量,围绕资产价格、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展开分析。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不利于中国金融的稳定,但是,这一段时期内中国的金融体系是稳定的。而房地产金融市场、外汇储备、国内债务规模和股票市场是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Probit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凌玲
雇佣关系稳定性是新型雇佣关系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直接研究雇佣关系稳定性与可雇佣能力二者关系的文献较为缺乏。据此,本文首先总结我国雇佣稳定性变迁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可雇佣能力"是平衡员工的就业保障性与灵活性、组织的变革需要与构建竞争优势的枢纽。可雇佣能力与雇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可雇佣能力的角度保持雇佣关系稳定的雇佣策略创新在于重构以可雇佣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构建弹性化、差异化和匹配度高的雇佣关系模式。拜耳中国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可雇佣能力提升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雇佣关系稳定性 新型雇佣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