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262)
2022(5651)
2021(5360)
2020(4561)
2019(10771)
2018(10580)
2017(21428)
2016(11221)
2015(12828)
2014(12866)
2013(12519)
2012(11022)
2011(9665)
2010(10020)
2009(9653)
2008(9946)
2007(9081)
2006(8025)
2005(7589)
作者
(31402)
(25923)
(25910)
(24596)
(16603)
(12260)
(11850)
(9973)
(9828)
(9496)
(8840)
(8710)
(8553)
(8205)
(7958)
(7940)
(7879)
(7731)
(7398)
(7305)
(6408)
(6277)
(6259)
(5957)
(5944)
(5853)
(5812)
(5772)
(5105)
(4978)
学科
(69962)
企业(69962)
(63881)
(53860)
经济(53792)
管理(53698)
方法(28401)
数学(21149)
数学方法(20662)
(20390)
业经(19762)
(17700)
财务(17667)
财务管理(17657)
企业财务(16723)
(16552)
技术(13999)
(13435)
银行(13432)
理论(12746)
(12498)
企业经济(12063)
(11284)
(11125)
经营(10928)
(10763)
(10698)
技术管理(10452)
决策(9088)
中国(9006)
机构
学院(163341)
大学(159543)
管理(73320)
(69400)
经济(68058)
理学(62667)
理学院(62168)
管理学(61161)
管理学院(60850)
研究(43313)
中国(41318)
(34417)
(32469)
财经(27282)
(25787)
(24606)
科学(23309)
中心(21457)
商学(21375)
商学院(21179)
(20730)
经济学(20423)
财经大学(20305)
北京(20281)
(20280)
业大(19581)
(19140)
经济管理(18450)
经济学院(18403)
(18223)
基金
项目(102337)
科学(83123)
基金(76829)
研究(75182)
(64966)
国家(64374)
科学基金(58752)
社会(49195)
社会科(46877)
社会科学(46860)
(40441)
基金项目(39848)
自然(39069)
自然科(38352)
自然科学(38345)
自然科学基金(37729)
教育(35491)
资助(32893)
(32698)
编号(30285)
(23669)
成果(23159)
(22654)
(22247)
重点(22168)
创新(21920)
教育部(20402)
人文(20359)
项目编号(20139)
国家社会(20128)
期刊
(77209)
经济(77209)
研究(46088)
管理(34147)
(31921)
中国(29153)
(25459)
金融(25459)
科学(19640)
技术(18520)
学报(17305)
(15985)
大学(14526)
财经(14478)
学学(13957)
教育(13415)
业经(13002)
(12372)
经济研究(11608)
技术经济(11148)
财会(10966)
统计(9872)
(9722)
农业(9107)
问题(8940)
现代(8588)
会计(8524)
决策(8334)
商业(8204)
(7772)
共检索到248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梧等在《北京教育·高教》第10期撰文提出,基于大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后造成行业在共性、关键、创新技术研发链条上出现的暂时缺位,为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高校要想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学校的综合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紧密结合,建立起一种"并行作业"的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成荣  
文章从体制、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以及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论述了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并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勇  陈通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霞  
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合作深度,分析了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普遍属于浅层次的合作,缺乏整体运筹、通盘考虑,运行的形式大都限于表面上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阐述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了"订单教育""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厂一体化""联合共建"这五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郦昕阳  
提出并解析了"产业链"校企合作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模式,使高职学生在精通一种职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同一产业链上其它节点企业的多种职业技能,使学生不会因"订单企业"的产业转型而影响正常就业,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和在职业岗位上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明航  
为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以期对我国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有所借鉴,文章就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合作动力、长效机制、考核评价、学生就业等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加以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建云  
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要注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产教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并就构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问题,在建立合作伙伴、吸引充足生源、抓好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文雄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高等职业教育被发达国家称作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走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平和  
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正是高职教育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久机制,办出自身的特色和水平,是高职院校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迫切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昕  宿林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将成为校企双方寻求深入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招生与社会用人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并对其内涵与模式做了深入探讨,以期对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金玲  贺士榕  郝桂英  杨志华  范春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但"校"与"企"两个主体、"工"与"学"两种途径在美容美发专业教学的具体结合中存在着"工与学不平衡""校与企各行其是"等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及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结合美容美发专业培养目标,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确立了"前店后校"的校企合作方式和"双轨并行"的工学结合方式,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包括(1)以"前店后校"办学理念为指导,拓展"前店"内涵,提供充足生产性实训资源。(2)以"理实一体"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既适于教学又适于生产的项目课程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峻  苏娅  
当前,校企合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的广泛关注。各校在自身的办学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校企合作模式特点。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引企入校",将企业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课程理念引入到学校、引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产生了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建国  
坚持立足地方办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共识。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推动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校地互动、产教融合。融入地方产业办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部署,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和地方高校的广泛共识。坚持立足地方办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也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共同的认识。近年来,许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小冬  张加乐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剖析我国高职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我国高职院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因素。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企合作推进策略及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康亚  
本文分析了国内职业教育常见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专业教育与文体营运相结合的双赢式校企合作。从夯实合作基础、创新运行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共享合作成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应用双赢式校企合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